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016)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新峰马楠徐格林邱忠明张晓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预后
  • 3篇神经功能
  • 3篇神经功能恶化
  • 3篇出血
  • 2篇血肿
  • 2篇烟雾病
  • 2篇早期神经功能...
  • 2篇神经生长
  • 2篇神经生长因子
  • 2篇细胞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基底
  • 2篇基底节
  • 2篇基底节区
  • 2篇基底节区脑出...
  • 2篇梗死
  • 2篇鼻内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7篇刘新峰
  • 5篇马楠
  • 5篇徐格林
  • 3篇张晓浩
  • 3篇邱忠明
  • 3篇马敏敏
  • 2篇朱武生
  • 2篇刘德志
  • 2篇段作伟
  • 2篇孙文
  • 2篇李芸
  • 2篇郭芮兵
  • 2篇刘文华
  • 2篇樊新颖
  • 2篇谢霞
  • 2篇张君
  • 1篇李永坤
  • 1篇倪冠中
  • 1篇王昭君
  • 1篇陈响亮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修复并改善神经功能。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缺血性卒中有着潜在的广阔前景。文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特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杨恋王昭君徐格林
关键词:骨髓移植干细胞神经发生新生血管化生理性神经元可塑性
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对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所见的大脑后动脉(PCA)偏侧优势对行药物治疗的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40例以MCA M1段闭塞为责任血管区并行药物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根据MRA分为PCA偏侧优势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两组的预后差异(以3个月mRS=0~1为预后良好).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20例表现为PCA偏侧优势阳性,共有32例患者完成3个月mRS评分.PCA偏侧优势未对预后产生显著影响(P=0.433),而入院NIHSS评分对预后影响显著[预后良好比预后不好为(3.4±2.8)分比(8.1±3.7)分,P=0.002],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6).结论 PCA偏侧优势对行药物治疗的MCA M1段闭塞患者的预后未见显著影响.
陈响亮熊云云李永坤马敏敏刘新峰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中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大脑后动脉预后
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 探讨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择头颅CT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99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37例和非END组62例,90例患者完成90d随访,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6例和预后不良组44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END组比较,END组入院加拿大卒中量表(CSS)评分[(5.6±1.9)分vs (7.1±1.9)分]、白细胞计数[(10.9±3.1)×10^9/Lvs (8.2±2.6)×10^9/L]、血肿体积[(17.6±20.2)ml vs (11.3±10.6)ml]及出血破入脑室比例(73.0% vs 25.8%)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入院CSS评分、白细胞计数、END、随机血糖、血肿体积及出血破入脑室比例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ND是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5.602,95%CI:1.144-27.426,P=0.033).结论 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生END的患者早期预后较差.
张晓浩马楠邱忠明张君谢霞刘德志刘新峰
关键词:脑出血白细胞计数血肿预后
血清C反应蛋白和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既往临床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显著升高,但CRP水平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仍不明确。文中探讨血清CRP和基底节区脑出血END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经头颅CT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142例。END定义为48 h内复评加拿大卒中量表(Canadian Stroke Scale,CSS)较入院时减少≥1分。比较END患者组和非END患者组间基线资料,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CRP水平和基底节区脑出血END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1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31例(21.8%)发生了END。与非END组患者比较,END组患者高血糖症发生率(29.03%vs11.71%,P=0.018)、中性粒细胞计数[(11.8±1.2)×109/L vs(7.8±7.7)×109/L,P=0.019]、CRP(P=0.001)、血肿增大(54.83%vs 19.81%,P=0.001)、血肿体积[(23.6±21.9)m L vs(14.8±12.7)m L,P=0.005]及出血破入脑室率(68.75%vs 28.83%,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示:CRP(OR=1.072,95%CI:1.034~1.112,P=0.001)、出血破入脑室(OR=4.162,95%CI:1.498~11.564,P=0.006)及血肿增大(OR=5.297,95%CI:1.906~14.723,P=0.001)与住院期间发生END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CRP水平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预测价值(OR=0.812,95%CI:0.732~0.891,P〈0.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升高和基底节区脑出血END显著相关,故可作为该病的重要预测因素。
张晓浩段作伟刘德志邱忠明马楠刘新峰
关键词: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脑室内出血血肿增大C反应蛋白
成年烟雾病患者71例脑微出血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成年烟雾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分布模式,及其与颅内血管形态学的联系。方法连续入选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首次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成年烟雾病患者7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3.0T磁共振磁敏感成像检查并依照脑微出血病灶的分布区域分组。比较各组间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症状、起病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内的基线危险因素,颅底烟雾血管铃木分级,后循环受累情况以及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AChA-PComA)分级等颅内血管形态学特点的关系。结果于23例患者的25侧半球中检出30处脑微出血灶,其分布以深部侧脑室旁白质为主,占70.0%(21/30)。根据脑微出血解剖定位标准将所有142侧半球分为无脑微出血组、侧脑室旁深部白质脑微出血组及其他部位脑微出血组。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及AChA-PComA极度延长扩张的比例有可能与脑微出血病灶分布模式有关。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相对无脑微出血半球,AChA—PComA的极度延长扩张是深部侧脑室旁白质区域脑微出血病灶的影响因素之一(OR=3.090,95%CI 1.050—9.140,P=0.041),而与其他部位的脑微出血病灶无明显关联(OR=1.680,95%CI 0.390~7.190,P=0.483)。结论成年型烟雾病患者微出血病灶主要分布于深部侧脑室旁白质。这种特征性的分布模式可能与AChA—PComA的形态学变化有关。
