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893)

作品数:22 被引量:92H指数:6
相关作者:陈超李义凯王华军张文均蒋雪生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骨折
  • 10篇骨质
  • 10篇骨质疏松
  • 6篇脊柱
  • 6篇关节
  • 5篇疏松性
  • 5篇老年
  • 5篇骨质疏松性
  • 4篇退变
  • 4篇椎体
  • 4篇老年人
  • 4篇骨质疏松性椎...
  • 3篇腰椎
  • 3篇韧带
  • 3篇前交叉韧带
  • 3篇畸形
  • 3篇脊柱畸形
  • 3篇交叉韧带
  • 3篇骨折风险
  • 3篇骨质疏松症

机构

  • 22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承德医学院
  • 3篇暨南大学
  • 3篇石家庄市第三...
  • 2篇西北核技术研...
  • 2篇海南省中医院
  • 2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北京物资学院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深圳平乐骨伤...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22篇陈超
  • 13篇李义凯
  • 10篇王华军
  • 6篇张文均
  • 4篇李建有
  • 4篇蒋雪生
  • 4篇李前龙
  • 3篇朱洪江
  • 3篇关健
  • 3篇陈庭瑞
  • 3篇聂喜增
  • 3篇蓝文锐
  • 2篇袁仕国
  • 2篇张弘毅
  • 2篇董明荣
  • 2篇邹宇聪
  • 2篇刘庆思
  • 2篇刘海全
  • 2篇张志伟
  • 1篇詹碧水

