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X066)

作品数:18 被引量:180H指数:6
相关作者:牛庆燕郭兆红王国聘是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生态
  • 6篇生态文明
  • 5篇伦理
  • 3篇道德
  • 3篇人性
  • 3篇生态困境
  • 3篇生态主义
  • 3篇环境保护
  • 2篇生态人
  • 2篇视域
  • 2篇伦理世界
  • 1篇道德感
  • 1篇道德规律
  • 1篇道德世界
  • 1篇对峙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形态论
  • 1篇异化
  • 1篇异化劳动

机构

  • 18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3篇牛庆燕
  • 3篇郭兆红
  • 2篇王国聘
  • 1篇是丽娜

传媒

  • 3篇中州学刊
  • 2篇学术论坛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生态经济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知与行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环境风险视域中的责任伦理体系之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全球化浪潮的迅速蔓延使当前社会陷入不可预知的环境风险。现代环境风险是科技理性至上的现代性后果、知识依赖性增强的不确定性后果和"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全球化后果,它暴露了GDP主义的危害、科技理性的局限与社会体制的弊端。因此,积极防范并主动应对环境风险挑战的可能出路在于社会责任伦理体系的重构:经济上,推动企业经济内`生型增长模式转变,将环境资本与经济要素纳入发展绩效考核指标;政治上,推进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变革,推行政府环境的行政问责;科技上,构建"政产学研"联动的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新的环保产业经济增长点。此外,搭建社会公众的环保参与平台,努力推进公众内在环境道德自律与外在他律的有机结合。
牛庆燕
关键词:环境风险社会根源责任伦理
“冲动力的合理体系”与生态文明被引量:1
2014年
当前社会的理性主义传统使现代人过度关注道德认知与理性能力,道德直觉力与情感冲动力的匮乏使道德哲学的理论体系片面发展,生态实践主体因缺乏走向生态实践行动的情感"冲动力"和价值实践能力,带来生态实践难题并引发"生态困境"。新的历史时期,要培育具有道德实践能力的行为"主体",应当重塑"以情摄理"的伦理性格,构建伦理实体"冲动力的合理体系",再现"伦理—经济生态"与"伦理—科技生态"的合理机制,实现人—自然—社会生态链条的可持续运作,为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奠定价值基础和行动的理论依据。
牛庆燕
关键词:生态文明
论万里的环境保护与造林绿化思想被引量:4
2014年
万里是我国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为发展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造林绿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万里所作的重要指示、讲话、谈话和文章中,我们可总结概括出保护环境就是为了造福人民群众,经济建设必须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从规划和建设上预防工业污染问题,环境保护事业要相信和依靠群众,重视和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认真抓好造福子孙后代的造林绿化事业等重要思想。这些环境保护与造林绿化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兆红王国聘
关键词:环境保护城市建设造林绿化生态文明
伦理世界“预定的和谐”与生态文明被引量:21
2015年
一部生态文明史,就是一部"冲突"与"和谐"对立与角逐的历史,然而,生态伦理文化的精神基地和价值目标应当是"和谐"。唯有通过对生态价值世界"和谐"的预设,实现"生命过程"的和谐,才能够应对"生态困境",推进生态自然世界"和谐"的落实。透过伦理实体之间"预定的和谐",能够塑造家庭、民族、生态自然世界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实体"基地";透过伦理规律之间"预定的和谐",能够开启情感与理性相互融通的生态道德教育模式;透过伦理个体与伦理实体之间"预定的和谐",能够推动生态实践个体向道德"主体"提升。这是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性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哲学新的理论基点和价值归宿。
牛庆燕
关键词:伦理世界伦理实体
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与生态秩序的构建被引量:45
2015年
当前社会,人类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问题却遭遇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发展困境,主观任意性与情欲本能的释放使自然生命系统和整个人类陷入生态困境。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为应对"生态困境"、实现"生态和谐"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系统",透过道德与客观自然、道德与主观自然以及道德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预定的和谐"的"价值承诺",能够扬弃生态道德目的与自然任意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建构良好的自然生态秩序、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走出"生态困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生和谐",这是人类"精神自由"的最终"价值旨归"。
