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勘测专项

作品数:71 被引量:1,121H指数:24
相关作者:贾晓平李纯厚宋海棠俞存根蔡文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浙江海洋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南海北部
  • 9篇群落
  • 8篇群落结构
  • 7篇渔场
  • 7篇浮游
  • 6篇多样性
  • 6篇鱼类
  • 6篇植物
  • 6篇蟹类
  • 6篇浮游植物
  • 5篇毛颚类
  • 4篇渔业
  • 4篇声学评估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海域
  • 3篇东海北部
  • 3篇鱼类资源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数据库

机构

  • 3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4篇浙江海洋学院
  • 13篇浙江省海洋水...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上海水产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福建省水产研...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李纯厚
  • 23篇贾晓平
  • 15篇宋海棠
  • 12篇俞存根
  • 11篇蔡文贵
  • 9篇姚光展
  • 9篇杜飞雁
  • 8篇李永振
  • 8篇陈国宝
  • 7篇林钦
  • 6篇邱永松
  • 6篇甘居利
  • 5篇吕华庆
  • 4篇陈丕茂
  • 4篇袁骐
  • 4篇王云龙
  • 3篇陈毓桢
  • 3篇徐兆礼
  • 3篇王增焕
  • 3篇赵宪勇

传媒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水产学报
  • 6篇热带海洋学报
  • 4篇海洋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湛江海洋大学...
  • 3篇海洋水产研究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海洋渔业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南方水产
  • 1篇测绘信息与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21篇2005
  • 15篇2004
  • 11篇2003
  • 5篇200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诊断与质量评价被引量:15
2005年
利用1997~2002年的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初级生产力水平、现存生物量水平等4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渔业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方法:海水水质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A值);营养结构为氮、磷、硅的含量水平以及三者比值判别法,营养水平为营养指数法(E值);初级生产力和饵料生物为水平分级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综合指数法.结果表明,海域pH值的均值范围为8.07~8.15,溶解氧的范围为5.67~6.03 mg·L-1,无机氮的范围为3.04~4.15 μmol·dm-3,磷酸盐的范围为0.18~0.34μmol·dm-3,均符合中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 89)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有机污染指数(A值)范围为-0.411~0.237,营养水平指数(E值)范围为0.10~0.34,表明海水未受有机污染,海域处于贫营养状态.海域Si:N:P的比值为14.8:13.2:1.11,海水营养结构总体上表现为硅和氮的比例偏低;初级生产力水平范围为5~1级,年平均值为3级,属'较高'水平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现存生物量分别为3级、5级和4级,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本次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9项单因子指数值均低于1.0,而综合指数为0.58,表明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然而,珠江口、粤东和粤西近海有局部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浓度超标,存在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趋势.
贾晓平李纯厚甘居利林钦蔡文贵王增焕
关键词:渔业生态环境南海北部
东海毛颚类优势种及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36
2005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毛颚类(Chaetognatha)优势种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颚类优势种季节交替不明显,优势度最高的种分别是:夏季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冬、春季海龙箭虫(Sagittanagae)和秋季百陶箭虫(Sagittabedoti)。主要优势种中,百陶箭虫聚集强度指标值最高,其次是海龙箭虫,肥胖箭虫最低。肥胖箭虫与表层温度线性关系极其显著,肥胖箭虫和海龙箭虫与表层盐度的关系以及百陶箭虫与表层温度和表层盐度的关系符合YieldDensity模型。肥胖箭虫高丰度区往往位于台湾暖流与浙江沿岸流交汇处偏暖水的一侧,海龙箭虫高丰度区位于暖流与沿岸流交汇处偏冷水团的一侧。在水温较高的环境下,百陶箭虫高丰度区位于暖流与沿岸流交汇处偏淡水水团的一侧。
徐兆礼陈亚瞿
关键词:浮游动物毛颚类优势种
东海区红娘鱼属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05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食资料,分析了东海红娘鱼属却Lepidorigla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调查中共出现了7种:翼红娘鱼、贡氏红娘鱼、深海红娘鱼、岸上红娘鱼、日本红娘鱼、短鳍红娘伍和斑鳍红娘鱼,其中深海红娘值、贡氏红娘鱼和短鳍红娘鱼为优势种类。7种红娘鱼主要分布于50-190 m水深范围内,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发现其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110 m以浅和110 m以深海域,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这两个海域红娘鱼属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布于110 m以浅海域的种类以翼红娘鱼和岸上红娘鱼为主,平均分布水深为87.9 m和103.1 m;.分布于110 m以深海域的种类以深海红娘鱼、短鳍红娘鱼、贡氏红娘鱼和日本红娘鱼为主,它们的平均分布水深为138.3 m、130.5 m、132.1 m和128.5 m。此外,还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ANOVA)检验红娘鱼属各种类间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非生物环境因子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胡芬李建生李圣法
应用初级生产力估算南海北部的渔业资源量被引量:26
