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25037)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涛刘良明徐竞杨光明明佳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血管
  • 11篇反应性
  • 8篇蛋白
  • 8篇休克
  • 8篇血性
  • 7篇血管反应
  • 7篇血管反应性
  • 7篇失血
  • 7篇失血性
  • 6篇低反应性
  • 5篇血管低反应性
  • 5篇激酶
  • 5篇钙敏感
  • 5篇钙敏感性
  • 4篇血管加压素
  • 4篇失血性休克
  • 4篇收缩反应性
  • 4篇平滑肌
  • 4篇连接蛋白
  • 4篇精氨酸血管加...

机构

  • 16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6篇刘良明
  • 15篇李涛
  • 11篇杨光明
  • 11篇徐竞
  • 10篇明佳
  • 5篇张瑗
  • 2篇范小青
  • 2篇廖自福
  • 2篇刘建仓
  • 1篇陈玮
  • 1篇方玉强
  • 1篇程凤
  • 1篇陈凤
  • 1篇朱娱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抗失血性休克作用及其与Rho kinase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抗失血性休克作用与Rho kinase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整体动物观察AVP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升压反应和对肠系膜上动脉收缩反应性的影响,同时观察Rho kinase在其中的作用;离体血管环观察AVP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影响,并观察Rho kinase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失血性休克后大鼠对NE的升压反应性和肠系膜动脉对NE的收缩反应性明显降低,AVP 0.4U/kg可明显增加休克大鼠NE升压反应和肠系膜动脉的收缩反应性,Rho kinase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可明显拮抗由AVP引起的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增加。在离体血管环研究表明,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明显降低,AVP在浓度为5nmol/L和0.5nmol/L可明显增加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Y-27632可明显拮抗由AVP引起的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增加。结论AVP可通过增加休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敏感性和血管反应性发挥抗休克作用,通过激活Rho kinase发挥其抗休克作用。
方玉强李涛刘良明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血管反应性钙敏感性RHOKINASE
Cx40、Cx43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舒张反应调节中的作用
2008年
目的研究Cx40、Cx43在失血性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内膜依赖的血管舒张反应性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以SD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缺氧模型,以Cx40或Cx43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Cx40/43 antisense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Cx40/43 AODN)阻断SMA的Cx40或Cx43表达,观察Cx40/43 AODN对缺氧处理SMA舒张反应性、MLCP和MLCK活性等的影响。结果Cx40 AODN可以显著增加SMA内膜依赖的舒张反应性(P<0.01);Cx43 AODN可以显著降低SMA内膜依赖的舒张反应性(P<0.01)。Cx40/43 AODN对SMA的MLCK、MLCP活性无明显作用。结论Cx40和Cx43参与了失血性休克后内膜依赖的血管舒张反应性的调节,其机制与血管的MLCK和MLCP活性无明显关系。
明佳张瑗李涛杨光明徐竞刘良明
关键词:血管低反应性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彻底止血后的复苏效果
2009年
目的观察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彻底止血后复苏效果。方法采用大鼠脾实质切除及脾动脉切断方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在止血前采用低压复苏(50mmHg,1h)后结扎血管彻底止血,观察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LR)、AVP(0.4U/kg和0.04U/kg)对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影响。LR组在彻底止血后输注2倍失血量LR;AVP0.1U/kg组和0.4U/kg组在2倍量的LR中分别加入AVP0.4U/kg和0.04U/kg输注。结果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在休克后以及低压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压(left intra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或下降的最大速率(themaximal change rate of left intraventricular pressure,±dp/dtmax)明显低于休克前(P<0.05),血气也发生了明显改变;2倍失血量的LR输注不能较好地恢复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AVP0.4U/kg和0.04U/kg输注,明显增加MAP和改善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延长休克动物存活时间并提高存活率,与LR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AVP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彻底止血后有较好的复苏效果。
李涛刘良明范小青朱娱廖自福程凤
关键词: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恢复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与蛋白激酶C亚型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恢复作用与蛋白激酶C(PKC)亚型的关系。方法取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并去除内皮,利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了AVP(5×10^-11、5×10^-10和5×10^-9mol/L)调节对休克SMA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作用及其与PKCα、δ亚型的关系。结果AVP(5×10^-11、5×10^-10和5×10^-9mol/L)可明显恢复休克后的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使SMA对NE和Ca^2+的量-效曲线明显左移,血管环产生的最大收缩张力(Emax)升高(P均〈0.01),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特异性的PKCα、δ亚型抑制剂Gǒ6976(5×10^-6mol/L)和Rottlerin(10^-5mol/L)均可拮抗AVP(5×10^-10mol/L)诱导的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升高,抵消了AVP诱导的NE和Ca^2+的量-效曲线左移,使NE的Emax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AVP能剂量依赖性地升高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管反应性和血管平滑肌钙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PKCα、δ亚型激活有关。
