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80038)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祝熹万晶晶刘畅杨一平王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宁夏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高校
  • 2篇大学生
  • 2篇动机
  • 2篇学习动机
  • 2篇政治
  • 2篇政治课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课
  • 2篇教学
  • 2篇高校思想
  • 2篇高校思想政治
  • 2篇高校思想政治...
  • 1篇代课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修养
  • 1篇修养
  • 1篇学法
  • 1篇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
  • 1篇视域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宁夏理工学院

作者

  • 2篇万晶晶
  • 2篇祝熹
  • 1篇王卉
  • 1篇杨一平
  • 1篇刘畅

传媒

  • 2篇绿色科技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价值体系与主体关系——后现代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注重完整个体的和谐发展、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和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与对话,是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规定。后现代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以教材为本,通过教师、学生与课程编制者的对话,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知识体系是价值体系的支撑,知识的传授应遵循生活的逻辑,激励学生不断成就新的自我,并通过创设新型的开放教学环境,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
王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后现代课程理论
高校思政课学习动机问卷编制被引量:4
2012年
在前期研究与访谈的基础上,经过预测和正式施测,使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编制问卷。结果发现:(1)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动机问卷由20个项目组成,分别属于认知修养动机、情绪情感动机、人际互动动机及获得认可动机。(2)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考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
万晶晶祝熹杨一平刘畅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学习动机
团辅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考察团体辅导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教学效果,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干预前后进行了施测。结果发现:团体辅导的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动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团体辅导式教学主要提高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而降低了外部学习动机。
万晶晶祝熹
关键词:学习动机思想政治课团体辅导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