牛庆燕
关键词:道德世界道德规律自然规律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构建被引量:33
2013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关系,对两者互动发展研究,可以寻求新农村建设的可行实现路径,理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呈现出多参与主体、多产品类型发展新格局,但也存在着项目建设盲目、相应政策法规缺失、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影响其自身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构建两者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这一层面尤为重要。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指导,构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管理监控—社区参与互动发展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育生态文化品牌、构建生态宜居农村环境,最终实现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持续发展。
是丽娜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
生态主义“伦理”—“道德”形态的逻辑进路被引量:46
2016年
在人类文明的演化史上,生态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关注生物个体—关爱生命整体—关怀生态实体的生命演进历程。如果说,"生物中心主义"关注生物个体的生命权益,但由于缺乏普遍的"实体性"依托,最终处于"作恶的待发点上",遭遇"伦理"—"道德"形态的分裂与对峙,那么,"生态中心主义"则将伦理关怀的中心由个体生命拓展到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但是"居留地"的可靠性遭遇"意志自由"的抽象普遍性,同样无可避免地陷入"伦理"—"道德"形态的悖论与风险之中。人类生态觉悟的辩证运动继续向前推进,未来社会应当建构接纳、包容、整合甚至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多元对话的生态主义"伦理"—"道德"共生互动的价值生态和理论形态,这是生态时代人与世界关系的文明生态觉悟,也是一场世界观的革命和"形态论"的理论自觉。
牛庆燕
关键词: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
从“异化劳动”到“生态劳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生态启示
2016年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虽然物质财富迅速累积,但是背后却潜隐着日渐严峻的生态问题。马克思通过深入地探究和独创性地理解,创生了劳动异化理论,并且从深层次指出了生态问题的根源,"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自然的异化"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因此,推进"异化劳动"到"生态劳动"的转化是克服生态难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关键点。生态劳动在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生态意识的培育和劳动的生态化,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与和谐共生,以构建生态化美好家园为己任,以达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互为供养为目标,从而促使人类逐步生成生态化的伦理思想意识。推进"异化劳动"到"生态劳动"的转变应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同时转变生产方式,倡导生态化经济增长,在健全生态法律体系,加强法律法规的道德约束力的基础上,进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生态化国际社会,因此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十三五"环保规划的落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仁龄
关键词:异化劳动生态文明
全球化视域中的生态主义伦理精神被引量:63
2017年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人类文明最稀缺的价值资源是"精神"与"伦理精神"。当全球性的生态难题开始挑战人类的生存底线,当全球化的浪潮甚至思潮妄图主宰生态时代的价值判断,生态主义"伦理精神"的回归成为共同的时代期待。如果说,"精神"的本性是"自由","伦理精神"是超越了个体的道德精神与人格精神而形成的"共同体精神"与"实体精神",那么,生态主义伦理精神则是重要的"伦理生态人"精神、"道德实践人"精神和"人类人"精神。在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当今时代,应当构建生态主义伦理精神与民族精神,消解"经济中心"与"科技至上"的价值霸权、避免文化殖民主义的侵略扩张并扬弃文化相对主义,在异质文明的生态对话、生态融通与生态合作的基础上促成生态发展,唯有如此,生态主义"伦理精神"才能融入"民族精神",并最终成为"民族精神"。
牛庆燕
关键词:伦理精神民族精神
“爱自然”的人性生成与生态困境的超越被引量:3
2013年
人性危机是引发生态困境的深层价值论根源。寻归人性"是其所是"的本性,积极推进生态人格的重塑和"爱自然"的人性生成,是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因此,辩证审慎地探讨人性的确证方式并合理探寻人性生成方向,是应对生态困境、构筑人类文明大厦的可能路径。
牛庆燕
关键词:人性生态人格生态困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