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70024)
-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立影赵德宇何睦王长汶黎力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日本人伦理思想中的“正直”观
- 2012年
- 日本儒学思想虽自中国引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表现出强烈的日本特色,具有明显的非合理主义倾向;其思维和性格则表现出强烈的现世主义特色。日本伦理思想肯定人的自然欲望与感情,不压抑感情的自然流露,主张任何时候都要率真。因此,自中世纪以来,"正直"伦理思想受到日本人的重视,成为日本社会伦理道德思想的基础。"正直"一词,在中国强调的是"公正、正气",而在日本强调的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正直"伦理思想体现在日本人生活道德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性爱观方面,对一切发自内心坦率的"爱情"给予肯定;在饮酒观方面,认为醉酒表达人真实的内心世界,故而不加克制,饮酒必醉,醉多失态。可以说"正直"是日本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
- 韩立红
- 关键词:性爱观
- 日本“扭曲神道”与极端民族主义被引量:8
- 2014年
- 神道起源于日本原始自然崇拜,又在历史上不断融入外来宗教和思想文化而成为融合神道。到江户时代中后期日本国学家们开始贬斥并剥离神道中的所有外来文化因素,严重扭曲了传统融合神道的精神。"扭曲神道"的始作俑者是一批日本著名国学家,他们创立了具有浓烈文化民族主义色彩的复古神道,并设计了以复古神道为精神依据、主张对外侵略扩张的暴力民族主义的文本。明治维新后复古神道被升级为国家神道,成为煽惑暴力民族主义的精神发动机,并被运用于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行动。神道的扭曲过程,揭示出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形成轨迹及其在鼓动对外侵略战争中的作用。
- 赵德宇
- 关键词:国家神道文化民族主义
- 浅谈健康体检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性。方法:在体检过程中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同时注重健康宣教在体检中的重要性。结果: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在服务中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体检过程中及体检后的健康宣教,体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体检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满足客户健康服务的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杨淑兰更登李清闫海红
- 关键词:健康体检护理
- 管窥日本高中历史课的讨论式教学——以“鸦片战争”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讨论式教学作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日本已经有20多年的实践历程。在2011年的日本“历史地理教育全国大会”上,以讨论式教学为中心的论文比例已经占据了50%,显示出日本历史教育界对该教学法的重视和关注程度。
- 何睦
-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鸦片战争
- 日本明治时期传统曲艺“讲谈”的社会功能探析
- 2016年
- 在日本近代文化史研究领域,传统曲艺部分往往被忽略,其研究价值长期被低估。然而在现代媒体和娱乐产业发生前,曲艺作为普通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生动、真切地反映着时代潮流中人们的兴趣志向与思想动态。讲谈是类似于中国评书的日本传统曲艺的经典代表,它起源于江户中后期,流行于明治大正年间,并随着报刊、电影等新媒体的出现而衰落。在日本近代转型的历史背景下,讲谈兼具了娱乐及大众文化普及、启蒙教化、战争宣传等社会功能。明治维新以降,讲谈能主动选择顺应时代趋势,因此迎来了最佳发展期,但更因其复杂的社会功能使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社会效果,成为客观认知日本近代历史和文化的又一重要参考。
- 杨立影
- 关键词:文明开化甲午战争
- 加藤弘之的社会进化论与日本的近代化
- 2015年
- 作为后发国家,日本的近代化是学习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近代化。以社会进化论为代表的西方理论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并且发挥了重要影响。加藤弘之作为明治时期日本学界的巨擘,其引进和提倡的社会进化论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日本近代化遭遇挫折之时被军国主义者发挥利用,这一理论的命运沉浮引人关注。另一方面,日本近代化的挫折显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日本的特殊性,资本主义自身的悖论在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同样有所体现,这一点在加藤弘之的社会进化论的遭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 王长汶
- 关键词:社会进化论近代化悖论
- 荻生徂徕的忧患意识和社会治理思想被引量:1
- 2015年
- 荻生徂徕(1666-1728)是日本江户中期著名的"古文辞学"派儒学家。彼时因商品经济的萌发,出现了"四民失序"、道德失范等诸多社会问题,面对新的历史转折,荻生徂徕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促使他著书立说,向幕府建言献策,提出了具体的社会治理方案。总体而言,他认为要仿照"三代之治",在日本建立起遵循"圣人之道"的礼乐制度来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毋庸置疑,荻生徂徕对社会问题的"诊断"超越了常人和时代,但其为解决问题开出的"良方"有待进一步推敲和论证。
- 杨立影
- 关键词:忧患意识社会治理
- 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社会思潮与传统曲艺刍议
- 2016年
- 社会思潮最能反映社会变化。日本明治维新后,"文明开化""自由民权""国粹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新思潮依次登场。在此背景下,传统曲艺不断适应变化中的历史风向,做出了符合时代变化的改革,加之良好的群众基础,在传播新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又因其过于随波逐流,加之明治政府的利用,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期间,曲艺又成为日本对外战争的宣传工具,这说明社会思潮同时给传统曲艺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 杨立影
- 关键词:传统曲艺社会思潮
- 民国时期大学本土化转型的动因及策略例析被引量:2
- 2017年
- 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大学普遍经历了一个从"舶来品"向本土化转型的过程。这一现象的实质是社会产生高级人才需求的背景下,大学通过调整自身定位,与地方谋求协同发展的过程。以南开大学为例,该校在创办之初仍因袭对西方大学完全移植的办学思路,但很快便在天津城市产业升级的新形势下显出不适;随后籍由调整学科及学制、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减少教师授课时间、产学研合作等本土化措施,成功融入天津的城市发展轨道,实现了从引进西方学术的传习所到现代大学的转型。
- 何睦
- 关键词:舶来品本土化
- 日本“自中心化”历程背后的隐秘逻辑——读《从“请封”到“自封”》
- 2018年
- 日本历史背后究竟蕴藏着何种隐秘基因,为何会令黄遵宪发出'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的感慨。韩东育教授的新作《从'请封'到'自封'——日本中世以来'自中心化'之行动过程》针对丸山真男的'原型论'提出了一个基于'夏商古道'的'据实性假说',揭开了蕴藏于历史背后的神秘面纱。日本从'请封'到'自封'的自中心化历程、战后日本在反思战争问题上的诸多费解之举或许都与殷商色彩浓厚的日本基因有着或明或暗的隐秘联系。
- 许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