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E206)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6
相关作者:郭惠勇张陵周进雄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信息融合
  • 4篇证据理论
  • 3篇遗传算法
  • 3篇损伤识别
  • 2篇基于遗传算法
  • 2篇加权
  • 2篇D-S
  • 1篇信息融合方法
  • 1篇信息融合技术
  • 1篇优化配置
  • 1篇智能大厦
  • 1篇智能建筑
  • 1篇智能建筑控制
  • 1篇智能建筑控制...
  • 1篇融合技术
  • 1篇阻尼
  • 1篇阻尼器
  • 1篇结构损伤识别
  • 1篇控制模式
  • 1篇控制系统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张陵
  • 6篇郭惠勇
  • 1篇周进雄

传媒

  • 3篇工程力学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信息与控制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首先将信息融合技术引入智能建筑控制领域 ,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模式 .该控制模式分析了各个组成部分的关联关系 ,并被划分为六级层次 ,而六级层次之中主要包含了四个子系统 进一步分析了四个子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算法 .最后对整体控制模式的优化作用进行了分析 .
郭惠勇张陵
关键词: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信息融合控制模式智能大厦
基于遗传算法和加权D-S信息融合的结构多损伤位置识别被引量:7
2004年
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结构的多损伤定位问题,为了解决证据融合理论中的不同证据应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加权平衡证据调整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来确定最优化的或者近似最优化的权重系数,然后依据加权平均值和优先权的证据分布形态对证据进行了加权调整,调整后的证据保证了加权平均值不变以及优先权证据分布形态的稳定。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信息融合方法的结构多损伤定位,可以产生比单一信息源更精确、更完全的估计和判决,而基于遗传算法的加权平衡证据调整方法具有更好的对多损伤定位的识别能力,优于基本D-S证据组合方法以及其他加权证据组合方法。
郭惠勇张陵
关键词:损伤识别遗传算法信息融合证据理论
不同信息融合方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上的应用和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在工程结构的损伤探测领域,不同的信息融合方法和方式对结构的损伤敏感程度以及计算的复杂程度往往不同,而且适用条件也不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描述了基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功能信息融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了多种融合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信息融合技术的结构多损伤位置识别,可以产生比单一信息源更精确、更完全的估计和判决,而且不同的信息融合算法的应用往往取决于研究对象和实际条件的要求。
郭惠勇张陵蒋健
关键词:损伤识别信息融合贝叶斯方法证据理论
基于遗传算法的二阶段结构损伤探测方法被引量:16
2005年
为了有效地进行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二阶段损伤探测方法.首先利用基于频率的多损伤定位准则和基于位移模态的多损伤定位准则分别计算出有关损伤的初步决策,然后利用信息融合技术中的证据理论方法,将两者的初步决策进行融合,从而获得较为精确的损伤位置估计,最后在已识别出的可能损伤单元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更精确的损伤位置和程度估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损伤位置估计,比单纯的多损伤定位准则识别效果更好,而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则可以更为精确地判定损伤的程度,优于简单的遗传算法.
郭惠勇张陵蒋建
关键词:遗传算法证据理论
基于改进加权D-S信息融合的结构多损伤位置识别被引量:11
2005年
将信息融合技术中的D-S证据融合理论应用于结构的多损伤定位问题,为了解决证据融合理论中的不同证据应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证据调整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加权平均值和优先权的证据分布形态对证据进行了加权调整,调整后的证据保证了加权平均值不变以及优先权证据分布形态的稳定。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证据融合方法的多损伤定位,可以产生比单一信息源更精确、更完全的估计和判决,而基于改进加权证据融合技术具有更好的对多损伤定位的识别,优于基本D-S证据组合方法以及其它加权证据组合方法。
郭惠勇张陵周进雄
关键词:损伤识别信息融合证据理论
改进遗传算法在MRFD半主动控制系统优化配置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为了解决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简称MRFD)控制装置在建筑结构上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该方法在进行遗传操作时,为了避免因采用普通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和基本变异操作而产生违反约束条件的个体,应用了一种改进的交叉和变异方法,即通过产生的识别码进行判断交叉,并采用了双基因座变异,以满足约束条件。对改进遗传算法与普通遗传算法中处理约束问题的罚函数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计算,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快,优化配置的效果较好。
郭惠勇蒋健张陵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遗传算法优化配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