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白求恩医学专项基金(200705363)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孙月芳李幼琼李旸来颖成伏波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白求恩医学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膝关节
  • 2篇关节
  • 1篇形态学
  • 1篇性别差异
  • 1篇远端
  • 1篇置换术
  • 1篇曲率半径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人工膝关节
  • 1篇胫骨
  • 1篇胫骨近端
  • 1篇髌骨
  • 1篇髌股关节
  • 1篇膝关节置换
  • 1篇膝关节置换术
  • 1篇近端
  • 1篇股骨
  • 1篇股骨远端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白城医学高等...

作者

  • 3篇李幼琼
  • 3篇孙月芳
  • 2篇成伏波
  • 2篇来颖
  • 2篇程凯亮
  • 2篇李旸
  • 1篇刘俊利
  • 1篇井月
  • 1篇徐然东
  • 1篇傅耀文
  • 1篇郑文旭
  • 1篇莫展豪
  • 1篇刘晗
  • 1篇季晓风
  • 1篇苏略
  • 1篇何宇茜
  • 1篇来智超
  • 1篇孙晨

传媒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股骨远端及后髁曲率半径的性别差异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利用影像学方法研究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的曲率半径,比较内外侧髁之间和男女性别间的形态学差异,为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69个正常膝关节行伸膝关节180°核磁成像,在矢状位图像测量股骨内外侧髁的前后径(AP)、股骨远端曲率半径(rd)及股骨后髁曲率半径(rh),取内侧髁曲率半径指数(MCI)、外侧髁曲率半径指数(LCI)、股骨远端曲率半径指数(DCI)、股骨后髁曲率半径指数(HCI)作为衡量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曲度的标准。结果:男性股骨内侧髁rd为(32.58±4.84)mm,rh为(19.04±3.33)mm;外侧髁rd为(32.82±3.95)mm,rh为(19.38±2.80)。女性股骨内侧髁rd为(29.40±4.15)mm,rh为(15.99±2.38)mm;外侧髁rd为(29.30±3.16)mm,rh为(16.41±2.01)mm。男性MCI和LCI均大于女性(P<0.05),女性DCI大于HCI(P<0.05)。男女性内外侧髁AP、rd和rh存在显著的双变量线性回归关系(P<0.001)。结论:男女性股骨内外侧髁曲度有较大差异,女性股骨曲度大,尤其是股骨内后髁。膝关节假体股骨部件的内外侧后髁应采用不对称曲度设计,加大内侧髁远端曲度,使之与曲度较大的内后髁形成连续半径设计。
孙月芳莫展豪程凯亮何宇茜来颖井月李幼琼成伏波
关键词:股骨曲率半径
数字化国人胫骨近端形态学参数测量在人工膝关节领域的应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通过对数字化国人膝关节胫骨近端形态学测量和统计分析,为国人人工膝关节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74名志愿者的120例膝关节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重建图像模拟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对膝关节三维模型进行胫骨近端截骨,测量截骨后断面的前后径(AP)、左右径(ML)以及内侧前后径(MAP)、外侧前后径(LAP)、中间内侧距离(CM)和中间外侧距离(CL)等参数,在形态学上为国人人工膝关节的设计提供依据。结果:120例国人胫骨ML和AP分别为(72.9±4.5)mm和(49.6±3.5)mm,AP与ML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01),其中男性的胫骨平台AP和ML比女性都要大,国内使用的部分人工膝关节假体在形态上与国人膝关节存在一定的差距。国人膝关节胫骨平台AP和ML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相比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设计适合国人膝关节形态的膝关节假体很有必要,将国人膝关节ML和AP的大小作为国人人工膝关节设计的依据,可设计出更适合国人膝关节形态的关节假体。
季晓风成伏波李旸李幼琼郑文旭刘俊利孙月芳来颖傅耀文
关键词:CT扫描胫骨人工膝关节
髌股关节形态测量及其在膝关节假体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利用影像学方法研究髌股关节各部件的形态及相互关系,为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8例志愿者膝关节进行不同位置MRI成像,在水平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膝关节MRI图像上观察测量髌股关节各部件的形态及相互关系,并对关节接触面宽度和角度的比值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男性髌骨高(41.87±4.67)mm,宽(41.08±4.30)mm;女性髌骨高(35.34±5.15)mm,宽(36.71±3.07)mm。48例研究对象中髌骨属不稳定型的比例高达37.50%(18/48)。男性股骨远端宽(80.70±6.40)mm,女性股骨远端宽(70.64±8.70)mm;女性髌骨的髁间窝和股骨沟均比男性髌骨小。高度屈曲时髌骨和股骨接触区域的宽度比、角度比大于1这一接触形式占优势。结论:髌骨关节面与股骨远端形态复杂,硬组织对合较差。全膝关节置换假体设计应注重髌股关节的良好吻合,降低接触面应力,并充分考虑到男女性关节形态的差异。
苏略孙月芳李幼琼徐然东李旸程凯亮刘晗来智超孙晨
关键词:髌骨髌股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