孙文刘文华王筱萌马楠段作伟倪冠中黄显军朱武生徐格林刘新峰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脑动脉成年人
神经生长因子鼻腔给药对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中毒大鼠纹状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经鼻腔给药对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OP)中毒大鼠急性脑损伤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OP中毒模型,常规治疗后进行症状学评分,将评分在2~3分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阳性对照组和经鼻给予NGF组(n=6),另设正常对照组(n=6)在相应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中毒24h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纹状体区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的情况,并测定纹状体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结果HE染色发现经鼻给予NGF可以减轻中毒后大鼠纹状体区神经细胞坏死程度。同时中毒后,经鼻给予NGF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纹状体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有明显下降[(0.46±0.11)比(0.35±0.09)U/ragpro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经鼻给予生理盐水组相比,NGF鼻腔给药的大鼠纹状体区丙二醛含量降低了25.14%[(4.0±0.9)比(5.4±1.3)nmol/mgprot],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增高了15.73%[(52.8±2.8)比(45.6±4.9)mg/gpro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经鼻腔给药可以减轻由OP中毒后大鼠纹状体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对抗自由基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樊新颖李芸马敏敏郭芮兵徐格林刘新峰朱武生
关键词:鼻内给药神经生长因子脑损伤
烟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被引量:3
2015年
烟雾病(moymnoya disease,MMD)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病,以双侧颈内动脉远端及其主要分支进行性狭窄和闭塞并在颅底形成烟雾状代偿血管网而得名。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临床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MMD患者的认知障碍日益受到重视,相关成果不断涌现,文章就此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马楠孙文刘文华徐格林
关键词:烟雾病智力脑血管重建术
进展性神经功能恶化与脑分水岭梗死早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进展性神经功能恶化(PND)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年3月—2014年3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确定并分析内分水岭梗死、外分水岭梗死及混合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同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ND与脑分水岭梗死90d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9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其中外分水岭梗死患者43例,内分水岭梗死36例,混合分水岭梗死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内分水岭梗死及混合分水岭梗死PND发生率明显高于外分水岭梗死[分别为36.1%(13例)、50.0%(5例)、16.3%(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28例(31.5%)患者90d预后不良,90dmRS为(3.4±1.0)分。预后不良患者梗死类型与预后良好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中,以内分水岭梗死患者较多,占50.0%(14例),而预后良好患者中,以外分水岭患者较多,占57.4%(35/61)。预后不良患者PND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7.1%(16/28)比14.8%(9/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校正混杂因素后,PND与脑分水岭梗死90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OR=6.969,95%CI:2.451~19.869;P〈0.01)。结论相比于脑外分水岭梗死,梗死部位累及内分水岭的患者较易发生PND,且PND与90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
谢怡张晓浩邱忠明张君杨恋谢霞马楠刘新峰
关键词: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预后
神经生长因子对颅脑外伤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炎症反应会引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文中旨在探讨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 NGF)对 TBI后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TBI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自由落体法撞击建立脑外伤模型,假手术组仅采用开颅窗后用骨蜡封闭。治疗组TBI后6 h经鼻给予NGF(50 g/d),TBI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4~7.5),每天给药1次,持续给药至大鼠被处死。各组分别于TBI后12 h、24 h各处死6只大鼠。测定大鼠伤侧皮质内IL-1β、TNF-α的表达量、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DNA结合活性及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42)的表达。结果 TBI后12 h和24 h治疗组大鼠IL-1β的表达量[(37.51±1.92、36.23±2.99)pg/mg]较TBI模型组[(70.65±3.10、68.85±8.10)pg/mg]明显降低(P<0.05),TNF-α的表达量[(27.63±5.77、29.94±8.62)pg/mg]较TBI模型组[(47.12±7.38、56.15±11.20)pg/mg]显著减少(P<0.05),TBI后12 h、24 h,经鼻给予NGF后,治疗组大鼠NF-κB DNA结合活性(111.62±0.49、131.52±0.88)较TBI模型组(135.26±0.60、149.86±0.49)显著降低(P<0.05),伤侧皮质内Aβ42的表达(0.230±0.008、0.520±0.004)较TBI模型组(0.827±0.009、1.390±0.010)明显下降(P<0.05)。结论经鼻给予NGF可控制TBI大鼠脑内的炎症反应,该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β42/NF-κB通路相关。
吕秋石郭芮兵姜永军叶瑞东樊新颖马敏敏李芸徐格林刘新峰
关键词:脑外伤炎症反应神经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