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9A077)
- 作品数:18 被引量:84H指数:6
- 相关作者:苏琦姜浩向姝霖夏红唐海林更多>>
-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吉首大学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uPA/uPAR/PAI与消化系统肿瘤
- 2010年
- 消化系统肿瘤在我国的肿瘤发病率中占第1位。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首次被描述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链的细胞表面高亲和性激活剂以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表明:uPA,uPAR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与消化系统肿瘤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对uPA,uPAR及PAI与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侵袭与转移的关系进行综述。
- 杨晶苏琦
-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消化系统肿瘤肿瘤标志物
-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胃癌MGC803细胞Rac1-Pak1/Rock1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Rac1-Pak1/Rock1通路分子的影响。方法 30 mg·L-1DADS分别处理MGC803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ac1、Pak1、Rock1、cofilin1和destrin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DADS可下调MGC803细胞Rac1、Pak1和Rock1 mRNA和蛋白水平(P<0.05),对cofilin1和destrin的表达无影响,但可抑制cofilin1磷酸化(P<0.01)。结论 DADS可下调Rac1、Pak1和Rock1表达和磷酸化cofilin1;DADS抑制Rac1-Pak1/Rock1通路可能与DADS抗人胃癌MGC803细胞迁移侵袭作用机制有关。
- 何慧马艳华苏波向姝霖姜浩杨邦敏章硕夏红苏琦
- 关键词:二烯丙基二硫MGC803细胞
- DJ-1异常表达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近年来,研究显示DJ-1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人类多种恶性肿瘤异常表达,并且,作为抑癌基因PTEN的主要抑制因子,与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及预后等密切相关,可能成为一个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靶点。
- 罗文董琳苏琦
- 关键词:DJ-1肿瘤临床病理
- uPAR与肿瘤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是一个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的蛋白质,高亲和力结合并激活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由此调节细胞表面蛋白水解活性。uPAR在几乎所有人类肿瘤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增强肿瘤增殖、迁移、侵袭有关。本文对uPAR增强肿瘤趋向性、诱导上皮-间质转变与促进胞葬作用等新功能以及靶向uPAR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冯梅燕廖前进苏琦
- 关键词:UPAR上皮-间质转变靶向治疗
- LIM激酶与肿瘤被引量:9
- 2009年
- LIM激酶(LIM kinase,LIMK)家族主要有两个成员:LIMK1和LIMK2,它们在癌症的侵袭和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通过调节cofilin家族蛋白的活性而影响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结构,对细胞形态、运动、黏附以及迁移都至关重要。LIMK对cofilin蛋白磷酸化与去磷酸化间的平衡进行微调节可能是影响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决定性因素。LIMK受多条上游信号通路调控,主要上游信号分子是RhoGTP酶和Slingshot磷酸酶,形成Rho-ROCK/PAK-LIMK-Cofilin和SSH-LIMK-Cofilin信号通路。LIMK分布广泛并对多种组织的正常发育必不可少,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参与肿瘤生长、血管形成以及迁移侵袭过程。本文综述了LIMK的结构、功能、组织表达,参与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以及信号通路的调控。
- 马艳华史玲苏琦
- 关键词:迁移
- 胃癌中RORα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观察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etinoid acid receptor related Orphan Receptorα,RORα)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寻找胃癌肿瘤标记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48例癌旁胃黏膜组织与2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ORα的表达,研究RORα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ROR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正常胃黏膜、癌旁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RORα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3.36%(19/22),56.25%(27/48)和24.44%(22/90),3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中,RORα阳性率分别为45.00%(9/20)、27.59%(8/29)、14.29%(3/21)、11.11%(1/9)和9.05%(1/11)。高分化腺癌RORα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结论 RORα蛋白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可能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 石莺黄建军苏坚唐海林廖前进曾希凌晖苏琦
- 关键词:胃肿瘤组织芯片免疫组化
- Cofilin与肿瘤被引量:6
- 2012年
- Cofilin是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对肌动蛋白动力学特性的调节很重要。近年发现Cofilin活化与肿瘤细胞的恶性侵袭性质有关。Cofilin的局部激活可以诱导片状伪足的形成,并影响肿瘤细胞运动的方向,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抑制Cofilin的活性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本文对Cofilin的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和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 杨邦敏姜浩苏琦
- 关键词:COFILIN肌动蛋白迁移肿瘤标志物
- Chk1/2转基因MGC803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构建Chk1/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和建立高表达Chk1/2基因人胃癌MGC803细胞,为研究Chk1/2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参照野生型Chk1/2基因mRNA全序列,在cDNA两端各设计一条对应引物,并引入各自的酶切位点。从人胃癌MGC803细胞中提取mRNA作为模板合成Chk1/2 cDNA第一链,并扩增目的基因全表达序列片断,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经氨苄青霉素筛选阳性重组质粒,菌液PCR及测序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入MGC803细胞,经G418筛选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菌液特异性PCR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片断分别为1.4 kb和1.6 kb,测序分别证实为Chk1和Chk2基因,经NCBIBLAST分析与Genbank中Chk1基因的同源性为100%,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00%,Chk2基因的同源性为99%,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00%。G418筛选转染细胞4周后获得稳定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细胞克隆株和稳定转染重组质粒的MGC803细胞。经RT-PCR及Western blot鉴定,Chk1/2在MGC803细胞中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Chk1/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与Chk1/2高表达MGC803细胞,为研究二烯丙基二硫诱导MGC803细胞G2/M期阻滞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 陆丽峰苏波姜浩戴文香向姝霖唐海林凌晖苏琦
- 关键词:真核表达转染人胃癌MGC803细胞
- 大蒜烯丙基硫化物抗神经系统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对神经系统肿瘤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有关,并涉及多种信号途径。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可能成为化学预防和(或)化学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神经系统肿瘤的有效、低毒的肿瘤抑制剂。
- 汪雪菁唐海林苏琦
- 关键词:大蒜烯丙基硫化物神经系统肿瘤神经母细胞瘤
- 二烯丙基二硫下调LIMK1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LIMK1表达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阐明其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DADS对SW480细胞LIMK1表达的作用;划痕愈合和侵袭实验检测DADS对SW480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ADS处理SW480细胞后其LIMK1 mR-NA表达明显下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LIMK1蛋白在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高表达,DADS作用后LIMK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Western blot检测显示,DADS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下调SW480细胞LIMK1蛋白表达。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随着DADS浓度增高,细胞划痕距离增宽,表明DAD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W480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ADS浓度增高,细胞穿膜数逐渐减少,表明DAD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W480细胞侵袭能力。结论 DADS下调LIMK1表达可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侵袭,DADS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可能与降低LIMK1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史玲苏坚廖前进杨晶夏红苏琦
- 关键词:二烯丙基二硫结肠癌SW480细胞LIMK1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