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540)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程建明朱丹凤蒋宝平帅维维葛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过敏
  • 5篇丹参
  • 4篇丹参滴注液
  • 4篇滴注
  • 4篇滴注液
  • 4篇过敏反应
  • 3篇酚酸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致敏性
  • 2篇注射液
  • 2篇过敏试验
  • 2篇酚酸类
  • 2篇BN大鼠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丹参总酚酸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学成

机构

  • 1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上海华源安徽...

作者

  • 10篇程建明
  • 7篇朱丹凤
  • 5篇帅维维
  • 5篇蒋宝平
  • 4篇葛婷婷
  • 2篇彭国平
  • 2篇郑云枫
  • 1篇方泰惠
  • 1篇樊晓峰
  • 1篇嵇晶
  • 1篇田磊
  • 1篇潘旻
  • 1篇帅维维
  • 1篇童鑫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oxicity of Danshen Injection in Beagle's Dogs by Repeated iv Injection
2013年
Objective To re-evaluate the potential toxicity of Danshen Injection(DI) in Beagle's dogs by repeated iv injection.Methods DI was iv given to the dogs at the doses of 0,1.6,5.4,and 16.0 g/(kg·d)(4 per sex per group) for 13weeks.During the test period,the clinical signs,mortality,body weights,food consumption,rectal temperature,ophthalmoscopy,electrocardiography,urinalysis,hematology,serum biochemistry,organ weights,gross findings,and histopathology were examined.Results Dogs iv given with DI at the doses of 0,1.6,5.4,and 16.0 g/(kg·d) for13 weeks had no drug-related changes in mortality,body weight,food consumption,temperature,electrocardiography,ophthalmoscopy,urinalysis parameters,and organ weights.The hematological parameter data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red blood cells an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in the high-dose group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suggesting an effect on haemopoiesis.For biochemical parameters,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glucose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otal bilirubin were observed in the high-dose group,and the latter was considered to be toxicologically insignificant as lack of histopathological correlate.However,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jection site showed that DI could cause dose-dependent focal inflammation.Conclusion That the iv injection with DI into dogs at 16 g/(kg·d) for 13 weeks could cause the decreases in red blood cell parameters and glucose,as well as the lesions of the injection site.The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is5.4 g/(kg·d),which suggests that safe clinical dosing be possible.
CHENG Jian-mingWANG MengLIU JingZHU Li-pingXU RuiTAO LiQIAO YanSHEN JiaoBAI Wen-xiaMEI Sheng-yaoSUN Bao-hai
丹参滴注液中的过敏物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追踪丹参滴注液中的过敏性成分。方法以5-羟色胺为指标,卵蛋白为阳性药物,对致敏时间、攻击时间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优的动物模型,通过上述模型筛选出丹参滴注液中的过敏性成分。结果每只豚鼠每次隔日皮下注射供试品溶液0.2mL进行致敏,共3次,于首次注射给药后第16天,腹腔再次注射供试品溶液0.5mL进行攻击。结论确定丹参滴注液中致敏性成分为丹参蛋白。
程建明朱丹凤帅维维蒋宝平彭国平
关键词:丹参滴注液
鱼腥草注射液速发型过敏反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采用BN及SD大鼠评价鱼腥草注射液的过敏性。方法:分别用鱼腥草注射液、吐温80、阴性对照药和阳性对照药对BN大鼠进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及对SD大鼠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通过观察动物行为学、ELISA法检测BN大鼠血浆中IgE、组胺的含量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SD大鼠是否出现蓝斑以及蓝斑发生率来综合判断鱼腥草注射液的过敏性。结果:主动皮肤过敏试验中1%卵蛋白组、鱼腥草注射液组、0.5%吐温80组血浆中IgE、组胺与0.9%氯化钠溶液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1,P<0.05),被动过敏中1%卵蛋白组和鱼腥草注射液组的蓝斑率分别达到75%和25%,但0.5%吐温80组未出现蓝斑。综合实验结果为1%卵蛋白与鱼腥草注射液可诱发BN大鼠产生过敏反应,0.5%吐温80组为可疑,0.9%氯化钠溶液组未出现典型的过敏反应。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能诱发BN大鼠出现急速过敏反应,说明鱼腥草注射液中存在过敏物质能引起速发型过敏。
朱丹凤帅维维蒋宝平程建明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吐温80BN大鼠速发型过敏反应
丹参滴注液中酚酸类有效成分分离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中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色谱及ODS反相制备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普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丹参滴注液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为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H、丹酚酸I,丹酚酸D、丹酚酸E、迷迭香酸、丹酚酸A、丹酚酸B。结论首次深入、系统研究丹参滴注液水溶性化学成分,为丹参滴注液的生产控制及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程建明葛婷婷帅维维朱丹凤彭国平郑云枫
关键词:丹参滴注液化学成分分离纯化
丹参滴注液酚酸类成分指纹图谱及其峰归属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的色谱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进行主要色谱峰归属。方法色谱柱:Agilent kromasil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1 nm;分析时间:60 min;流速:1 ml/min。采用大孔树脂色谱及ODS反相制备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丹参滴注液中主要化学成分,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以原儿茶醛为参照峰,丹参滴注液HPLC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并采用大孔树脂色谱及ODS反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得到9种化学成分,对其进行了归属。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为丹参滴注液的指纹图谱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程建明葛婷婷郑云枫