传媒

  • 10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对中老年退行性腰椎侧凸Cobb角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凸(DES)针刺临床疗效及其与侧凸程度Cobb角的关系。方法纳人符合条件的DLS患者60例,以Cobb角大小分为A、B两组,Cobb角10°-20-为A组30例,Cobb角〉20为。B组30例。采用相同针刺治疗,收集治疗前后影像片等资料。IBMSPSS20.0比较性别、年龄、腰痛时间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等差异,分析Cobb角与VAS、ODI等的相关性。结果A、B组间性别、年龄、治疗前VAS、OD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0.28,0.53,0.80,0.36,P=0.59,0.60,0.43,0.72),而腰痛时间B组大于A组(t=2.42,P=0.02)。治疗后VAS、ODI均较治疗前减小(t=23.18,17.72,P均〈0.01),Cobb角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1.77,P=0.17)。Cobb角与治疗前VAS、ODI及治疗后的变化无相关性(r=0.26,0.02,0.19,0.05,P=0.06,0.86,0.14,0.73)。结论针刺对缓解DLS的疼痛、功能障碍效果良好,但不能改善侧凸程度,且侧凸程度与疼痛、功能障碍及疗效无关。
袁仕国陈超邹宇聪张佩张志伟李义凯
关键词:退变腰椎侧凸COBB角
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性预测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陈超李前龙邱乐刘庆思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局部应力分布的有限元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椎体局部应力分布情况,解释再骨折发生的原理。方法获取健康老年女性胸腰段CT平扫数据,通过Mimics及Geomagic对胸腰段椎体进行三维实体化,并修饰模型,使之符合分析要求,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通过改变结构的物理属性设定,获得健康及退变腰椎在不同背部伸肌质量情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背伸肌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将骨折后作用与腰1上表面的最大应力减小25%。结论背部伸肌能够维持脊柱正常力学结构平衡,其素质的提高能够更好的增加肌骨骼适应性,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预防骨折和再骨折有着重要的意义。
陈超李前龙刘海全李义凯刘庆思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有限元
舒筋活络汤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5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舒筋活络汤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患者155例,口服塞来昔布、外用舒筋活络汤加减外洗,同时配合下肢肌力锻炼。参照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分别观察治疗2周和2个月后的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优51例、良73例、可28例、差3例,优良率80%;治疗2个月后优48例、良86例、可16例、差5例,优良率86.5%。结论:舒筋活络汤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刘海全陈超向孝兵
关键词:塞来昔布胶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不同躯体姿势对椎体局部应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获取1例健康老年女性胸腰段CT平扫数据,通过Mimics及Geomagic对胸腰段椎体进行三维实体化,并修饰模型,使之符合分析要求,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通过改变椎体骨质、椎间盘的物理属性设定,获得健康及退变腰椎在不同躯体姿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正常骨质、正常间盘、前屈姿势下,椎体上表面最大应力几乎相同,且应力分布趋向于中央;正常骨质及骨质疏松骨质在退变间盘、前屈姿势下,压缩骨折与非压缩骨折相比,其应力分布更趋于前方,而且其最大应力值较非压缩骨折最大应力值增大了近20%。认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前屈姿势能够造成椎体局部应力的显著增大,可能导致再骨折风险的增加。
陈超赵卫东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
骨关节脉冲响应测量分析技术与设计
2011年
目的为研究跨关节振动的传导规律提供一套可采集和分析的检测仪器。方法在回顾脉冲(振动)响应测量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实现振动测量的技术路线,设计由力锤、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采集分析软件以及输出部件等组成的关节振动测量系统。结果经初步试验,可以明确拾取激振后经关节传导后的振动信号,说明技术上基本可行。结论该仪器可以应用于跨关节振动信号的采集和分析。
董明荣周卫海王华军张文均邹秋兰张小英李义凯陈超
关键词:关节退变振动
胸腰椎骨折失稳模型的建立
2011年
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传统的脊柱内固定方法不断改进,新型内固定器械不断地涌现。在临床应用前,新的内固定器械和外科手段必须在实验室进行基本的体外生物力学测试及完善的动物实验,从而选出最合适的内固定器械和外科手段,而选择和制作合适的骨折失稳模型是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测试的前提。
王华军李义凯陈超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失稳生物力学测试内固定器械内固定方法动物实验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就诊的5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骨折(157例)和未发生骨折(343例)的病例进行组间对照研究,并对7种可能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高和绝经时间与骨折发生率无明显相关(t身高=0.305,P>0.05;t绝经=-1.240,P>0.05),而年龄、体重、肌肉厚度、肌力和骨密度与骨折发生率显著相关(t年龄=3.132,P <0.01;t体重 =2.136,P<0.05;t肌肉厚度=-8.829,P<0.01;t肌力=-4.369,P<0.01;t骨密度=-9.651,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肌肉厚度、肌力和骨密度均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且肌肉厚度、肌力和骨密度为保护因素(β肌肉厚度=-2.575;β肌力=-0.022;β骨密度=-9.982),而年龄和体重为危险因素(β年龄=0.078;β体重=0.054).结论 年龄和体重越大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性较大,而骨密度、肌力和肌肉厚度越大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则越小,临床上可针对这3个保护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以期达到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作用。
蒋雪生李建有周国顺姬亚峰李雄峰詹碧水张少群陈超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折骨密度LOGISTIC回归分析
脊柱畸形老年人躯干质心偏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脊柱畸形患者躯干质心偏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Spinalmouse测量脊柱的椎间夹角、脊柱倾角(躯干前倾角度),并分析脊柱倾角与性别、年龄、胸椎总体曲度、腰椎总体曲度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躯干倾斜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8(P<0.01)。胸椎总体曲度与躯干倾斜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196(P<0.01)。腰椎总体曲度与躯干倾斜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6(P<0.01)。胸椎与腰椎曲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233(P<0.01)。除了中位胸椎外,躯干倾斜角度与多数立位椎间夹角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上位胸椎夹角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下位胸椎及腰椎则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脊柱倾斜逐渐增加,胸椎、腰椎后凸越严重,脊柱前倾越明显。上位或下位胸椎越后凸,腰椎越变直,则躯干倾斜角越大。胸椎后凸曲度增加,一般伴随腰椎前凸曲度的增加,这有可能增加局部椎体压缩骨折风险。
衣锦光王华军张文均周卫海刘莉邹秋兰张小英李义凯陈超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畸形质心骨折风险
屈髋屈膝按压法作用于骨盆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应用有限元法研究仰卧位屈膝屈髋按压法对骨盆应力及骶髂关节应变分布特点的影响,讨论该手法扳动整个骶髂关节的可能性。方法利用CT图像建立正常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屈膝屈髋按压法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将这两个力加载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该加载下骨盆应力和骶髂关节应变的分布情况。结果加载模拟手法后,骨盆的主要应力位于骶髂关节前下1/3处、坐骨大切迹及臀下线和臀前线的中1/3;骶髂关节的最大应变主要位于骶髂关节的后上缘、后下缘及上缘中部1/2。结论屈膝屈髋按压法只能扳动骶髂关节的下1/3处,而不能扳动整个骶髂关节。
谌祖江杨先文向孝兵陈超张美超李义凯
关键词:骨盆骶髂关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