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3075)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傅宏俊马崇启陈娇娇王庆涛吕汉明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工业大学宏太(中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断裂韧性
  • 2篇韧性
  • 2篇手性
  • 2篇手性识别
  • 2篇表面毡
  • 2篇玻纤
  • 2篇层合复合材料
  • 1篇淀粉
  • 1篇形貌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玄武岩纤维
  • 1篇羊毛
  • 1篇羊毛纤维
  • 1篇羊绒
  • 1篇羊绒纤维
  • 1篇异丙基
  • 1篇异丙基丙烯酰...
  • 1篇印迹聚合物

机构

  • 1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科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中国纺织信息...
  • 1篇宏太(中国)...

作者

  • 8篇傅宏俊
  • 5篇马崇启
  • 4篇陈娇娇
  • 2篇王庆涛
  • 2篇王瑞
  • 2篇侯蔺桐
  • 2篇赵亚娣
  • 2篇吕汉明
  • 2篇崔雪娇
  • 1篇马欢欢
  • 1篇程立伟
  • 1篇薛静
  • 1篇刘建中
  • 1篇张广鑫
  • 1篇刘凤坤
  • 1篇张霞
  • 1篇吴利伟
  • 1篇蒋奕
  • 1篇吕鑫
  • 1篇于淼

传媒

  • 3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纺织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上海纺织科技
  • 1篇玻璃钢/复合...
  • 1篇高科技纤维与...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韧复合材料的G_Ⅰ断裂韧性有限元模拟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二维壳单元模型以及内聚力模型,运用双线性本构模型以及二次名义应力准则,对以聚酰亚胺为增韧层的复合材料进行GⅠ断裂韧性模拟,同时通过改变法相刚度、能量释放率等参数探讨对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在曲线趋势上大体一致,随着能量释放率的增大,层间韧性也随之增大,主要是纤维的抽拔、断裂等塑性屈曲对能量的吸收所致。而法相刚度对于层间失效后的脆性断裂影响显著,较大的法相刚度会导致载荷-位移曲线上下波动较大,呈现出层间脆性特性。
田达傅宏俊吴利伟王庆涛马崇启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定性鉴别混合浆料中PVA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一种定性分析PVA存在的方法.将不同PVA含量的混合浆料样品与纯变性淀粉浆料样品进行近红外全波普段的光谱扫描,通过一阶导数法+中心化的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PVA的PLS近红外定性分析数学模型.所建模型的阈值为0.20,建模集的样品识别准确率可达到100%,检验集的样品识别率、误判率分别为96.67%、3.33%.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PVA定性分析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孙赫傅宏俊陈娇娇马崇启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混合浆料PVA
基于AFM的羊毛与羊绒纤维的表面形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羊毛与羊绒纤维表面进行研究,通过轻敲模式扫描得到纤维表面形貌图像,进而对纤维鳞片进行测量与分析,得到可鉴别不同种类纤维的形态指标,并对不同种类纤维的鳞片形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羊毛纤维相比,羊绒纤维的鳞片厚度普遍小于550 nm,鳞片边缘倾斜角度在50°以上;拉细羊毛鳞片增厚可至900 nm左右,而减薄后的鳞片厚度在400 nm左右,鳞片边缘倾斜角度基本介于羊毛与羊绒纤维之间.本研究表明,通过AFM形貌观察并结合鳞片形态测量,可准确地进行羊绒、羊毛及拉细羊毛3种纤维的区分与鉴别.
傅宏俊于淼刘建中王瑞刘学敏
关键词:羊毛纤维羊绒纤维表面形貌原子力显微镜鳞片
高温加热对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2015年
针对高温加热对玉米淀粉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120℃加热1—10h”和“120℃~200℃加热1h”两种方案对原淀粉进行处理,并使用偏光显微镜和Brabender黏度仪测试淀粉的颗粒形貌、偏光十字和糊化曲线。结果表明:淀粉的颗粒形貌无明显变化,只是在120℃下加热10h或200℃加热1h后,淀粉颗粒的棱角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变得比较圆滑;在120℃下加热8~10h或在180℃~200℃下加热1h后,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逐渐模糊,少数淀粉颗粒发生了非晶化现象;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或温度的提高,糊化温度先增加后降低,而峰值黏度、热糊黏度和最终黏度都显著降低。
马欢欢傅宏俊陈娇娇马崇启
关键词:高温玉米淀粉颗粒形貌糊化特性
基于声音检测与分析的环锭纺细纱断头检测被引量:7
2015年
环锭纺细纱断头的低成本自动检测一直是纺纱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该问题利用定向拾音头做传感器采集5个周期的钢丝圈转动产生的声音信号,根据正常纺纱与纺纱断头时声音信号较高波峰的分布是否均匀判断纱线是否发生断头。结果表明,正常纺纱时采集到的声音信号都具有分布均匀的5个较高波峰,而发生纺纱断头时采集到的声音信号不具有该特点,所采用的检测与分析方法能精准地识别出发生断头的锭位,是实现环锭纺细纱断头检测的一种低成本、非接触检测方法。
