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075)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龚月桦石慧清刘洋薛晖贾丽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宜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小麦
  • 5篇叶片
  • 4篇叶片衰老
  • 2篇氮肥
  • 2篇冬小麦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衰老
  • 2篇花后
  • 2篇高温
  • 1篇氮代谢
  • 1篇氮含量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合成
  • 1篇冬小麦叶片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特...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宜宾学院

作者

  • 7篇龚月桦
  • 3篇石慧清
  • 2篇贾丽
  • 2篇刘洋
  • 2篇薛晖
  • 1篇刘普灵
  • 1篇吴养会
  • 1篇武永胜
  • 1篇吕金印
  • 1篇唐铖
  • 1篇李涛
  • 1篇张东武
  • 1篇周春菊
  • 1篇张铁军
  • 1篇刘昌孝
  • 1篇林娜
  • 1篇刘赢洲

传媒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花后高温对持绿型小麦叶片衰老及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试验选用持绿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豫麦66’(‘Ym66’)和‘潍麦8号’(‘Wm8’)为研究材料,以当地生产上起主导作用的冬小麦品种‘小偃22’(‘XY22’)和‘小偃6号’(‘XY6’)为对照。花后用塑料薄膜搭建成增温棚进行高温处理,测定各品种绿叶数目、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细胞膜透性,并研究籽粒灌浆成熟期高温对持绿型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各品种的绿叶数目和叶绿素含量都减少,MDA含量和膜透性都增加,说明高温加速了小麦叶片衰老。同时,各品种籽粒中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蔗糖合成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酶(SSS))活性都低于正常生长下的籽粒中的酶活性,其中高温对籽粒SS和AGPP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而对籽粒SSS活性的影响显著(p=0.015)。品种间比较,持绿型小麦在两种处理下,都表现出较多的绿叶数目和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且3种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活性也都高于非持绿型小麦,说明持绿型小麦酶活性受高温抑制程度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品种籽粒SS、AGPP、SSS活性都与籽粒灌浆速率成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5、0.419和0.801)。因而,持绿型小麦不仅具有较好的持绿特性,而且籽粒中与淀粉合成相关的3种酶活性都较高,这有利于其籽粒淀粉的合成,从而增加籽粒产量。
石慧清龚月桦张东武
关键词:籽粒高温淀粉合成冬小麦
持绿型小麦冠温特性及其对低氮和高温的适应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持绿型小麦的冠温特性及其对高温和低氮的适应性,为小麦低温种质资源鉴选提供依据。【方法】以正常栽培条件为对照,对低氮和高温处理下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茎鞘干物质量、产量、绿叶面积和冠层温度等进行测定。【结果】在不同生长条件下,持绿型小麦豫麦66和潍麦8均表现出较低的冠层温度和较高的绿叶面积。持绿型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及光化学淬灭系数都高于非持绿型小麦,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低于非持绿型小麦,叶片吸收的光能较多地用于光化学反应,而以热能的形式辐射出来的较少。低氮和高温逆境下持绿型小麦茎鞘干物质转运率增加,收获指数提高,经济产量高。【结论】持绿型小麦冠层温度低,叶片衰老延迟,干物质累积多,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在低氮和高温逆境下更有优势,可用于筛选低温种质资源和创建具有更好生物学性状、高产的优良品种。
龚月桦林娜石慧清周春菊
关键词:冠层温度高温
不同基因型小麦^(14)C-储备物在花后的转运与分配规律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14CO2对3种不同持绿性状的小麦品种进行花前示踪标记,研究持绿小麦的14C-储备物在花后的转运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小麦花前标记的14C-储备物在开花时80%~90%已储存于茎杆和颖壳中,仅有约10%~20%残留在叶片中;开花后这些储备物向籽粒转运,成熟时籽粒中14C分配率约为20%~40%,茎杆与颖壳中含有约60%~80%,极少量残留在叶片中。持绿型小麦YM66的14C-储备物从叶片和茎杆中输出较快,成熟时籽粒含有40%的14C-储备物,高于对照品种XY22和早衰品种WM6籽粒中的14C-储备物。
李涛龚月桦吕金印刘普灵
关键词:小麦转运
