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2013BAD10B02-06)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管斌孔青李俊杰张睿钦孙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计量大学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雨生红球藻
  • 3篇球藻
  • 3篇虾青素
  • 3篇红球藻
  • 2篇诱变
  • 2篇生物量
  • 2篇培养基优化
  • 2篇物量
  • 2篇虾青素积累
  • 2篇响应面
  • 2篇富硒
  • 2篇产朊假丝酵母
  • 1篇选育
  • 1篇液体发酵
  • 1篇有机硒
  • 1篇藻菌
  • 1篇日光灯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膳食

机构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青岛蔚蓝生物...
  • 1篇青岛琅琊台集...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7篇孔青
  • 7篇管斌
  • 2篇张睿钦
  • 2篇孙翰
  • 2篇李俊杰
  • 1篇李振兴
  • 1篇顾洪玲
  • 1篇张拥军
  • 1篇范金石
  • 1篇付正
  • 1篇陈欣悦
  • 1篇王旎
  • 1篇邹艳
  • 1篇赵强强
  • 1篇段良飞

传媒

  • 3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白地霉发酵过程中菌体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探讨了白地霉发酵过程中菌体量的检测方法,对白地霉的细胞组分麦角固醇和氨基葡萄糖,能否作为菌体量检测指标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在白地霉细胞中的含量较为稳定,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培养条件和培养基中都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作为白地霉菌体量的检测指标;麦角固醇受培养时间和培养基成分的影响较大,含量不稳定,不太适合作为白地霉菌体量的检测指标。用氨基葡萄糖法测得的白地霉生长曲线与用干重法测得的生长曲线变化一致,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白地霉菌体量变化。将此方法应用到白地霉固态发酵中,可快速得到白地霉固态发酵过程中的菌体量变化,为以后固态发酵菌体量的测定提供了依据。
张良雨赵强强郝灵珍刘祝兵管斌孔青范金石
关键词:白地霉麦角固醇氨基葡萄糖
葡萄藻的保存稳定性及藻菌复配对人工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2018年
为探究葡萄藻的保存方法及其与细菌复配后的净水效果,采用固定化、低温、冷冻、液氮超低温等方法保存葡萄藻2 m,以复苏后藻体生物量、比增长率及叶绿素含量为指标筛选葡萄藻适宜的保存方法.通过wadley混剂复配原则筛选葡萄藻与乳酸菌、硝化细菌的复配增效比例.结果表明,葡萄藻中有机物保存的最佳方法为玻璃化超低温法,中短期藻种保存最佳方法为固定化法.单一悬浮藻及藻菌复配体系对人工污水中的氮与磷均有显著清除效果,且去氮的效果优于去磷.硝化细菌对葡萄藻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当藻与硝化细菌比为1时,增效效果最佳,其对磷、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99、1.16、2.35、2.46.乳酸菌对葡萄藻清除磷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复配后的清除率低于单一藻体;但对葡萄藻清除氮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当藻与乳酸菌比为2时,复配体系对NH_4^+-N、NO_3^--N及NO_2^--N清除率分别达到99.0%、98.2%与35.8%.该研究可为藻菌复合生物微球用于生态净水提供参考配比,同时解决微藻保存过程中易受污染的问题.
陈欣悦李雪越小雨罗弘煜陈梦姣王革张拥军
关键词:葡萄藻硝化细菌乳酸菌水质净化
高生物量富硒产朊假丝酵母培养基优化被引量:4
2018年
对富硒产朊假丝酵母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获得高生物量富硒酵母。从6种发酵培养基中确定G改良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影响富硒产朊假丝酵母生长的12个因子中筛选出葡萄糖、蛋白胨、KH_2PO_4、CuSO_4添加量这4个关键因子。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关键因子的最佳水平及交互作用。试验得出各关键因子的最优组合为葡萄糖30 g/L、蛋白胨17 g/L、KH_2PO_46.5 g/L、Cu SO_40.01 g/L。结果表明,培养基优化后酵母生物量为12.01 g/L,有机硒含量为1 337.46μg/g,谷胱甘肽为134.27 mg/L。将培养基中亚硒酸钠添加量由25μg/mL提高至30μg/mL,酵母生物量为11.21 g/L,有机硒为1 673.32μg/g,谷胱甘肽为126.80 mg/L。
李俊杰管轶男管斌孔青
关键词:产朊假丝酵母富硒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雨生红球藻产虾青素培养基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雨生红球藻细胞转化产虾青素培养基中乙酸钠、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较佳质量浓度范围。研究表明,磷酸二氢钾对雨生红球藻产虾青素的影响不大,而乙酸钠和硝酸钾含量对虾青素产量影响较显著。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乙酸钠1.460 5 g/L,硝酸钾0.008 4 g/L。优化后虾青素产量从0.977 4 mg/L提高到10.908 mg/L,提高了9.16倍。
