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2BAB216021)

作品数:42 被引量:339H指数:11
相关作者:艾光华邱廷省李继福解志锋邱仙辉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7篇浮选
  • 14篇选矿
  • 10篇选矿试验
  • 10篇选矿试验研究
  • 10篇硫化矿
  • 8篇多金属
  • 8篇铜铅锌
  • 8篇捕收
  • 8篇捕收剂
  • 7篇铁矿
  • 7篇矿物
  • 7篇混合浮选
  • 6篇多金属矿
  • 6篇铜铅锌多金属
  • 6篇组合捕收剂
  • 6篇金属矿
  • 6篇
  • 5篇低品位
  • 5篇优先浮选
  • 5篇铜铅锌多金属...

机构

  • 40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长沙有色冶金...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有色金属...
  • 1篇中钢集团马鞍...
  • 1篇西北矿冶研究...
  • 1篇湖南有色金属...

作者

  • 32篇艾光华
  • 12篇邱廷省
  • 6篇解志锋
  • 6篇李继福
  • 5篇邱仙辉
  • 5篇吴昊
  • 5篇刘艳飞
  • 5篇钟建峰
  • 4篇赵冠飞
  • 4篇黄雄
  • 3篇余雄
  • 2篇尹艳芬
  • 2篇李晓波
  • 2篇张宝红
  • 2篇朱冬梅
  • 2篇杨冰
  • 1篇王虎
  • 1篇雷梅芬
  • 1篇丁声强
  • 1篇吴艺鹏

