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537)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志维吴红兵胡小平刘朝兵夏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大隐静脉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隐静脉
  • 3篇平滑肌
  • 3篇平滑肌细胞
  • 3篇静脉
  • 3篇肌细胞
  • 3篇RAS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增殖
  • 2篇适配子
  • 2篇手术
  • 2篇配子
  • 2篇平滑肌细胞增...
  • 2篇人大隐静脉
  • 2篇主动脉
  • 2篇细胞增殖
  • 1篇低温体外循环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王志维
  • 6篇吴红兵
  • 5篇胡小平
  • 3篇夏军
  • 3篇刘朝兵
  • 2篇李罗成
  • 2篇胡锐
  • 2篇邓宏平
  • 2篇张昊
  • 2篇吴智勇
  • 1篇丁良儒
  • 1篇毛志福
  • 1篇徐鹏
  • 1篇王杰
  • 1篇柳亚奎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改良成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
2009年
目的:研究提高成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hVSMC)体外培养效率的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3 cm左右大隐静脉,去除内外膜后,切成1 mm×1 mm大小组织块,贴块法培养,高糖DMEM中加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10μg/L,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平滑肌细胞。结果: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沿组织块长出时间为8-12 d,原代培养(22±2)d传第1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平均阳性率≥98%。结论:PDGF和高糖克服了hsVSMC体外培养休眠期过长的缺点。运用该方法,稳定获得hsVSMC原代细胞,且重复性好,细胞产量较大,简便而有效。
刘朝兵王志维吴红兵夏军
关键词: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培养
Hybrid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
2014年
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后果严重。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累及范围包括远端主动脉弓部、左锁骨下动脉及其远端的降主动脉,由于假腔持续扩张,组织器官缺血,夹层逆行剥离概率增加,常需早期积极干预。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深低温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替换及硬“象鼻”技术,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围术期死亡占15%--30%。
胡锐王志维夏军吴红兵胡小平邓宏平吴智勇徐鹏李罗成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深低温体外循环主动脉弓替换主动脉弓部围术期死亡
金雀异黄酮对成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2009年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大隐静脉桥5年通常率约为78%,10年通畅率约为51%,再狭窄是冠心病术后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与移植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金雀异黄酮(genistein)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金雀异黄酮对平滑肌细胞的酪氨酸激酶受体(PDGFR)的表达、ras的表达的影响。
刘朝兵王志维夏军吴红兵吴智勇邓宏平丁良儒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增殖金雀异黄酮人大隐静脉心血管保护作用酪氨酸激酶受体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选择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效果及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3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13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2例,女41例,年龄23~83岁,平均(54±9)岁.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63例,手术治疗47例,腔内修复103例,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术前等待时间长于另外2组.手术治疗组同期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术3例,左锁骨下动脉开窗术19例;腔内修复组同期行颈部血管旁路移植术31例.保守治疗组院内死亡率为11.1%,手术治疗组为4.3%,腔内修复组为3.9%,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内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手术组低(P<0.05).随访186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26±17)个月,随访期间3组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B型夹层患者应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并发症率,中期效果满意.
胡锐王志维胡小平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药物疗法外科手术血管成形术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影响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ras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及其r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VSMC并传代,将第4代VSMC分4组,设空白对照组,另设3组分别加入1、2、4 μg/L PDGF-BB进行干预,采用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干预后1、3、7 d 3个时间点的VSMC计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相应时段ra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在7 d内各组VSMC计数均逐渐增加,其中2 μg/L和4 μg/L PDGF-BB组的计数增长较对照组快(P<0.05),4 μg/L PDGF-BB组较1 μg/LPDGF-BB组快(P<0.05) (2)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干预3 d后各组VSMC增殖细胞百分比均表现为高PDGF-BB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P<0.05),ras蛋白荧光表达强度亦呈现相同趋势(P<0.01).PDGF-BB干预后的VSMC的PCNA表达和ras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35,P<0.05).结论 PDGF-BB可以刺激体外培养大鼠VSMC增殖,并可促进其ras蛋白的表达.
李罗成王志维胡小平吴红兵刘朝兵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增殖RAS蛋白
Ras蛋白适配子体外电转染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的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采用电穿孔方法,介导Ras蛋白ssDNA适配子体外转染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探讨外源性DNA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最适电转条件。方法:体外培养3-8代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选择方波、1个脉冲、不同的电压及脉冲时间,应用电穿孔仪将Cy3标记的Ras蛋白ssDNA适配子转染至平滑肌细胞。采用CCK-8法观察细胞存活率,以及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适配子转染效率。结果:细胞在电压160V、脉冲时间15ms时,细胞存活率最高,为(96.17±2.60)%;电压280V、脉冲时间25ms时,细胞存活率最低,为(30.04±2.58)%。细胞存活率随着电压的增大、脉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电压200V以下,转染率随电压增大、脉冲时间延长而升高,并于电压为200V、脉冲时间为25ms时,转染率到达峰值,为(84.41±5.16)%。但是,电压大于200V时,转染率却随电压增大、脉冲时间延长而降低,电压为280V、脉冲时间为25ms时,转染率降至最低,为(24.54±7.07)%。电压200V、脉冲时间20ms时,可获得最适转染效率及细胞存活率。结论:在方波,1个脉冲,适当的电压、脉冲时间下,电穿孔法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可快速、简便地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及细胞存活率。电穿孔法是研究原代、化学法难转染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较为理想的转染方法。
胡小平王志维吴红兵张昊
关键词:电穿孔细胞转染适配子
Ras蛋白特异性DNA适配子的体外筛选与鉴定
2012年
我们利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体外筛选Ras蛋白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DNA适配子,为冠心病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吴红兵王志维毛志福胡小平张昊柳亚奎王杰
关键词:RAS蛋白体外筛选高特异性适配子术后再狭窄高亲和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