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554)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吕文海孙忠迪王群刘梅李书云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炒莱菔子中含芥子碱部位醇提工艺优选及市售样品含测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对炒莱菔子中含芥子碱部位的醇提工艺进行优选,测定10份市售炒莱菔子中芥子碱含量。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芥子碱含量和醇浸膏得率为指标,优选炒莱菔子中含芥子碱部位的醇提工艺。HPLC测定市售炒莱菔子中芥子碱含量。结果:确定醇提工艺为25倍量75%乙醇,60 min提取1次。不同炒莱菔子样品中芥子碱含量差异较大。结论:优选的醇提工艺提取炒莱菔子中含芥子碱部位工艺稳定可行。对《中国药典》中芥子碱HPLC含测方法改进提出建议。
- 孟祥红苏永汶孙忠迪吕文海
- 关键词:炒莱菔子正交试验芥子碱高效液相色谱
- 炮制与用法对莱菔子-苦杏仁药对中总成分及芥子碱溶出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炮制、粉碎、分煎与合煎对莱菔子、苦杏仁及其药对中水、醇溶性总成分,芥子碱,脂肪油溶出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芥子碱溶出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326nm;重量法测定水、醇溶性浸出物及脂肪油溶出量。利用GC—MS技术鉴定苦杏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DB-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进样口温度230℃,气化室温度270℃,分流比50:1,程序升温(100~180℃,10℃·min^-1;180~200℃,4℃·min^-1;200~220℃,1℃·min^-1;220~270℃,5℃·min^-1),MS条件为EI离子源,70eV,扫描范围m/z30~500。结果:炮制有利于样品总成分及芥子碱的溶出,其中水溶性成分溶出最高增加9.61%,醇溶性成分141.03%,芥子碱20.00%;粉碎后样品中水、醇溶性成分与芥子碱的溶出量分别增加了0.36~1.85,38.41~62.06,1.40~2.60倍;分煎与合煎对样品中水、醇溶性成分溶出无明显影响,芥子碱溶出量合煎后降低45.16%~68.75%。结论:种子类中药如不粉碎不宜采用醇提取或入酒剂,粉碎能显著增加所测成分的溶出量,莱菔子和苦杏仁合煎不利于莱菔子中芥子碱的溶出。依法炮制与合理使用相结合才能确保中药疗效。
- 翟文君李丽吕文海
- 关键词:莱菔子苦杏仁芥子碱浸出物脂肪油
- 炒莱菔子中萝卜苷与芥子碱乙醇提取工艺的优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对炒莱菔子中萝卜苷与芥子碱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对炒莱菔子脱脂处理后,以萝卜苷与芥子碱提取率为指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优选脱脂炒莱菔子萝卜苷与芥子碱的乙醇提取工艺。结果确定乙醇取提工艺为75%乙醇,12倍量,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优选的醇提工艺对脱脂炒莱菔子中萝卜苷与芥子碱的提取率均达到80%以上,工艺稳定可行。
- 王群孟祥红孙忠迪吕文海
- 关键词:炒莱菔子醇提工艺芥子碱
- 炒莱菔子提取物中萝卜苷测定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用优选工艺制备炒莱菔子提取物,进行萝卜苷定量分析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 炒莱菔子用物理脱脂,经水提醇沉干燥得提取物,HPLC法测定萝卜苷的量.结果 10个产地炒莱菔子脱脂率22.15%~35.66%;脱脂炒莱菔子干膏得率15.55%~21.44%;萝卜苷含有量在38.02%~45.74%;提取物中萝卜苷的转移率76.52%~82.87%.结论 炒莱菔子经物理脱脂后可以得到脂肪油部位并使萝卜苷进一步富集和稳定,炒莱菔子提取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质量较传统饮片稳定可控并可使资源合理利用.
- 李书云刘梅吕文海
- 关键词:HPLC
- 炮制对莱菔子中脂肪油的含量影响及GC-MS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炮制对莱菔子及水煎液中脂肪油含量及组分的影响。方法:用质量法测定供试品及水煎液中脂肪油含量,脂肪油经甲酯化用气质联用技术对脂肪酸分析其组分。结果:莱菔子生炒品脂肪油含量相近,水煎液中炒品含量高于生品。生、炒品脂肪油中均检出了芥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11-二十碳烯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结论:炒制有利于莱菔子中脂肪油在水煎液中的溶出,对其组分和含量没有影响。
- 孙忠迪王群李书云吕文海
- 关键词:莱菔子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脱脂炒莱菔子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脱脂炒莱菔子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依利特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8 min,5%~30%A;28 ~30 min,30%~70%A;30 ~51 min,70%~88%A),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脱脂炒莱菔子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示出10个共有峰;不同产地脱脂炒莱菔子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0.96.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为脱脂炒莱菔子提取物的定性鉴别提供依据.
- 刘梅李书云吕文海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 炒莱菔子中芥子碱对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炒莱菔子中芥子碱对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芥子碱低、中、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组,用高脂乳剂灌胃5天后,在造模的同时给药,于28天后采血,测定供试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芥子碱低、中、高剂量组均显著性降低TC、TG、LDL-C(P<0.01,P<0.05),芥子碱低剂量组对HDL-C没有明显影响,但中、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升高HDL-C的作用(P<0.05)。结论炒莱菔子中芥子碱有明显的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
- 王群孙忠迪刘梅吕文海
- 关键词:炒莱菔子芥子碱高血脂大鼠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