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874)
- 作品数:18 被引量:80H指数:5
- 相关作者:袁斯明王修坤沈卫民陈荣亮周晓军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H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2例H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影像、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本研究HPC患者的发病年龄从18~66岁,中位年龄48岁,男女发病比例为1∶1。22例中,WHOⅡ级16例,WHOⅢ级6例。9例患者随访6个月到6年,其中3例复发,1例转移。HPC的CT和MRI常表现为单发肿瘤,呈分叶状,血供丰富,有血管流空征象,钙化及"硬膜尾"征少见。免疫组化示波形蛋白(vimentin)和CD34均为阳性,CD99阳性14例(64%),BCL-2阳性9例(41%),上皮膜抗原(EMA)阴性或灶性阳性。网状纤维染色后可见单个瘤细胞被网状纤维包绕。电镜下可见单个瘤细胞周围包绕基板样无定形结构,细胞间无完整的桥粒和缝隙连接。结论:中枢神经系统HPC较罕见,易复发和转移,需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肿瘤鉴别。
- 李良王海袁斯明张正祥周航波马恒辉姜少军陆珍凤刘翔宇石群立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
-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中的血液成份潴留现象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r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常伴有Kasabach-Merritt现象,其特征是严重血小板减少和消耗性凝血病。以往推测Kasabach-Merritt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血小板潴留于肿瘤中,该假说有待更多依据的证实。方法对1例伴有Kasabach-Merritt现象的KHE标本进行超微结构观察,以葡萄糖转移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作为标记抗原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红细胞在肿瘤中的分布,并以不伴有Kasabach-Merritt现象的婴幼儿血管瘤作为对照。结果透射电镜可见肿瘤结节的狭缝状管腔中存在大量血小板、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肿瘤内皮细胞细胞质中可见吞噬囊泡。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量glut1阳性红细胞分布于狭缝状管腔中,而在婴幼儿血管瘤的微血管腔中未见上述血液成份。结论直接观察到血液成份潴留于KHE中,为了解Kasabach-Merritt现象的发生原因提供了直接的形态学证据。
- 袁斯明王修坤沈卫民周晓军
- 关键词: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病理学血液成份
- 11例中国儿童Kasabach-Merritt现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分析11例中国儿童Kasabach-Merritt现象的临床数据。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11例具有KMP的血管肿瘤患者(男5例,女6例),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整形外科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整形外科接受治疗。收集以上病例的一般资料、血液检验、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检验结果提示3例符合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其他为非典型DIC。CT检查提示团块状或弥漫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可见粗大、扭曲的供血动脉进入肿块内。8例患者经手术切除或手术与长春新碱化疗结合等治疗,其中6例成活。这8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死亡5例,死因为广泛出血和继发性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中国儿童的Kasabach-Merritt现象临床表现典型,原发血管肿瘤以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为主。手术结合化疗是治疗Kasabach-Merritt现象的有效方法 。
- 袁斯明沈卫民王修坤陈荣亮崔杰
- 关键词: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HPC)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1995-01-2008-02关于中枢神经系统HPC分子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面的文献。选取21篇有代表性的与研究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HPC是一种与脑膜相关的少见肿瘤,该肿瘤起源于毛细血管周围具有收缩功能的Zimmerman血管外皮细胞。组织学上具有特征性的鹿角状血管,丰富的网状纤维包绕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表达Vim-entin、CD34和Bcl-2。它易复发和转移,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术后放疗可降低复发率。结论:中枢神经系统HPC具有侵袭性,需要与其他肿瘤鉴别,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 王海李良石群立
- 关键词:周细胞预后
-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控制性治疗婴幼儿真性血管瘤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得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真性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25例,瘤体面积1cm×1cm~8cm×8cm。初次治疗年龄为1~7个月。根据瘤体大小,初次注射得保松剂量1~2ml,以注射用水1~2ml稀释,在瘤体顶部和边缘向瘤体中心注射3~5针,共2~4ml,注射后每月随访一次。如瘤体持续消退,则无须再次注射;如瘤体有再次生长扩大的趋势,需要重复注射。随访至1岁后,改为不定期随访。结果①治疗后1个月,瘤体变柔软、平坦,颜色变为暗红色,大部分瘤体从中心部分开始消退。②治疗后2个月,部分较小瘤体基本消退;部分较大瘤体持续消退,可继续观察;少部分瘤体可在边缘再次增生,需要再次注射。③从初次就诊至1岁,需要1—3次治疗,大部分瘤体基本消退,少部分体积较大的瘤体也明显萎缩。部分患者随访至2岁,瘤体外观平坦,无纤维脂肪增生所致的局部肥大,仅遗留局部毛细血管扩张。④治疗后短期可见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皮肤萎缩,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用于局部早期真性血管瘤的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袁斯明姜会庆汪军洪志坚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注射治疗