徐建春孙翰张睿钦管斌孔青耿兆艳李霞
关键词:虾青素培养基优化响应面法
不同培养模式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绿色生长以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了分批培养、pH反馈补料培养、定量补料培养与培养基完全更换培养4种培养模式对雨生红球藻绿色生长以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绿色细胞阶段采用培养基完全更换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雨生红球藻细胞的分裂,同时藻细胞保持了较高活性。其中培养9d后藻细胞数目达到8.60E+05个/mL,游动细胞所占比例达到98.26%,细胞干重为1.12g/L,而且胁迫条件下培养10d后虾青素的产量达到53.21mg/L,明显高于其他培养模式。因此培养基完全更换培养是一种适合雨生红球藻生长与积累虾青素的培养模式。
段良飞管斌孔青耿兆艳孙翰王旎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生物量细胞活性
LED灯的光照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为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以及细胞内虾青素的积累量,通过不同光源、不同光照强度照射培养藻细胞。研究表明,在总光强为2500lx,红光与白光的强度比例为2:1时,雨生红球藻干重可以达到0.98g/L,比单独使用白光和红光照射下分别提高了36.11%和15.91%。在雨生红球藻转化产虾青素阶段,对比蓝光LED、目光灯以及两者的组合光源照射转化的结果,发现在总光强为7000lx,蓝光与白光的强度比例为3:1时,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积累量为39.79mg/L,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白光与蓝光转化下的产量。
顾洪玲管斌孔青张睿钦陈英连张良雨李振兴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虾青素日光灯红光LED蓝光LED
一株木质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主要通过紫外(UV)和甲基磺酸乙酯(EMS)的交替诱变的方法提高绿色木霉的产酶能力,并成功筛选到了一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其在平板筛选培养基中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达到2.1,传代稳定后在产酶培养基中纤维素酶活(CMCase)和滤纸酶活(FDAase)分别达到21.05U/mL和2.4U/mL。之后经培养基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其酶活,最终诱变菌株在最佳产酶培养基中CMCase达到22.5U/mL,FDAase达到2.52U/mL。
陈英连付正张良雨管斌孔青
关键词:绿色木霉诱变纤维素酶液体发酵
高生物量富硒产朊假丝酵母菌株的选育被引量:7
2017年
从5株优良的发酵酵母菌中筛选出耐硒和富硒能力较好的产朊假丝酵母,采用耐酸驯化和梯度浓度的耐硒驯化增加菌株的抗性。研究表明,产朊假丝酵母Ⅰ的富硒能力更好。在此基础上,经复合诱变、亚硒酸钠抗性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筛选出生物量和含硒量都较高的菌株D-5,再将突变株D-5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出1株高生物量和高含硒量的菌株U-16,其菌株生物量为5.86 g/L,总硒量为1 575.40μg/g,有机硒量为1 500.90μg/g,其有机硒占胞内总硒比重的95.26%。与出发菌株相比,筛选菌株的生物量提高了67.90%,有机硒量增加了95.95%。
邹艳李俊杰夏诗棋管斌孔青
关键词:有机硒产朊假丝酵母诱变生物量
海藻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小鼠肠道菌益生作用被引量:8
2019年
为优化海藻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探究其对小鼠肠道菌的益生作用,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GB5009.88-2014),测得海带、裙带菜、海青菜、石花菜、龙须菜、坛紫菜、条斑紫菜七种海藻的总膳食纤维含量。结合pH变化探究其对有益菌的促生作用,筛得龙须菜为促进有益菌生长的最优海藻,其总膳食纤维含量为67.17%。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得到超声波提取龙须菜非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中残存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mL/g)95:1、时间50 min、温度50℃、功率200 W,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龙须菜IDF中残留SDF的得率为8.23%。以龙须菜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SDF为实验组,魔芋粉为阳性对照,探究其对抗生素造模肠道菌群失衡小鼠肠道菌群的恢复效果,短期研究发现实验组能够改善造模鼠肠道菌群丰度,利于有益菌增长和肠道环境恢复。研究结果填补了龙须菜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对肠道菌群益生作用研究的空白,可为海藻膳食纤维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费亚芬王玉婷陆夏逸劳梦李颖豪张拥军
关键词:海藻龙须菜膳食纤维响应面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