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533)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4
相关作者:赵晨曦刘琳琪王小梅王永宏李春艳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学院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法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活性
  • 2篇活性成分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衍生化
  • 1篇药对配伍
  • 1篇液相
  • 1篇茵陈
  • 1篇茵陈蒿

机构

  • 5篇长沙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4篇刘琳琪
  • 4篇赵晨曦
  • 2篇王小梅
  • 1篇梁逸曾
  • 1篇陈新
  • 1篇曾映旭
  • 1篇贺敏
  • 1篇陈本美
  • 1篇王丽平
  • 1篇彭霞辉
  • 1篇刘玉环
  • 1篇吴天泉
  • 1篇李春艳
  • 1篇谭向宇
  • 1篇刘飘
  • 1篇王永宏
  • 1篇吴辉剑

传媒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七种植物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比较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为寻求新的食用油资源,发展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植物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所建立的方法成功用于葡萄籽、南瓜籽和猕猴桃籽等七种植物籽油中的棕榈酸、十八烷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普通葡萄籽油、国外葡萄籽油、南瓜籽油、枸杞籽油和西番莲籽油均具有相似的脂肪酸谱,尽管其中它们所含上述五种脂肪酸含量不同,由于均存在人体所必需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故可以用作替代食用油。猕猴桃籽油因为其存在高含量的α-亚麻酸成分,可能是更好的食用油和营养油资源。本文首次对枸杞籽油、西番莲籽油和猕猴桃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绝对含量分析,为新的食用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曾映旭赵晨曦王小梅吴天泉刘琳琪梁逸曾
关键词: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法衍生化
茵陈蒿汤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抗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1%DMN按照1 mL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每周前3 d每天1次,连续造模3周;造模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50 mg·kg-1·d-1)、茵陈蒿汤(高、中、低剂量治疗组,20.0,8.0,3.2 g·kg-1·d-1),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连续干预5周;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和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水平;测定肝组织氨基酸代谢谱及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高、中剂量能显著逆转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茵陈蒿汤能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γ-GGT,HA,LN,CⅣ及PⅢNP水平;茵陈蒿汤能剂量依赖性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并能改变大鼠肝组织中氨基酸代谢谱。结论:茵陈蒿汤具有明显逆转二甲基亚硝胺诱导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王永宏赵晨曦陈本美贺敏刘琳琪李春艳陈新
关键词:茵陈蒿汤肝纤维化二甲基亚硝胺羟脯氨酸
大黄-栀子药对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溶出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通过研究大黄-栀子配伍比例和提取工艺对大黄蒽醌类成分溶出的影响,从分子角度诠释大黄-栀子药对在不同方剂中的组方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和超声醇提法提取不同配比的大黄-栀子药对中大黄蒽醌类成分,通过HPLC法同时测定总蒽醌和游离蒽醌量,基于总蒽醌为游离蒽醌和结合型蒽醌之和,计算出结合型蒽醌量。结果水煎法中大黄配伍栀子后各类型蒽醌量增加,其中结合型蒽醌量明显增加,说明配伍栀子有助于结合态蒽醌溶出。水煎法中,大黄先下、后下、同时下等提取工艺也会对蒽醌类成分溶出产生影响。超声法中,分提方式利于总蒽醌和游离蒽醌的溶出;合提方式利于结合性蒽醌的溶出。超声法提取效率明显高于水煎法。结论不同配比的大黄-栀子药对因其蒽醌类成分组成与量不同而在不同方剂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而说明了经典组方的合理性。
刘琳琪谭向宇赵晨曦吴辉剑刘飘
关键词:栀子中药配伍蒽醌
桂皮活性成分的微波萃取工艺与抗氧化作用被引量:9
2017年
本文研究了桂皮活性成分的微波萃取工艺及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FRAP)为评价指标,以化学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乙氧喹(EMQ)为阳性对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桂皮的微波萃取工艺;建立提取物UPLC分离方法并建立UPLC-DPPH谱效关系阐述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70%乙醇按10:1 mL/g液料比于65℃下微波萃取10 min,桂皮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高达92.18%、FRAP值32.90μmol/L,其抗DPPH自由基能力(IC_(50) 55.0 mg/L)是BHT(IC50 390 mg/L)的7倍与EMQ相当(IC50 55.0 mg/L)。对10批桂皮提取物的UPLC-DPPH谱效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其抗DPPH自由基能力是桂皮醛、香豆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与桂皮醛的含量线性相关,说明仅仅以桂皮醛评价桂皮药材的质量是不全面的。
刘琳琪赵晨曦李菁凤彭愉焦罗金花唐伟卓郑群怡
关键词:桂皮抗氧化微波萃取
不同产地生姜主要活性成分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为全面评价生姜质量,通过GC-MS和HPLC法分别对不同产地生姜样品中挥发油和姜辣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9种生姜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24~2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31%~93.67%,主要为β-水芹烯(9.96%~20.15%)、莰烯(3.54%~14.53%)、柠檬醛(6.52%~12.49%)、β-柠檬醛(3.96%~7.44%)、姜烯(13.81%~19.74%)、姜黄烯(tr^5.52%)、β-倍半水芹烯(5.08%~6.22%)和β-红没药烯(2.63%~3.34%)等单萜和倍半萜类活性成分。9种生姜样品中6-姜辣素含量在0.067%~0.391%之间,均达到了现行中国药典不低于0.05%的规定。可见不同产地生姜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故以生姜的主要特征性有效成分姜烯、姜黄烯与6-姜酚共同作为其质量评价指标,将更加科学合理。
刘琳琪刘玉环赵晨曦王小梅王丽平彭霞辉
关键词:生姜挥发油姜辣素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