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09-088B)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2
相关作者:邱丽娟罗玲张乐金龙国董志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大豆
  • 2篇基因
  • 1篇豆种
  • 1篇再生率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品种资源
  • 1篇种质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
  • 1篇子叶
  • 1篇夏播
  • 1篇密码子
  • 1篇密码子使用
  • 1篇苗期
  • 1篇苗期耐盐性
  • 1篇耐盐
  • 1篇耐盐性
  • 1篇基因型
  • 1篇基因组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2篇邱丽娟
  • 1篇孙守红
  • 1篇王跃平
  • 1篇关荣霞
  • 1篇周丽艳
  • 1篇陆鸣
  • 1篇郭振清
  • 1篇樊颖伦
  • 1篇董志敏
  • 1篇金龙国
  • 1篇东方阳
  • 1篇王芳娟
  • 1篇常汝镇
  • 1篇刘立科
  • 1篇刘光宇
  • 1篇张乐
  • 1篇罗玲
  • 1篇苏欢
  • 1篇高洁
  • 1篇潘晶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春、夏播对不同大豆种质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
以来自国内不同生态区的57份大豆种质和来自国外的10份大豆种质为试材,分春、夏两季进行播种,研究播期对不同大豆种质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条件下,与原生育期相比,16份种质的生育期缩短,12份相差5 d之内,39份生育期延长。生育期缩短的种质中,绥农6号缩短天数最多,达33 d;生育期延长的种质中,盘石豆延长天数最多,达54 d。夏播条件下,与原生育期相比,27份种质的生育期缩短,28份相差5 d之内,12份生育期延长。生育期缩短的种质中,吉育30缩短天数达55 d。与春播相比,夏播时,大豆全生育期缩短,主要是生育前期的缩短,即播种至结荚阶段的缩短。从积温角度来说,夏播大豆比春播大豆全生育期所需积温减少,主要是开花和结荚期减少,而在其他发育阶段两者差异不显著。
高洁王家萌苏欢潘晶樊颖伦刘立科
关键词:春播夏播大豆生育期积温
大豆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核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被引量:57
2011年
研究大豆核基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探讨影响其密码子组成和编码特点的因素,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改良大豆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基因组的46430个高置信编码基因和2071条大豆全长转录本序列为数据来源,应用CodonW软件对大豆全基因组密码子组成、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和全长转录组编码区密码子使用各项参数的计算和统计分析发现,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编码区G+C和GC3s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G+C和GC3s含量越高的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越高,并确定了UCC和GCC为大豆最优密码子。编码区长度分组分析表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随编码区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编码区较长的基因则趋向于随机使用密码子,且在转录组数据范围内,编码区长度介于400~600bp的基因表达水平最高。大豆叶片和种子中特异表达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和基因表达水平较为接近,但种子特异表达基因的G+C和GC3s含量均显著高于叶片特异表达基因,而其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则极显著低于叶片特异表达基因。
张乐金龙国罗玲王跃平董志敏孙守红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基因组转录组密码子
基因型及6-BA浓度对大豆子叶再生的影响
2013年
以冀豆系列10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为材料,研究基因型与6-BA浓度对大豆子叶再生芽和再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冀豆5号、冀豆7号芽再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0.65%和38.43%;根再生率适中,分别为24.77%和15.74%,适于继续进行遗传转化。冀豆13号根再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达到73.96%,但其芽再生率较差,只有22.25%,不适于继续进行遗传转化。综合芽再生率和根再生率,10个冀豆品种在6-BA浓度为0.5 mg/L下再生能力较好。
王芳娟周丽艳陆鸣郭振清东方阳
关键词:基因型
大豆不同器官Na^+含量与苗期耐盐性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29个大豆品种用1/2 Hoagland营养液培养,待真叶完全展开后加入100mmolL-1NaCl胁迫处理。叶片盐害症状明显时(第8天),根据盐害症状划分大豆苗期耐盐级别,并分别取根、茎、叶和子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Na+含量。结果表明,大豆茎、叶和子叶Na+含量与耐盐级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不同器官Na+含量聚类,发现I级和II级苗期耐盐品种可聚为一类,而III~V级苗期盐敏感品种可聚为一类。耐盐品种叶片和子叶的Na+平均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盐敏感品种,茎Na+平均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而根Na+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叶片和子叶Na+含量能有效区分苗期耐盐和盐敏感大豆品种。本研究建立了水培条件下以叶片或子叶Na+含量作为生理指标对大豆苗期耐盐性的鉴定方法,为大豆苗期耐盐种质鉴定、耐盐基因挖掘和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刘光宇关荣霞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品种资源苗期耐盐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