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339053)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林发全刘倩李明芬曾志羽黎肇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活化
  • 3篇皮损伤
  • 3篇内皮
  • 3篇内皮损伤
  • 3篇活化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损伤
  • 2篇血友病
  • 2篇血友病因子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原发性肝癌患...
  • 2篇裂解
  • 2篇裂解酶
  • 2篇脑梗
  • 2篇肝癌
  • 2篇肝癌患者
  • 2篇癌患者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中医学院...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明芬
  • 5篇刘倩
  • 5篇林发全
  • 2篇黄小琪
  • 2篇曾志羽
  • 2篇罗曙光
  • 2篇黎肇炎
  • 1篇马国添
  • 1篇韦恒
  • 1篇欧阳玲莉
  • 1篇杨斌
  • 1篇林英辉
  • 1篇郑慧蕾
  • 1篇潘爱萍
  • 1篇黄晓琪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内科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D62P、CD63、vWF与vWF-cp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α颗罝ぬ堑鞍?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CHD组)52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68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CD62P、CD63、vWF和vWF-cp水平。结果DM+CHD组CD62P、CD63、vWF水平高于DM组(P<0.01),vWF-cp活性低于DM组(P<0.05);DM组CD62P、CD63、vW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WF-cp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62P、CD63、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而且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更严重。
曾志羽欧阳玲莉李明芬黄小琪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血小板活化内皮损伤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vWF、vWF—c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比浊法和免疫印记-发光绘图法(SWL法)分别检测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50例健康成人的CD62P、CD63、vWF和vWF-cp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CD62P、CD63和vWF水平高于健康成人(P〈0.01),vWF—cp活性低于健康成人(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CD62P、CD63和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可能共同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潘爱萍林发全黄小琪李明芬刘倩罗曙光
关键词:肝癌血小板活化内皮损伤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活性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用Sepharose CL-4B柱层析法从正常人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酶反应底物。然后联合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记与发光绘图法(SWL法),分别检测60名健康成人、28名脑梗塞和7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血浆vWF-cp活性,并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该法准确检测了60名健康成人和35名患者的血浆vWF-cp活性,批内和批间变异为4.81%和8.63%。60名健康成人vWF-cp活性为(86.53±17.49)%;脑梗塞vWF-cp活性为(77.15±16.72)%,其活性低于健康成人(P<0.05);7例TTP,血浆置换前vWF-cp活性为(9.06±7.17)%,其活性显著低于健康成人(P<0.01);血浆置换24h后vWF-cp活性为(47.00±6.27)%,其活性有所升高,但仍低于健康成人(P<0.01);恢复期vWF-cp活性为(83.18±8.83)%,其活性接近健康成人(P>0.05)。结论SWL法可准确检测健康成人和疾病患者的血浆vWF-cp活性,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可应用于临床检验。与健康成人相比,脑梗塞患者vWF-cp活性降低;TTP患者vWF-cp活性显著降低,血浆置换能有效提高TTP患者vWF-cp活性水平。
林发全李明芬刘倩黎肇炎
关键词:脑梗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的变化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活性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脂血症组32例和单纯高血压病组48例,健康成人组6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免疫印迹发光绘图法分别检测血浆vWF水平和vWF-cp活性。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成人(P<0.01),而vWF-cp活性显著低于健康成人(P<0.01);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组血浆vWF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P<0.05),而vWF-cp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可能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而且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其内皮损伤程度更重。
曾志羽刘倩郑慧蕾韦恒马国添林发全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ɑ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ACI+HBP组)39例,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16例,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CD62P、CD63、vWF和vWF-cp的水平。结果 ACI组CD62P、CD63和vW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WF-cp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CI+HBP组CD62P、CD63和vWF水平高于ACI组(P<0.01),vWF-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62P、CD63和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其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更严重。
李明芬黄晓琪林英辉林发全刘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小板活化内皮损伤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8年
李明芬林发全刘倩罗曙光杨斌黎肇炎
关键词:肝肿瘤免疫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