关键词:丹参滴注液指纹图谱酚酸类
Ⅰ型过敏试验动物模型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时的敏感指标的含量变化,比较常用于中药注射剂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几种动物模型的优劣。方法:①以卵蛋白为致敏原,直接对SD大鼠、BN大鼠、豚鼠进行致敏和激发,通过观察过敏反应的症状,ELISA法测量血清中的IgE、组胺、类胰蛋白酶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的含量变化。②SD大鼠皮下注射致敏后的动物血清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观察大鼠皮下是否出现蓝斑以及蓝斑面积。结果:①在致敏和激发途径、注射卵蛋白的剂量、次数、间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SD大鼠、BN大鼠、豚鼠血清中IgE、组胺、类胰蛋白酶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的含量与相应的生理盐水组比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其中豚鼠血清中IgE、类胰蛋白酶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的变化率均高于SD大鼠和BN大鼠。BN大鼠血清中的组胺变化率高于豚鼠和SD大鼠。②被动过敏试验显示:BN大鼠卵蛋白组在SD大鼠上可造成明显的蓝斑。结论:仅采用豚鼠作为评价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动物模型尚不能完全反映注射剂是否能引起过敏反应,增加不同品种试验动物以及相关检测指标,能更加全面的评价中药注射剂的致敏性。
帅维维朱丹凤蒋宝平程建明
关键词:过敏试验动物模型
几种临床引发Ⅰ型过敏反应的中药注射剂致敏性再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SA)及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对几种临床易于发生Ⅰ型过敏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的致敏性进行再评价。方法取生理盐水、卵蛋白、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对豚鼠进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1)Elisa法检测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中采集的豚鼠血浆中IgE、组胺、类胰蛋白酶、β-氨基己糖苷酶的含量。(2)观察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大鼠背部出现的蓝斑情况。结果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中卵蛋白组、生脉注射液组、丹参注射液组豚鼠血浆中IgE、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含量均高于生理盐水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卵蛋白组、生脉注射液组、丹参注射液组可见明显蓝斑。结论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结合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表明卵蛋白、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有致敏性,可引起Ⅰ型过敏反应的发生。
蒋宝平田磊方泰惠程建明樊晓峰
关键词:致敏性ELISA
HPLC测定荔枝草提取物中高车前苷的含量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荔枝草提取物中高车前苷含量的高效液相(HPLC)测定方法。方法:Hedera ODS-2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50∶50),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35 nm。结果:高车前苷在0.20~2.01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1.70%,RSD 1.8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以作为荔枝草提取物中高车前苷含量测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葛婷婷程建明
关键词:HPLC
绿原酸对BN大鼠的致敏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比较绿原酸和体外血清外孵后的绿原酸对BN大鼠的致敏性差异,探讨绿原酸的致敏性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绿原酸与大鼠血清进行孵育,对BN大鼠进行致敏和激发,比较孵育组与未孵育组动物在过敏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程度、激发前后血浆中组胺、类胰蛋白酶、β-氨基己糖苷酶、IgE含量及增长率;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大鼠皮下是否出现蓝斑以及蓝斑面积大小。结果(1)外孵绿原酸溶液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的发生程度均高于绿原酸供试品溶液组;(2)绿原酸供试品溶液组激发前后血浆中组胺、类胰蛋白酶、β-氨基己糖苷酶、IgE的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体外孵育后,血浆中IgE、β-氨基己糖苷酶的含量均升高,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激发前后四种指标的变化率均高于绿原酸未孵育组;(3)经体外孵育后,绿原酸溶液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阳性率为50.00%,绿原酸未孵育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阳性率仅为12.50%。结论绿原酸作为小分子物质,以半抗原形式存在,进入体内后能与血清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而产生免疫原性,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帅维维朱丹凤蒋宝平程建明
关键词:过敏反应绿原酸
佐剂提高过敏反应动物模型敏感性研究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茵栀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佐剂组与未联用佐剂组在过敏反应发生时的敏感指标的含量变化,研究此类佐剂提高BN大鼠过敏反应动物模型稳定性和灵敏度的能力。方法:将弗氏完全佐剂与双黄连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联用,对BN大鼠进行致敏和激发,比较联用弗氏佐剂组与未加弗氏佐剂组动物在过敏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程度;激发前后血浆中组胺、类胰蛋白酶、β-氨基己糖苷酶、Ig E含量及增长率;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大鼠皮下是否出现蓝斑以及蓝斑面积大小。结果:(1)联用佐剂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程度均高于未加佐剂组;(2)茵栀黄注射液组激发前后血浆中组胺、类胰蛋白酶、β-氨基己糖苷酶、Ig E的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联用佐剂后血浆中Ig E、组胺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的含量均升高,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激发前后四种指标的变化率均高于茵栀黄注射液未加佐剂组;生脉注射液组激发前后血浆中四种指标的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联用佐剂后血浆中Ig E、β-氨基己糖苷酶的含量均升高,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激发前后四种指标的变化率均高于生脉注射液未加佐剂组;(3)联用佐剂组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阳性率均高于未加佐剂组。结论:弗氏完全佐剂可提高过敏反应动物模型的敏感性,有利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中过敏反应的再评价。
帅维维朱丹凤童鑫程建明
关键词:弗氏完全佐剂过敏试验动物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