2005年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4个季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项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16°00′~23°30′N、107°00′~119°30′E的大陆架海域。本文利用调查资料,选择56种主要生物种类(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动态模型、Cushing模型和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统能流模型3种方法,以季节为时间尺度,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估的渔业资源密度基本接近,以其平均值作为南海北部海域渔业资源量的评估结果。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显示明显的季节差异,以夏季资源量最高,春季最低,春、夏、秋和冬季的资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3.2、3.7t/km2。资源量的平面分布,4个季节都呈现近岸海域资源量较高、外海资源量较低的趋势,其中北部湾、粤东、粤西和台湾浅滩海域的资源量较高,资源密度均>5t/km2,夏季最高密集区超过10t/km2。本文同时对影响渔业资源评估结果的评估参数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王增焕李纯厚贾晓平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南海北部
东海蟹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6
2005年
依据1998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1999年2月(冬季)在东海26°00′—33°00′N、127°00′E以西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对东海蟹类群落结构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蟹类优势种有双斑、银光梭子蟹、细点圆趾蟹、长手隆背蟹、日本、武士、锈斑、三疣梭子蟹、泥脚隆背蟹、锐刺长蟹和纤手梭子蟹。其中银光梭子蟹、细点圆趾蟹、双斑和三疣梭子蟹是东海蟹类的主要优势种。常见种是艾氏牛角蟹、红星梭子蟹、绵蟹、变态、光掌、十一刺栗壳蟹、七刺栗壳蟹、象牙长螯蟹、卷折馒头蟹、直额、武装筐形蟹和显著琼娜蟹。种类组成特征方面,冬、春季蟹类少数优势种的优势性明显,秋季优势度种间差异不明显。种类数比较:东海南部最多(57种),中部次之(45种),北部最少(仅37种);不同季节间,春季最多(57种),其次是夏季(53种),秋、冬季较少(仅49种);水深越深的水域,种类数越多。多样性比较:冬、春、秋3季,从北到南,蟹类多样性逐渐增高,且随着水深加深而增大;夏季不同,水深小于40m的浅海多样性指数最高。东海蟹类共可分为3个生态类群,即广温广盐生态类群、高温广盐生态类群和高温高盐生态类群。
俞存根宋海棠姚光展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被引量:8
2002年
根据 1997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 ,统计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性腺成熟期的组成及分布、季节性变化和水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位于广东沿海水深 6 0~ 15 0m海区 ,尤其是珠江口外海区的群体更为密集 ;该生殖群体的产卵期较长 ,且分布范围大 ,未见有显著性变化。
陈国宝李永振陈丕茂
关键词:产卵场
南海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5年
为了有序利用和合理保护南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根据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以往调查资料,对南海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南海北部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状况、保护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的主要保护对策。
李纯厚贾晓平杜飞雁蔡文贵张汉华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东海北部肥胖箭虫和百陶箭虫空间分布参数的特征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北部(27°-32°30′N、128°E以西)4个季节的浮游动物调查数据,运用K、α和β等分布型参数以及Taylor和Iwao模型分析肥胖箭虫和百陶箭虫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箭虫和百陶箭虫的空间分布都符合负二项分布,最高密集区都为3号样区,春季和冬季呈均匀分布状态;肥胖箭虫主要于夏季高度密集,百陶箭虫的密集时间则为秋季,肥胖箭虫的最高聚集度和最大丰度分属不同季节,而百陶箭虫则同在秋季达到最高值。
袁骐王云龙
关键词:负二项分布空间分布特征
北部湾海域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及多样性被引量:11
2007年
根据1998年1月~1999年5月北部湾海域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对北部湾海域浮游介形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渔场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较为简单,记录有小型海萤(Cypridina nana)、齿形海萤(Cypridina dentata)、尖尾海萤(Cypridina acuminata)、纳米海萤(Cypridina nami)、针刺真浮萤(Euconchoecia aculeata)、细长真浮萤(Euconchoecia elongata)、后圆真浮萤(Euconchoecia maimai)等18种;隶属于2亚目、2科、4亚科、12属,其中有4种周年出现,9种只在特定的单一季节出现,其余5种季节性出现;夏季和冬季出现的物种数最多,达到11种;春季次之,为9种;秋季最少,只有6种。北部湾浮游介形类可以划分为3个生态类群,即低盐暖水类群、广温广盐类群和高温高盐类群,优势种群主要是近岸低盐暖水类群的针刺真浮萤和尖尾海萤。全海域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0.02~51.58ind./m^3,年平均1.22ind./m^3,春季最高,达2.73ind./m^3,在湾西北部密集有大量的针刺真浮萤;夏季此密集区逐渐向湾中部移动,纳米海萤为其密集种,栖息密度也有所降低;秋、冬季量少,但在湾南、北部各出现一个丰度相对较高的密集区,并由南北向湾中部递减。总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平面分布趋势与栖息密度相似。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以湾口较高、湾顶较低,呈湾口向湾内西北方向递减趋势;全海域年平均多样性阈值为0.329,四季多样性水平皆为Ⅰ级,多样性程度低;多样性程度较高的区域,多出现于受外海水影响较大、水文状况变化较为复杂的海域。对浮游介形类的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及多样性与北部湾的水系、水团、水温及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赵汉取李纯厚杜飞雁王学锋李占东贾晓平
关键词: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多样性
珠江口近海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被引量:37
2004年
1998~ 1999年对珠江口近海浮游植物进行了 5个航次现场调查 ,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2 39种 .其中 ,硅藻最多 ,占 72 4 % ,甲藻次之 ,占 2 3 8% ,其他门类合占 3 8% .种类组成以暖水种和广温种为主 ;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 ,四季的主要优势种依次为伏氏海毛藻 (Thalassiothrixfrauenfeldii)、柔弱菱形藻(Nitzschiadelicatissima)、伏氏海毛藻、细弱海链藻 (Thalassiosirasubtilis) .细胞密度全年变幅 0 2× 10 4~2 76 7 1× 10 4cell·m-3 ,四季平均 98 7× 10 4cell·m-3 ,夏、冬季明显高于春、秋季 .平面分布呈近岸明显高于外海趋势 ,密集区终年出现在西北海域上川岛附近 .Shannon 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和多样性阈值四季均值变幅分别为 2 6 3~ 3 17、0 5 3~ 0 71和 1 74~ 2 2 3,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 ,结构较稳定 .
戴明李纯厚贾晓平张汉华陈瑞雯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