- 铜丝留置结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肌间隙静脉畸形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网状铜丝留置结合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肌间隙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先行MRI检查,明确静脉畸形的位置,用直径0.2mm铜丝在畸形血管团内反复穿刺,呈网状留置于畸形病灶内。穿刺结束后向病灶内注射平阳霉素8mg。10—14d拔出铜丝,挤出坏死物质,换药至穿刺孔愈合。术后定期行MRI检查评估疗效。结果共治疗肌间隙静脉畸形36例患者。经随访1~3年,52.8%(19/36)病灶显著缩小甚至接近消失,44.4%(16/36)病灶有所缩小,2.8%(1/36)病灶无明显变化。未发生侵袭性感染、铜离子中毒等并发症。结论网状铜丝留置结合平阳霉素注射是治疗肌间隙内静脉畸形的较好方法,值得借鉴。
- 王修坤姜会庆袁斯明胡心宝汪军
- 关键词:静脉畸形平阳霉素
- 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分化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分化结果。方法应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将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atrigel混合物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定期取出移植块,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移植块的病理结构。结果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atrigel移植块的中心区域在1周后可见血管形成,移植块的边缘区域可见少数脂肪细胞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中心区域的微血管逐渐减少消失,演变为纤维样组织;移植块边缘区域的脂肪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结论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分化过程与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类似,提示血管瘤可能是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殊肿瘤。
- 袁斯明陈荣亮陈海妮沈卫民周晓军
- 关键词: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感染的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隆乳已经对众多女性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文中总结PAHG注射隆乳后的患者发生哺乳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并讨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共治疗2例患者,均在PAHG注射隆乳后5年发生哺乳期感染。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 I等检查,明确注射物和脓腔的位置。取乳房下皱襞和乳晕边缘切口,取出注射物,敞开引流脓液,放置负压引流管。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①病例1双侧乳房切口顺利愈合,无并发症。②病例2术后发生双侧乳汁漏,经回乳治疗、多次换药后切口愈合。结论:PAHG注射隆乳后发生哺乳期感染危害大,需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如已发生感染,需取出假体,引流脓液,术后充分引流,并行回乳治疗,以避免乳汁漏。
- 袁斯明洪志坚汪军姜会庆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哺乳
-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为儿童最常见的体表软组织肿瘤之一。亚洲儿童的发病率接近1%,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有自行消退倾向,但由于增生期的IH也可能发生溃疡、坏死等并发症,少数体积巨大的IH甚至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力衰竭[1-3],
- 是长峰王晨袁斯明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复方倍他米松疗效观察局部注射HEMANGIOMA血流动力学异常
- 增殖期血管瘤和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病理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正确鉴别体表软组织深部的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和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r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是选择合适治疗方案的重要条件。从多方面比较增殖期IH和KHE的病理特征,为更准确地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在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收集21例增殖期IH和12例KHE标本。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比较增殖期IH和KHE的病理结构和抗原标记(D2-40和Glut1)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增殖期IH有众多毛细血管丛,新生毛细血管壁内可见扁平状周细胞;KHE由肿瘤结节组成,结节中心是大量狭缝状管腔,结节边缘可见毛细血管。在电镜下观察,增殖期IH的毛细血管壁基底膜呈多层板状结构,基底膜内有周细胞;KHE的狭缝状管腔和毛细血管壁基底膜仅有数层,且不连续,基底膜内也可见周细胞。增殖期IH肿瘤内皮细胞不表达D2-40,强烈表达Glut1;而KHE仅表达D2-40,不表达Glut1。结论增殖期IH的病理结构与KHE有明显差别。D2-40和Glut1可以作为鉴别增殖期IH和KHE的可靠抗原标记。
- 袁斯明沈卫民王修坤陈荣亮周航波姚育英章如松周晓军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