吕汉明吕鑫
关键词:环锭纺声音传感器嵌入式
基于介电谱的醋酸酯水刺非织造布含水率估算被引量:1
2020年
为估算醋酸酯水刺非织造布含水率,测试了不同体积分数与不同含水率醋酸酯非织造布的介电谱,分析了干燥醋酸酯非织造布的体积分数以及非织造布中水分的体积分数对其介电常数的影响,并建立了单位质量醋酸酯非织造布介电常数变化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干燥状态下醋酸酯的介电常数对电场频率不敏感,醋酸酯的体积分数与其介电常数都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非织造布-水两相集合体中水分的体积分数与其介电常数呈指数函数关系,在电场频率为1 Hz和1×106 Hz时含水率与其介电常数之间为指数函数关系,试样的含水率与其单位质量介电常数变化率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吕汉明王翔宇刘凤坤
关键词:含水率介电谱介电常数
手性温敏凝胶P(NIPAM-co-NALL)的制备及识别性能被引量:3
2014年
以L-亮氨酸(L-Leu)为手性源,经酯化和缩合等步骤制备手性单体(NALL),以该单体为手性识别基团,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作用下,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以不同的质量比发生自由基共聚,制备了一系列新型手性温敏水凝胶P(NIPAM-co-NALL),其结构经红外光谱确证.相比于PNIPAM水凝胶,疏水性单体NALL的引入使P(NIPAM-co-NALL)凝胶的温敏性下降.以D,L-苯丙氨酸为模型药物对P(NIPAM-co-NALL)凝胶的手性识别和拆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手性温敏凝胶对D型对映体具有选择吸附性,且吸附量随着手性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提高温度(40℃)有利于手性温敏凝胶对D,L-苯丙氨酸的手性识别和拆分.P(NIPAM-co-NALL)凝胶在重复使用后依然具有手性识别性能,但其吸附量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下降,3次重复使用后吸附量下降到原来的27.6%.
陈娇娇侯蔺桐蒋奕张霞
关键词:温敏凝胶N-异丙基丙烯酰胺L-亮氨酸手性识别
玻纤表面毡改善层合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玻纤表面毡作为增韧剂,添加到复合材料层间构建结构化增韧层,对VARTM成型的玄武岩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层间增韧改性,并对增韧前后复合材料的Ⅰ型、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及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玻璃纤维表面毡增韧后,层合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G_ⅠC从27.6 J/m^2增加到48 J/m^2,G_ⅡC从87.2 J/m^2增加到122.5 J/m^2,Ⅰ型、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73.9%和40%,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CAI值从103.75 MPa增加到129.22 MPa,提高了24.5%.SEM图像表明:低黏度树脂对玻纤表面毡具有较好的浸透作用,无规排列的玻纤在层间与环氧树脂形成了非反应诱导相分离的双连续相结构,获得了显著的增韧效果.
傅宏俊崔雪娇赵亚娣马崇启王瑞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断裂韧性
VARI制备高长径比复合材料的树脂流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对VARI制备高长径比复合材料过程中的树脂流动行为进行模拟与实验研究,利用PAM-RTM软件模拟树脂流动过程,讨论了各工艺参数对树脂流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测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与比较。研究表明,纤维增强体孔隙率越大、注射压力越大和树脂粘度越低,树脂的填充速度越快。在模具直径>φ4 mm、注射压力>0.3 MPa、树脂粘度≤0.9Pa˙s和纤维体积分数≤60%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较长试件的快速注射,所需注胶时间最高不超过2 h。
傅宏俊缪赢缪镐谦李远马崇启
关键词:复合材料
L-肉碱分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L-肉碱(L-carnitine)作为印迹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硅胶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L-肉碱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和非印迹聚合物(NMIP).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MAA与L-肉碱之间的结合作用.利用IR和SEM测试分别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表面形貌观察,说明分子印迹聚合物成功接枝到了硅胶表面.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IP对L-肉碱有较好的识别性和吸附性;Scatchard分析表明该印迹聚合物中存在着一类等价的结合位点,最大表观结合量为71.00μmol/g,离解常数Kd=2.76×10-4mol/L;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IP对L-肉碱的吸附结合量高于其D型异构体和其他类似物;拆分实验结果表明,MIP对DL-肉碱的拆分有一定作用.
侯蔺桐陈娇娇傅宏俊薛静程立伟
关键词:L-肉碱甲基丙烯酸手性识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