传媒

  • 12篇矿山机械
  • 6篇有色金属工程
  • 5篇非金属矿
  • 5篇有色金属科学...
  • 3篇金属矿山
  • 3篇矿业研究与开...
  • 3篇矿冶工程
  • 2篇有色金属(选...
  • 2篇中国钨业
  • 1篇矿冶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某铜银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江西某铜银多金属矿石的特点,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混合精矿再磨—混合精矿铜硫分离的工艺流程,以及组合铜硫捕收剂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新型高效抑制剂DT-2#综合回收铜、硫、银等有价元素。闭路试验获得了含铜22.49%、铜回收率88.76%的铜精矿,含硫33.07%、硫回收率62.25%的硫精矿。银回收率88.16%,主要富集在铜精矿中,综合品位达到1 595.47 g/t。
艾光华解志锋严华山钟建峰黄雄
关键词:再磨铜硫分离
四川某铜铅锌多金属矿浮选工艺被引量:7
2015年
四川某铜铅锌多金属矿含铜0.38%、铅2.16%、锌2.72%,伴生银204.54 g/t,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铜铅混浮—铜铅分离—尾矿选锌"工艺流程浮选,最终获得含铜20.12%、铜回收率为73.21%、含银8 622.97 g/t的铜精矿,含铅56.12%、铅回收率为84.47%、含银1 559.01 g/t的铅精矿和含锌51.87%、锌回收率80.80%的锌精矿。
艾光华吴昊严华山刘艳飞
关键词:矿物加工多金属矿铜铅分离
某复杂难选铜钼矿石浮选试验被引量:9
2013年
针对江西某铜钼矿选厂原抑铜浮钼工艺产生的钼精矿难以达到质量标准的问题,对该矿物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矿物嵌布特征复杂,辉钼矿难以单体解离。因此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钼分离和铜钼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钼分离—钼粗精矿再磨2种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钼分离—钼粗精矿再磨工艺效果较好,获得了含钼48.52%,含铜0.51%,钼回收率为88.95%的钼精矿;含铜19.66%,含钼0.20%,铜回收率83.20%的铜精矿。同选矿厂原工艺流程相比,钼精矿指标大幅提升,为矿山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赵冠飞朱冬梅伍红强艾光华丁声强
关键词:铜钼矿石混合浮选铜钼分离再磨
含硫铁矿石脱硫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17
2013年
详细评述了与磁黄铁矿、黄铁矿伴生铁矿石的脱硫选铁工艺及方法,包括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脱硫工艺、磁选—浮选联合脱硫工艺、焙烧—磁选—浮选联合脱硫工艺。结果表明:对于嵌布粒度细、含硫类型单一的铁矿石,适合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脱硫工艺;对于含硫类型多样的强磁性铁矿石,适合采用磁选—浮选联合脱硫工艺;对于含硫类型多样的弱磁性铁矿石,适合采用焙烧—磁选—浮选联合脱硫工艺。详细评述了脱硫浮选工艺中磁黄铁矿、黄铁矿的主要新型活化剂、新型捕收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并根据硫铁矿石的晶体结构特点分析了硫铁矿与活化剂、捕收剂的主要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活化剂既能够去除吸附在硫铁矿表面的亲水物质,使之露出新鲜表面,又可以提高硫铁矿表面自身氧化电位,阻碍亲水物质进一步产生;捕收剂则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硫铁矿表面,使矿物表面疏水。
邱廷省赵冠飞朱冬梅杨云张宝红
关键词:铁矿石磁黄铁矿黄铁矿脱硫
安徽某含铜铁硫矿石工艺矿物学被引量:8
2015年
为查明安徽某矿石的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化学方法、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结果表明:试样属铜铁硫矿石,铜、铁、硫品位分别为0.27%、27.87%、16.76%.铜主要(94.4%)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铁约84.63%以非磁性铁(黄铁矿、赤铁矿)形式存在,次为磁铁矿,并含有少量磁黄铁矿.铜、硫矿物主要为细粒嵌布,且单体解离良好,铁以粗中粒级嵌布为主,单体解离情况较差.铜、铁、硫矿物形态各异,嵌布特征较复杂,分离较难.
刘艳飞艾光华吴昊严华山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黄铜矿磁铁矿黄铁矿
内蒙古某铜矿综合利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内蒙古某铜矿综合矿样、铜Ⅱ矿样混合矿样选矿难题,在工艺矿物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先浮选的条件试验研究,综合确定最佳的铜Ⅱ矿石混入比率为15%,并试验确定了适宜的选矿工艺条件及药剂制度,最终得到含铜20.04%,回收率为93.15%的铜精矿,综合回收了两种矿石中的有价金属。
李继福邬海滨杨冰艾光华
关键词:铜矿优先浮选综合利用
某含铜转炉渣回收铜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某铜转炉渣中铜品位为2.78%,铜元素主要以冰铜微珠的形式赋存于炉渣中,冰铜分布较为分散,嵌布粒度大小悬殊,不易单体解离.为了高效回收二次资源,针对该铜转炉渣的性质特点,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80%,酯-200作为捕收剂,粗选时间为9 min的条件下,采用"一粗-一精-一扫"浮选工艺,实验室闭路实验可获得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31.64%和94.16%的铜精矿.
徐晓衣俞献林艾光华
关键词:转炉渣二次资源浮选
四川某高氧化率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浮选被引量:4
2014年
四川某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氧化率达40%~45%,有用矿物种类繁多,结构构造复杂、嵌布粒度细,选矿难度较大,采用硫化-先铅后锌优先浮选工艺,成功实现铅锌银的有效分离回收。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铅47.66%、铅回收率为68.27%,含银2239.4g/t、银回收率为66.37%的铅精矿和含锌46.02%、锌回收率为70.78%,含银563.54g/t、银回收率为11.84%的锌精矿,银总回收率为78.21%。
艾光华邱廷省严华山解志峰
关键词:铅锌银矿优先浮选
含金低铜高硫难选铜硫矿石浮选分离工艺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某含金低铜高硫难选铜硫矿石,含铜仅有0.17%、含硫18%左右,铜硫比低,分离难度较大。通过铜捕收剂和选硫活化剂的优化选择,开展了磨矿细度、选铜捕收剂种类与用量、黄铁矿抑制剂石灰用量、选硫活化剂的种类与用量等条件试验,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实现了该铜硫矿石的浮选分离,综合回收了矿石中的铜、硫及伴生金资源。结果表明,通过选铜为一粗二精一扫,选硫为一粗二精二扫的闭路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1.28%、铜回收率为82.62%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46.12%、硫回收率为90.95%的硫精矿,金在铜精矿中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达到13.86 g/t和76.23%的较好选别指标。
邱廷省刘燕波艾光华朱华磊余雄
关键词:金回收
江西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有用矿物种类多、结构构造复杂、嵌布粒度细、分选难度极大。针对该矿石特点,采用铜铅混合浮选—铜铅分离—尾矿选锌的工艺流程,在原矿含铜0.20%、铅0.78%、锌1.64%、金1.60 g/t、银65 g/t的条件下,最终可获得含铜20.12%、铜回收率72.32%、含金79.27 g/t、金回收率40.61%、含银3 488.93g/t、银回收率为41.73%的铜精矿,以及含铅50.26%、铅回收率86.69%、含金28.46 g/t、金回收率27.29%、含银1 720.75g/t、银回收率为38.53%的铅精矿和含锌51.20%、锌回收率为83.64%的锌精矿。
邱廷省吴昊严华山聂庆民艾光华
关键词:铜铅锌矿伴生金银组合抑制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