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8004-005)

作品数:13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周新安周蓉位艳丽余永亮练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大豆
  • 5篇性状
  • 4篇基因
  • 2篇氮高效
  • 2篇拟南芥
  • 2篇农杆菌
  • 2篇农杆菌介导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转基因
  • 2篇苗期
  • 2篇QTL
  • 2篇QTL定位
  • 2篇大豆遗传
  • 2篇大豆遗传转化
  • 1篇氮营养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低磷

机构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新疆农垦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东京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海南省热带农...
  • 1篇国家农产品保...

作者

  • 4篇周蓉
  • 4篇周新安
  • 4篇梁慧珍
  • 4篇王树峰
  • 4篇练云
  • 4篇余永亮
  • 4篇位艳丽
  • 3篇单志慧
  • 3篇王庭峰
  • 3篇沙爱华
  • 2篇陈水莲
  • 2篇谢宗铭
  • 2篇李有忠
  • 2篇董永梅
  • 2篇孙佃臣
  • 2篇陈海峰
  • 1篇刘涛
  • 1篇张敏
  • 1篇王宁宁
  • 1篇侯立江

传媒

  • 5篇大豆科学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2011年
获得转基因植株是植物基因工程的基础,但是由于转化效率较低,在转基因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一个有效筛选细胞和组织的手段,于是选择标记基因被广泛应用。然而,选择标记基因的使用,存在生物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隐患。因此,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稳定的大豆转化体系,是改善大豆产量、品质、抗逆能力,培育新型大豆品种的保障。该文综述了新型标记基因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及转基因技术在大豆和其它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练云梁慧珍余永亮王树峰位艳丽董薇张孟臣蒋春志
关键词:大豆选择标记基因转基因技术
大豆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为研究大豆幼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中豆29和中豆32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在V2期测定水培幼苗根系性状(主根长、侧根数、根重、根体积和根冠比等)及相关性状(株重、茎叶重和下胚轴重等),以方差分析方法估算遗传参数,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幼苗期根系等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在8个染色体上检测到20个根系及相关性状QTL,其中9个主效QTL位于第11和第14染色体,表型贡献率在10.5%~26.1%之间。在第11和第14染色体上,部分根系性状QTL与地上部性状QTL处于同一位置,其QTL的共位性与形态性状表型相关分析结果一致,反映了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一定的关联。
周蓉陈海峰王贤智伍宝朵陈水莲张晓娟吴学军杨中路邱德珍江木兰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根系性状幼苗期QTL定位
8个新疆大豆主栽品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联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新疆属于大陆性气候,绿洲灌溉农业,目前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发展新疆大豆生产极为重要。大豆产量性状是由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多个性状构成。同时产量性状又是一个综合性状,受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诸多因素影响。研究新疆大豆主栽品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为新疆大豆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通过在新疆北部种植的8个主栽品种2010年在石河子地区的种植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新疆北部8个主栽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大豆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次序为:百粒重>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株高。该结果对大豆育种目标的制定、品种改良具有实际意义。
田海燕战勇张恒斌杨相昆刘涛
关键词:大豆产量性状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转基因作物现状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使目的基因在植物受体中表达,从而获得优良性状的植株,达到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种的目的。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在培育优质、高产和抗逆植物新品种中具有巨大潜力。目前,在各种转基因物种中,大豆仍是难转化的作物之一,建立有效的转化系统是改良大豆品质性状和研究大豆功能基因的先决条件。综述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分子机理,影响大豆遗传转化因素,提高大豆转化效率的最新研究进展及转基因大豆生产现状。
练云梁慧珍王树峰余永亮王庭峰位艳丽
关键词:大豆农杆菌转基因作物
Floral dip法在大豆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首次运用floral dip法将植酸酶基因转化大豆品种冀豆12,获得遗传转化率1.18%~2.22%,证明该方法亦可用于大豆的遗传转化;研究了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的浓度、转化液中农杆菌的浓度、不同农杆菌菌株对floral dip法大豆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HA105菌株、菌浓度为OD_(600)=2.0、silwet L-77的浓度为0.05%条件下转化率最高。floral dip法在大豆遗传转化上的成功应用为扩展该方法的应用领域、简便有效地提高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奠定了一定基础。
王翠艳丁东风于晓菊阎瑞香廖芳赵磊陈苗李伟东乔坤艳刘菁李明刚
关键词:FLORALDIP大豆植酸酶基因
野生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的克隆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以低磷胁迫处理的野生大豆w343叶片为材料,根据大豆的GmPAP1基因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野生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的cDNA序列,并将其命名为GsPAP1。该基因与已报道的大豆GmPAP1基因长度一致,均为999 bp,编码33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7.71 kD,等电点为7.38。但在cDNA的编码区共有9处发生了碱基的替代,其中有5处转换和4处颠换,有7处编码的氨基酸残基不同,其序列一致性达99.3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野生大豆GsPAP1基因与大豆、羽扇豆、甘薯、葡萄等植物的PAP1基因有较高同源性。
王军卫侯立江李登程春明王瑞珍赵现伟赵朝森
关键词:野生大豆抗逆性
拟南芥miR399耐低磷胁迫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MicroRNA是一类长21~25nt的内源非编码RNA,可以与目标mRNA结合使之断裂或降解,从而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miR399长22nt,在拟南芥中有6个成员,分别是miR399a~f,已在19个物种中发现了118个miR399。现已证明,拟南芥miR399在耐低磷胁迫中有重要作用,现对拟南芥miR399在耐低磷胁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索miR399提高大豆及其他植物耐低磷胁迫能力的可能性。
孙佃臣沙爱华单志慧周蓉周新安
关键词:拟南芥低磷胁迫
农杆菌介导microRNA398靶基因转化大豆被引量:1
2011年
拟南芥miR398对低磷胁迫有响应。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找到大豆miR398a的靶基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GmSODC(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通过RT-PCR扩增得到该酶的全长cDNA,采用LIC(Ligation-Independent cloning)法将GmSODC连接到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JG045上,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SDC6。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法将GmSODC基因导入大豆品种东农50中,获得了转化GmSODC的T1植株。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mSODC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对定量分析,其中1株较非转基因植株表达量明显提高。
孙佃臣沙爱华单志慧周蓉陈李淼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
大豆苗期氮高效和氮敏感资源的筛选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以147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温室苗期水培方法,观察各品种在低氮和正常供氮环境下叶片黄化程度,初步评价大豆品种苗期对低氮的反应。根据叶片黄化程度差异初步筛选出3个耐低氮品种(坡黄、铜山青大豆和徐豆8号),3个氮敏感品种(84-70、中品03-5358和龙豆7号)。通过对这6个品种氮积累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比较并结合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将干重、地上部分氮积累量、生物量增加值和氮吸收量作为判断耐低氮的指标,最终筛选出耐低氮型品种坡黄和氮敏感型品种84-70。
郝青南王程陈水莲沙爱华单志慧陈海峰周蓉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苗期氮营养
超早熟大豆品系(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新疆超早熟大豆品系(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新疆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6个超早熟大豆品系(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有效分枝>结荚高度>主茎节数>百粒重。[结论]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是影响北疆超早熟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对高产、优质的超早熟大豆选育具有实际意义。
李有忠谢宗铭田琴董永梅
关键词:大豆超早熟灰色关联度分析农艺性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