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英东教育基金(81014)

作品数:6 被引量:367H指数:6
相关作者:龚道溢毛睿房巧敏何学兆韩晖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更多>>
发文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温度变化
  • 2篇NDVI
  • 2篇春季
  • 1篇冬半年
  • 1篇冬季气候
  • 1篇植被
  • 1篇日降水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农牧
  • 1篇农业
  • 1篇频次
  • 1篇气温
  • 1篇西风
  • 1篇西风急流
  • 1篇夏季
  • 1篇牧业
  • 1篇华北农牧交错...
  • 1篇环流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龚道溢
  • 3篇毛睿
  • 2篇何学兆
  • 2篇房巧敏
  • 1篇韩晖
  • 1篇范一大
  • 1篇史培军

传媒

  • 3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春季天气变率对华北沙尘暴频次的影响被引量:27
2005年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台站观测资料,分析华北春季沙尘暴日数与500 hPa月平均环流及与近地面环流天气变率长期变化的关系,分析时段为1962~2000年.研究发现华北地区春季沙尘暴频次与东亚地区中高纬度500 hPa高度场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中心区在蒙古国及西伯利亚一带,这可能说明高空环流场在这种形势下易于造成高纬度冷空气南下,因此使得华北沙尘暴频次增加.天气过程是形成沙尘暴的直接原因,东亚地区天气变率存在明显的年际和长期变化,研究发现天气变率与沙尘暴频次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关系:当天气尺度变率增大(减少)时,沙尘暴频次也增加(减少).其中具体分析了850 hPa低压和地面冷高压活动与沙尘暴的关系,发现东北低压及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活动都对华北沙尘暴频次有明显的影响.近40年来东亚天气变率有显著的减弱趋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沙尘暴频数的显著减少.另外,北极涛动对东亚天气变率和华北沙尘暴频次的年际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北极涛动强的年份华北沙尘暴次数偏少.
毛睿龚道溢范一大
关键词:沙尘暴春季频次
北半球春季植被NDVI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区域差异被引量:81
2002年
利用1982年到2000年的探路者NDVI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分析方法,研究北半球春季NDVI对温度变化响应的空间差异。前7对模态对总的协方差平方和的解释率高达91%以上,反映出NDVI和气温的相关性非常高。第一对模态解释率达42.6%,显示北个球最显著的NDVI响应中心在西西伯利亚。其次是北美大陆,中心在其中东部。第三对及以后的模态反映的是次一级的空间特征。分析表明这些NDVI-温度的耦合模态受大尺度的大气环流系统的显著影响。9个重要的大气环流指标能解释整个北半球NDVI方差的55.6%,其中对欧洲、北美东南部、北美西北部、亚洲高纬以及东亚地区的影响最突出。因此,研究未来植被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区域特征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环流系统的可能变化及其影响。
龚道溢史培军何学兆
关键词:植被温度变化NDVI大气环流北半球春季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极端气候的趋势分析被引量:131
2004年
利用1956~2001年日降水量及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华北农牧交错带极端气候事件的长期变化趋势.对降水极端事件的分析季节为5~9月,温度为6~8月.结果发现暴雨(日降水≥50 mm)频数没有显著的线性变化趋势,但1980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尺度变化,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频次显著减少,此期间暴雨发生的时间更加分散.定义连续无雨的天数为干燥事件.发现虽然降水量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严重干燥事件(连续0降水日≥10天)的频数却呈显著增加趋势(+8.3%/10a),超过99%信度水平.最高和最低的10%温度分别定义异常高温和异常低温,则异常高温的频数有显著增加趋势(+20.9%/10a),特别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增加非常突出.异常低温频次有减少的趋势(-15.1%/10a),超过99%信度水平.严重干燥事件及异常高温事件的强烈增加,可能是造成近来北方干旱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龚道溢韩晖
关键词:农业牧业极端气候
中国近46年来冬半年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4
2007年
中国总体冬半年降水总量、日降水强度以及强降水日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西北地区的变化相对显著,其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降水强度都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跃变。华北和中部地区降水总量趋于减少。南方3区多为增加趋势,其中东南和华南与冬季风及欧亚遥相关型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西南地区日降水参数则与温度和北极涛动指数显著相关。东北地区降水指标没有明显的一致趋势。
房巧敏龚道溢毛睿
关键词:冬半年日降水温度变化
资料误差对大尺度NDVI-气温关系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大量研究利用PathfinderAVHRR NDVI资料分析植被状况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许多分析指出Pathfinder资料包含误差 ,并分析这些资料误差对大尺度NDVI 气温耦合关系检测结果的影响。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 (SVD) ,通过比较不同NDVI资料误差情况下北半球春季NDVI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时空特征的差异 ,对资料误差造成的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判断。考虑了 4种误差形式 ,分别是不同强度的连续误差、不连续误差、强火山喷发造成的误差及趋势误差。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SVD分析大尺度的NDVI 气温耦合特征时 ,允许的NDVI资料误差的最大上限阈值大致在 0 5σ左右。PathfinderAVHRR NDVI原始资料包含的误差很可能低于此阈值 ,得到的分析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此外 ,在不知道NDVI原始资料误差的情况下进行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检测时 ,可以借鉴此方法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检查和验证。
龚道溢何学兆
关键词:NDVI气温
冬季东亚中纬度西风急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被引量:70
2007年
利用1957-2001年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东亚西风急流与我国气候的关系。首先定义了冬季东亚西风急流强度指数(区域30°~35°N,127.5°~155°E冬季200hPa纬向风u200平均值的标准化值)和切变指数(区域15°~25°N,100°~115°E与区域30°~40°N,100°~115°E的平均u200之差的标准化值),这两个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冬季东亚西风急流的强度变化和位置的南北移动,二者相关系数为-0.48,通过99%信度检验。西风急流强度与亚洲和西太平洋大范围的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而西风急流位置移动则与印度洋、中东太平洋的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并分析了冬季急流强度指数和切变指数与我国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西风急流强度偏强时,西风急流位置偏北,此时在急流人口区左侧由于气流辐合造成低层气压上升,在出口区左侧则由于气流发生强烈辐散,引起低层气压下降,所以西伯利亚地区上空从对流层低层到中层高度值升高,北太平洋高度值降低,东西向气压差加大的形势,同时东亚大槽偏强,海陆气压差加大和东亚大槽偏强,导致冬季风强度偏强,引起我国从北到南的陆面降温,同时30°~40°N低层有下沉气流,使得华北、华中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当西风急流强度偏弱时,西风急流位置偏南,整个东亚地区存在南风异常,东亚冬季风较弱,在25°N附近有上升气流,此时华南和内蒙古、华北降水偏多,内蒙古地表温度偏高。
毛睿龚道溢房巧敏
关键词:冬季气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