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2010y236)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信增温仲明林坤张春梅焦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延河流域
  • 1篇植被
  • 1篇生物量
  • 1篇水分
  • 1篇水分效应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效应
  • 1篇人工植被
  • 1篇自然与人
  • 1篇自然植被
  • 1篇流域
  • 1篇河流域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焦峰
  • 1篇张春梅
  • 1篇林坤
  • 1篇温仲明
  • 1篇王信增

传媒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延河流域自然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及其土壤水分效应的比较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针对延河流域人工植被建造存在植被退化的问题,比较了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土壤水分效应,探寻人工植被退化的原因,为延河流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共采集57个气象站点1980-2000年的气候数据,并根据降雨和温度变化,将延河流域划分为17个环境梯度单元,测定了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及0~5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析自然植被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及相应的土壤水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延河流域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从西北向东南呈现逐渐递增的变化趋势。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年均总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年均生长季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相同气候区的自然植被地上生物量随坡位和坡向的变化差异均很大。以自然植被为参照,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最大超载可达30 425.83g/m2,最小超载为118.93g/m2,平均为6 668.00g/m2,说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明显超出了自然状态下所能承载的范围。与自然植被相比,人工植被土壤水分最大亏缺量可达80.5g/kg,说明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的超载引起平均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自然植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干层,进而导致人工植被群落的衰退或死亡。【结论】生物量超载是引起土壤水分耗竭、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植被恢复重建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特定立地环境条件下潜在生物量的制约,而不是盲目地选择不适宜的物种。
张春梅焦峰温仲明林坤王信增
关键词: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地上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