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80086)

作品数:16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郭毅然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道德
  • 11篇道德教育
  • 11篇德教
  • 11篇教育
  • 5篇心理
  • 5篇社会心理分析
  • 4篇社会
  • 4篇社会心理
  • 4篇会心
  • 3篇德育
  • 3篇教育者
  • 2篇道德态度
  • 2篇有效性
  • 2篇高校
  • 2篇高校德育
  • 1篇大学生
  • 1篇道德行为
  • 1篇德行
  • 1篇德育实效
  • 1篇德育实效性

机构

  • 16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16篇郭毅然

传媒

  • 4篇探索
  • 2篇理论与改革
  • 2篇教育导刊(上...
  • 2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道德教育中的态度改变机制探析被引量:4
2011年
从态度改变机制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根源在于:一是教育信息的选用与传达缺乏科学性,导致信息学习产生接受障碍;二是教育对象对教育者评价消极,导致在情感迁移和相符机制作用下,他们往往运用反驳抵制态度改变。要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教育者要注重印象管理;其次,教育者要加大情感投入;再次,教育信息的选用要针对教育对象需要;最后,教育信息的传达要符合心理规律。
郭毅然
关键词:道德教育心理机制
转型期极端利己道德态度的认知矫治
2010年
认知失调发生时,个体在心理上会做出同化、顺应或拒斥的不同反应。通常情况下,会做出同化或拒斥的心理反应来维持其原有态度。要改变个体的错误态度,在其原有认知完形的打破方式上反证推理优于直接否定,在认知失调程度上中等为宜。转型期极端利己道德态度比常态社会更为严重,要通过道德教育进行矫治。依据认知失调与态度改变的一般规律,道德教育者一要通过道德对话引发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失调;二要合理控制道德态度差距;三要先使其顺应合理利己道德态度,再进一步引导提升。
郭毅然
关键词:道德态度
高校德育双面论证的依据及价值
2013年
高校德育无论是灌输还是对话,实质上都是一种单面论证,单面论证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失调,有可能引发道德怀疑主义和知行不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德育工作者的价值分歧以及对德育信息的熟悉程度,客观要求高校德育适度引入负面道德现象。高校德育进行双面论证,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善";有利于大学生进行道德反思;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免疫力;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和超越社会道德生活。
郭毅然
关键词:高校德育
态度差异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被引量:1
2009年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在信源即传达者可信性较高的前提下,态度差异在目标靶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呈倒U曲线特征,即中等差异引起的态度变化量大。在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劝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道德态度或是改变错误的道德态度,并建立相应行为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效促进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道德教育者要在把握不同教育对象原有道德态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态度差异,力避其产生同化失误和对比失误,同时注意提高自身的可信性。
郭毅然
关键词:道德教育
教育者权威性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被引量:2
2010年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传达者权威性在目标靶态度改变中具有"权威效应"和"睡眠者效应"。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者的权威趋于失落,主要表现在:传统权威的颠覆、法定权威的衰微、知识权威的消解、感召权威的缺失。"睡眠者效应"并没有否定"权威效应"的积极功能,因此要促进教育对象正确道德态度的形成、或是错误道德态度的改变,道德教育者必须重构其感召权威和知识权威,其路径在于:提升道德人格,使教育对象产生敬佩感;融注积极情感,使教育对象产生亲切感;注重专业发展,使教育对象产生信赖感。
郭毅然
关键词:权威性道德教育
道德态度论纲被引量:4
2011年
道德态度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则、道德观念和道德现象稳固的内在心理倾向,它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倾向构成。道德态度具备社会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四个基本特征,具备社会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导向四个基本功能,具有影响道德判断和选择、影响道德行为方式两个主要作用。道德态度与道德价值观有所区别,但联系更为密切。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通常具有一致性,但二者的背离也比较常见。道德态度的形成要经历顺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其形成的心理机制主要是强化与观察学习的交互作用,其影响的内部因素在于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分化以及社会经验,外部因素在于父母、教师、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和社会道德环境。
郭毅然
关键词:道德态度道德行为
重复率与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重复率在态度改变中呈倒U曲线特征,适度重复可产生"熟悉效应",增加喜爱程度;超过一定限度则会产生"过度曝光效应",引发态度逆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过度重复的倾向,表现在内容体系上既存在不同教育阶段的纵向重复,又存在同一教育阶段的横向重复;教学方法上解读方式过于单调,弱化德育的功能。为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基于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一要整体规划德育内容体系;二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三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
郭毅然
关键词:重复率德育社会心理
ELM模型与道德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说服路径被引量:6
2010年
心理学家佩蒂、卡西窝波和休曼提出的ELM模型即"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把消费者态度改变归纳为中枢和边缘的两个基本说服路径。该模型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说服路径依赖于对传播信息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高低。精细加工可能性取决于消费者的MAO水平(M指动机,A指能力,O指机会)。当消费者的MAO水平较高时,中枢说服路径有效;反之,则边缘路径有效。ELM模型对道德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启示在于:一要根据不同道德教育对象的MAO水平选择不同的说服策略;二要多形式、灵活化设置边缘线索,诉诸积极有效的情感激发;三要努力提高道德教育对象的MAO水平,诉诸科学艺术的理性说服。必须指出的是,诉诸理性与诉诸情感之间要保持合理张力,实现中枢和边缘两种说服路径的有机结合。
郭毅然
关键词:道德教育
教育者可靠性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2011年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提高传达者可靠性可以促进目标靶态度改变。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者的可靠性趋于失落,其根源在于:一是教育立场偏重社会价值,二是教育意图过于明显,三是教育信息规避负面道德现象。为促进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教育者要重构可靠性,其路径在于:一是要立于社会与个人双重立场,二是要善于隐蔽教育意图,三是要敢于进行双面论证。
郭毅然
关键词:可靠性道德教育
教育者喜爱性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2011年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喜欢能引起态度改变,传达者是否受欢迎,影响因素主要有熟悉和邻近、尊重、相似、互补和个人特征。要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喜爱性。相应于人际吸引的五大影响因素,教育者喜爱性提高的路径在于:一是要深入教育对象;二是要尊重教育对象;三是要善于发现共同点;四是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五是要提高个性吸引力。
郭毅然
关键词:教育者道德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