基于PCR技术的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指纹图谱技术已经应用于中药研究的许多领域.这类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于光谱和色谱技术的化学指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药的指纹图谱可以被定义为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通过光谱、色谱以及分子标记技术等现代分析方法得到的图谱或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化学指纹图谱可以表明中药的质量,进而保证中药的疗效[1].……
唐铖张铁军刘昌孝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冬小麦叶片持绿能力及其衰老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以12个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实验连续2年于开花后定期测定各品种的绿叶数目、绿叶面积、叶绿素和MDA含量以及SOD和CAT活性等指标,并以生理成熟时的保绿度、衰老启动时间为指标进行Hierarchical聚类分析,对小麦品种持绿能力进行分级。结果表明,参试冬小麦品种可分为持绿和非持绿两种类型,‘潍麦8号’(WM8)和‘豫麦66’(YM66)两年均表现为持绿型小麦。在整个灌浆期,持绿型小麦品种绿叶数目、面积、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非持绿型品种,叶片保护酶SOD与CAT活性也较非持绿小麦强,而其MDA含量明显低于非持绿型小麦品种。持绿型小麦叶片衰老启动时间延迟,生育后期绿叶面积较大,光合作用时间延长,具有较高的产量。本研究结果为冬小麦的品种选育、布局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薛晖贾丽龚月桦刘赢洲吴养会
关键词:小麦生育后期叶片衰老叶绿素含量
硫氮配施对持绿型小麦氮素运转及叶片衰老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以持绿型小麦品种‘豫麦66号’、‘潍麦8号’及非持绿型品种‘小偃6号’为材料,采用以氮肥为主区硫肥为副区的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纯氮120kg/hm2(N120)、220kg/hm2(N220)]和3个施硫水平[纯硫0kg/hm2(S0)、20kg/hm2(S20)、60kg/hm2(S60)]下植株各部位的含氮量、叶片干鲜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探讨硫氮配施对不同类型小麦氮吸收及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下,持绿型小麦植株的总含氮量、氮素转运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及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非持绿型小麦。N120处理条件下,不同硫肥处理时持绿型小麦与非持绿型小麦变化趋势相同,开花期茎和叶含氮量及叶绿素含量在S60处理下均低于其他2个硫肥处理,生育后期叶片含水量下降幅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N220处理条件下,3个品种开花期叶含氮量、收获期总氮累积量、氮收获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含水量在S60处理下均高于其他2个处理,其中非持绿型小麦在高硫处理条件下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持绿型小麦,而灌浆中后期叶片含水量的下降幅度则明显低于持绿型小麦。研究发现,施用硫肥在氮肥不足时会对小麦植株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叶片衰老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氮肥充足时却在氮素的吸收利用、延缓叶片衰老及最终籽粒产量和总生物量等方面表现出正面效应;本实验条件下,220kg/hm2左右施氮量和60kg/hm2左右施硫量有利于各品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高N和高S水平对于延缓小麦的衰老而言,非持绿性小麦比持绿型小麦更明显。
刘洋石慧清龚月桦
关键词:小麦氮肥硫肥叶片衰老
持绿型小麦叶片衰老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选用4个小麦品种对其开花后绿叶面积、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持绿型小麦的绿叶面积显著高于非持绿型小麦,且生育后期下降缓慢;生育后期持绿型小麦叶片色素含量降低缓慢;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与非持绿型小麦比较,持绿型小麦MDA上升缓慢且维持较低水平;生育后期持绿型小麦叶片的Fv/Fm、Fv/Fo、qP、PSⅡ、ETR明显高于非持绿型小麦,而qN明显低于非持绿型小麦;持绿型小麦产量较高,收获指数大。总之,持绿型小麦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缓慢,光合功能维持时间长,光合产物积累多,具有较好的增产优势。
武永胜薛晖刘洋龚月桦
关键词:小麦绿叶面积叶绿素荧光
大穗型小麦豫麦66的叶片衰老研究及氮代谢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阐明大穗型品种豫麦66的灌浆后期衰老特征,本文以小偃22为对照,对两个品种生育后期的衰老以及氮代谢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后期大穗型品种豫麦66的绿叶面积高于小偃22,MDA含量较小偃22低。其叶片、茎秆以及籽粒的全氮含量均高于小偃22。花前的氮素转运率豫麦66高于小偃22,对于籽粒的贡献率而言,豫麦66花前低于小偃22,花后高于小偃22。因此,大穗型品种豫麦66在生育后期较高的含氮量保证了其后期的高光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产量。
贾丽龚月桦
关键词:豫麦66衰老氮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