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569)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吴云剑董强李胜富龙丹魏鑫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诱导分化
  • 2篇细胞
  • 2篇类固醇
  • 2篇类固醇激素
  • 2篇激素
  • 2篇分化
  • 2篇LEYDIG...
  • 1篇体外
  • 1篇人骨髓
  • 1篇人骨髓间充质...
  • 1篇睾丸
  • 1篇细胞体外
  • 1篇细胞诱导
  • 1篇细胞诱导分化
  • 1篇小鼠睾丸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干细胞
  • 1篇BMSCS移...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篇董强
  • 2篇吴云剑
  • 1篇曾彦
  • 1篇魏鑫
  • 1篇龙丹
  • 1篇侯琳
  • 1篇董天
  • 1篇任尚青
  • 1篇李胜富
  • 1篇邓实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Leydig细胞或产类固醇激素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睾丸Leydig细胞分化,并确定诱导条件。方法将分离培养所获得的第3代MSCs细胞经含黄体生成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白介素-1α(IL-1α)的诱导液诱导,按诱导液中各因子浓度不同分为A、B、C组和对照组,分别于7d、14d、21d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行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3β-HSD的表达。以人睾酮ELISA试剂盒检测诱导细胞分泌类固醇的功能情况。结果诱导10~14d后,细胞具有Leydig细胞的形态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本研究条件下,随着诱导液中各因子浓度加大及诱导时间延长,诱导细胞3β-HSD表达阳性数和阳性率逐渐增多,以A组浓度及21d为最佳诱导浓度及时间(P<0.05),并且A组诱导21d分泌睾酮量最高(P<0.05)。结论人骨髓MSCs经体外诱导后可以分化为Leydig细胞或产类固醇细胞。
吴云剑董强李胜富魏鑫龙丹曾彦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LEYDIG细胞
人BMSCs移植小鼠睾丸后向Leydig细胞或产类固醇激素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人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体内条件下能否向Leydig细胞或产类固醇激素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及是否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方法将分离培养获得的第3代BMSCs经核荧光标记物标记后,制备成细胞悬液,注射至经二甲磺基乙烷(EDS)处理后的20只BALB/c小鼠睾丸内。从移植BMSCs前1d开始,每隔2d处死1只小鼠,测尾静脉游离睾酮浓度,对照组为同期未作任何处理BALB/c小鼠20只。同时睾丸组织经荧光显微镜摄片,追踪观察BMSCs,行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细胞核单克隆抗体双重免疫荧光检测,寻找3β-HSD和鼠抗人细胞核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均阳性的细胞。结果 EDS对小鼠Leydig细胞有一定杀伤作用;采用睾丸网注射法行人BMSCs移植小鼠睾丸获得了成功,未见免疫排斥反应;移植BMSCs后的睾丸组织未检测到3β-HSD和鼠抗人细胞核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均阳性的细胞。结论采用人BMSCs移植小鼠睾丸的方法获得成功,未见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后的BMSCs未向Leydig细胞或产类固醇细胞定向分化。
任尚青邓实吴云剑侯琳董天董强
关键词:LEYDIG细胞睾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