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0-4-03)

作品数:6 被引量:80H指数:6
相关作者:项文化邓湘雯彭长辉田大伦黄志宏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魁北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贮量
  • 1篇地表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现存量
  • 1篇亚热带
  • 1篇氧化菌
  • 1篇幼林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森林凋落物
  • 1篇森林公园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杉木
  • 1篇杉木林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机构

  • 6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魁北克大学

作者

  • 5篇邓湘雯
  • 5篇项文化
  • 4篇彭长辉
  • 2篇田大伦
  • 2篇赵梅芳
  • 2篇陈槐
  • 2篇黄志宏
  • 1篇李倩
  • 1篇路翔
  • 1篇张丽云
  • 1篇邓杰
  • 1篇刘泽麟
  • 1篇方晰
  • 1篇王灿
  • 1篇杨晶晶

传媒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亚热带四种森林凋落物及碳氮贮量比较被引量:32
2012年
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省级森林公园内,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12月(凋落物高峰期)对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氮贮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种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为青冈-石栎林(12.04±3.60)t·hm-2>马尾松-石栎林(11.65±2.15)t·hm-2>南酸枣林(9.12±2.30)t·hm-2>杉木林(8.92±1.80)t·hm-2;凋落叶在凋落物未分解层中所占比例最高,凋落果在4种林分中比例最小(<5%),凋落物各分解亚层现存量规律性不明显;4种森林凋落物C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7.90~581.34g·kg-1,N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18~15.48g·kg-1,C含量变化随凋落物分解程度的加深而下降,且变化极显著(P<0.0001);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现存量在总凋落物现存量中所占比例与C/N呈负相关;4种森林凋落物C贮量为3.37~5.69t·hm-2,N贮量为81.52~152.18kg·hm-2;马尾松-石栎针阔叶混交林由于凋落物分解较慢,凋落物现存量较大,林下凋落物层C、N贮量最高。
路翔项文化任辉彭长辉
关键词:南酸枣凋落物现存量
基于TRIPLEX模型的湖南省杉木林生产力模拟及预测被引量:7
2012年
杉木Cunni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其面积达921万hm2,占全国人工用材林面积的30.4%。用机理性模型在区域尺度上研究杉木林生产量可为估算杉木林固碳潜力、预测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气象、水文、土壤及植物等方面数据,对TRIPLEX 1.6模型进行参数化,用森林资源调查样地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湖南省杉木林1991~2040年生物量与生产力动态变化、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拟合度高(p=0.995),TRIPLEX1.6模型可应用于模拟亚热带杉木林生长和生产量的动态变化。2010~2018年湖南省杉木林生产力(NPP)为迅速增长期,此后NPP缓慢下降,2008年所有样地杉木林平均年龄为23 a,单位面积平均NPP达到最大值(8.09 t.hm-2a-1),2010~2060年间平均值为6.96 t.hm-2a-1。
王灿项文化赵梅芳邓湘雯彭长辉
关键词:杉木林生物量动态空间分异气候变化
人工神经网络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应用领域不断被开拓.同时,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关注,如全球变暖、ElNio和LaNia出现频繁、大气环流异常等,使得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人工神经网络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风险,如模型的参数要求更高的灵敏度、网络结构的选择一般更依赖于个人经验和神经网络对短期的预测研究精确度往往高于中长期预测,但全球变化研究中尤其要重视交互作用的影响和长期实验等.不过,神经网络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仍然优于许多传统的方法.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学研究中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它能在实测过程可能十分困难或者使用不完整的数据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完成其他方法完成不了的问题.可以预料人工神经网络将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学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刘泽麟彭长辉项文化田大伦邓湘雯赵梅芳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学
4种典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季地表N_2O通量特征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探讨森林地表N2O通量特征,在湖南省大山冲森林公园选取4种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类型:杉木人工纯林(CL)、马尾松-石栎-南酸枣针阔混交林(PM)、南酸枣-豹皮樟-四川山矾-台湾冬青阔叶混交林(CA)、青冈-石栎-马尾松-南酸枣常绿阔叶林(CG),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4种森林类型的地表N2O通量,研究亚热带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N2O通量在生长季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除南酸枣-石栎林表现为N2O的汇外[-27.21μg/(m2·h)],其余3种林分地表通量均表现为N2O的源,平均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马尾松-石栎林[34.61μg/(m2·h)]>杉木纯林[30.48μg/(m2·h)]>青冈林-石栎[5.82μg/(m2·h)];从整个生长季来看,不同坡位马尾松-石栎林、杉木纯林、青冈林-石栎和南酸枣-石栎地表N2O通量的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林分之间的N2O通量与土壤湿度、温度等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森林地表N2O通量的主要因子,温度通过影响土壤水分间接影响土壤N2O的释放量。
邓杰邓湘雯黄志宏陈槐项文化彭长辉张丽云
关键词:生长季林分类型
邵阳县石漠化治理区湿地松人工幼林碳贮量及分布格局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野外标准地调查与室内重铬酸钾-水合加热法相结合,测定了邵阳县石漠化治理工程中3种不同石漠化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湿地松人工幼林的碳含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石漠化治理工程中,湿地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的空间分布序列均为土壤层〉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碳库总量范围为20.018~41.284t/hm^2,平均值为29.563t/hm^2;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大,林分密度减小,碳贮量也减小,并差异显著;轻度、中度、重度石漠化治理人工林中,土壤碳贮量分别为26.109、19.165、14.282t/hm^2,乔木层碳贮量分别为13.800、4.817、2.319t/hm^2,均随石漠化程度的加大而减小;轻度、中度石漠化土地中的林分乔木层各组分碳贮量排序均为树干〉树叶〉树根〉树枝,重度石漠化为树叶〉树干〉树根〉树枝;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中则以轻度石漠化治理人工林中的碳贮量最小,平均分别为2.030、0.703t/hm^2。
李倩邓湘雯黄小健田大伦方晰
关键词:石漠化湿地松植被恢复碳贮量
森林土壤氧化(吸收)甲烷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2年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仅次于CO2,约为25%。大气甲烷可以被土壤中甲烷氧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吸收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森林土壤氧化吸收甲烷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甲烷氧化菌是以甲烷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的一类细菌的总称。但森林土壤在全球甲烷核算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取决于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相对活性。甲烷氧化菌的研究集中在环境对氧化能力的影响和自身氧化能力上。大气甲烷氧化过程为高氧化能力低亲力氧化,受到一些因子,如土壤温度、土壤通气状况、pH、氮肥等的影响,具体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土壤通气状况受土壤质地与土壤水分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可能改变土壤容重、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进而影响土壤甲烷氧化。植物可以通过自身对生境的作用或化感作用影响土壤甲烷氧化。土壤动物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目前排放清单中仅有白蚁是全球甲烷核算所包括的。从甲烷氧化菌的分类出发,对甲烷氧化菌氧化甲烷的机理、菌的生态分布及甲烷氧化的影响因素、时空异质性、观测方法等作出了综述,为正确认识和准确预测森林土壤在一定气候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的甲烷氧化强度提供理论依据。
邓湘雯杨晶晶陈槐黄志宏项文化彭长辉
关键词:甲烷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甲烷氧化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