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40020)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4
相关作者:马冬梅陈桦毕冉刘健刚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口语
  • 3篇英语
  • 3篇流利
  • 2篇英语专业
  • 2篇停顿
  • 2篇口语产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机制
  • 1篇学习者
  • 1篇英语学习
  • 1篇英语学习者
  • 1篇英语专业学生
  • 1篇英语专业研究...
  • 1篇中国英语
  • 1篇中国英语学习...
  • 1篇专业研究生
  • 1篇口语成绩
  • 1篇朗读
  • 1篇朗读口语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马冬梅
  • 1篇毕冉
  • 1篇陈桦
  • 1篇刘健刚

传媒

  • 3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现代外语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二语学习者口语非流利停顿心理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本研究对比14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和10名英语本族语学生回忆性口头报告,调查二语口语非流利停顿心理机制及其与一语口语非流利停顿心理机制的异同。研究结果显示二语停顿心理机制类型复杂。二语与一语停顿心理机制之间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明显不同。相同点有:停顿心理机制既有前瞻性,也有回顾性;既涉及言语内容和形式的加工,也涉及对言语内容和形式的监控。不同点有:二语停顿心理机制更复杂,更多涉及言语形式,尤其是形式准确性,更集中于形成器。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语和二语停顿心理机制量化对比模型。
马冬梅
关键词:心理机制
英语专业学生阐述性口语产出停顿特征及其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4年
本研究对比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大学生阐述性口语产出中的停顿现象,探索二语口语停顿特征及其与二语口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的停顿频率显著较高,具体表现为词内、短语内无声停顿和短语内填充停顿频率显著较高;其口语停顿的平均时长与本族语学生相当,但句间填充停顿时长显著较短;其口语停顿句法位置的分布显著区别于本族语学生。英语专业学生的停顿模式为"短促、频繁,多位于句法成分内部",而本族语学生的停顿模式为"略长、低频,多分布于句法边界处"。此外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停顿中的无声停顿以及非句法边界处停顿的频率和时长与口语成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马冬梅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成绩
英语专业研究生口语非流利重复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本研究对比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和英语本族语学生口语产出中的非流利重复,探索二语口语非流利重复的主要特征。结果显示两组受试的口语非流利重复在类型、分布和次数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是,英专研究生的非流利重复也呈现明显不同特征:1)非流利重复频率显著较高;2)动词及谓语重复比例较高;3)句首元素重复趋势不如本族语学生的同类趋势集中;4)重叠型重复比例更大,结构更为复杂。
马冬梅刘健刚
关键词:英语专业研究生
口语非流利产出分类体系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本文总结分析了现有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在分类体系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分类体系。新分类体系基于口语非流利产出表层结构特征,相比现有分类体系具有两大优势:1)将各种自我修正纳入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框架,解决了层级分类的难题;2)兼顾体现了口语非流利产出的过程性和复杂性。本文同时应用新分类体系分析一名英国大学生和一名中国大学生各自约10分钟的英语口语产出语料,初步证明了新体系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区分性,不仅适用于一语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而且适用于二语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新的分类体系属于基础框架,未来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对各个类别的语义、韵律、句法、语用、心理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
马冬梅
关键词:口语产出
中国英语学习者音调模式的纵深研究被引量:24
2013年
本研究采用中国学习者纵深口语语料库(LSECCL)中14名英语专业学生四年的朗读跟踪语料,揭示了英语专业学生朗读口语中列举句式及简单陈述句音调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列举句和简单陈述句中规范调型的比例四年均呈U型曲线的变化趋势。低分组列举句中各降调列举项的四年平均比例明显高于高分组,说明低分组对列举句调型的掌握较高分组进步缓慢。(2)高低分组对简单陈述句的调型均掌握较好,曲线变化相对稳定,无显著差异。简单陈述句调型多为"高调头/降调头+高降/低降"。(3)21%的学生在句末使用了高降且末尾微升的调核音调。它破坏了陈述句结尾表示肯定、完结的语气。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音调变化趋势遵循负增长的曲线,且降调使用过多,学习者未能意识到音调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
毕冉陈桦
关键词:朗读口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