杨光明李涛徐竞明佳刘良明
关键词:精氨酸血管加压素蛋白激酶血管反应性钙敏感性
连接蛋白40/43调节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与肠系膜上动脉收缩反应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连接蛋白40(Cx40)/43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探讨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关系。方法以传至3~5代培养的SD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及VSMC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程度缺氧对SMA和VSMC收缩反应性的影响;用Cx40/43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阻断SMA、VEC和VSMC的Cx40/43表达,观察Cx40/43对缺氧SMA的收缩反应性和VSMC[Ca^2+]i的作用。结果缺氧后SMA和VSMC的收缩反应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过程;缺氧可以引起VSMC钙超载,[Ca^2+]i从常氧状态下的(82±4)%增至缺氧30min时的(115±8)%和缺氧2h的(133±13)%;Cx40 ASODN可以增加VSMC的[Ca^2+]i和SMA对杨梅黄酮的收缩反应性,Cx43 ASODN则引起相反效应。结论Cx40/43通过调节VSMC[Ca^2+]i,间接参与调节休克后SMA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
明佳徐竞李涛张瑗杨光明刘良明
关键词:平滑肌连接蛋白类血管低反应性收缩反应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Cx40、43调节缺氧处理大鼠肠系膜上动脉收缩反应性的信号途径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连接蛋白(connexin,Cx)40或43对cAMP-PKA、cGMP-PKG和DG-PKC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缺氧处理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的调节作用。方法:以SD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为研究对象,用Cx40或Cx43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AODN)阻断SMA的Cx40或Cx43的表达,观察缺氧处理后血管的环一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环一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二酰基甘油(diacylglycerol,DG)浓度和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变化的关系。结果:Cx40AODN可以降低血管cAMP、cGMP的浓度和PKA、PKG的活性,增加DG的浓度、PKC的活性和血管内膜依赖的收缩反应性;Cx43AODN可以增加血管cAMP、cGMP的浓度和PKA、PKG的活性,降低DG的浓度、PKC的活性和血管内膜依赖的收缩反应性。结论:Cx40、Cx43通过cAMP-PKA、cGMP-PKG、DG-PKC信号通路参与了休克后内膜依赖的血管收缩反应性的调节。
明佳李涛杨光明徐竞张瑗刘良明
关键词:血管低反应性连接蛋白40连接蛋白43
调控RhoA/Rac平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双相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调控RhoA/Rac平衡在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双相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取RhoA、Rac激动剂或抑制剂,观察其对休克早期或休克晚期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管径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收缩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失血性休克后整体动物肠系膜上动脉对NE的收缩反应和NE的升压反应呈双相变化,休克早期升高,休克晚期降低。Rac激动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te-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RhoA特异性抑制剂C3转移酶可降低休克早期肠系膜动脉对NE收缩反应性和NE升压反应性;RhoA激动剂U-46619和Rac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可改善休克晚期肠系膜上动脉对NE的收缩反应和NE的升压效果,也进一步升高休克早期收缩反应性;RhoA激动剂U-46619和Rac激动剂PDGF的作用可以分别被其特异性抑制剂所拮抗。结论用RhoA或Rac激动剂或拮抗剂可调控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双相变化,提示休克早期RhoA活性升高,Rac活性降低,而休克晚期RhoA活性降低,Rac活性升高,RhoA/Rac活性平衡参与了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双相变化的调节。
李涛徐竞杨光明范小青廖自福陈凤刘良明
关键词:休克RHOARAC血管反应性
PKC-α、δ亚型在AVP改善缺氧处理VSMC反应性中的作用及其与MLC20磷酸化调节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α、δ亚型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改善缺氧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反应性中的作用及其与肌球蛋白轻链(MLC20)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和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MLCP)的关系。方法:贴块法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并传代至第3-5代后用于实验,观察缺氧1.5 h后PKC-α、δ亚型抑制剂处理对AVP调节VSMC收缩反应性的影响,以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在Transwell小室中的渗透率变化反映VSMC的收缩反应性;用酶反应法测定缺氧VSMC MLCK/MLCP活性。同时取失血性休克大鼠(30 mmHg,2 h)SMA,观察PKC-α、δ亚型在AVP调节休克血管MLC20磷酸化水平(Western blotting)中的作用。结果:PKC-α抑制剂G 6976预处理可明显抑制AVP引起的缺氧VSMC收缩反应的升高,而PKC-δ抑制剂rottlerin也部分抑制AVP的作用。缺氧VSMC的MLCP活性明显升高、MLCK活性降低,同时休克血管平滑肌的MLC20磷酸化水平降低;AVP预处理可使缺氧VSMC MLCP活性降低、MLC20磷酸化水平升高,而G 6976可明显拮抗AVP的作用,rottlerin仅有轻度的抑制作用。AVP和PKC-α、δ抑制剂对MLCK活性的变化无明显影响。结论:AVP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MLCP活性和MLC20磷酸化水平来恢复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PKC-α是其中重要的调节分子。
杨光明徐竞李涛明佳陈玮刘良明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激酶C精氨酸升压素
Rho激酶调节缺氧处理VSMC收缩反应性与MLC20磷酸化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Rho激酶调节缺氧处理的VSMC收缩反应性与MLC20磷酸化的关系。方法取肠系膜动脉VSMC,观察缺氧不同时间VSMC收缩反应性变化及Rho激酶活性调节剂对VSMC收缩反应性的影响。同时观察Rho激酶的激动剂和抑制剂对缺氧VSMCMLC20磷酸化水平以及MLCP和MLCK活性的影响。结果缺氧后,VSMC收缩反应性发生明显变化,缺氧10min时VSMC收缩反应性有所升高,缺氧60、90以及120min后,VSMC收缩反应性明显降低。Rho激酶激动剂Ang-Ⅱ(10-9mol/L)可升高缺氧90minVSMC收缩反应性,Y-27632拮抗Ang-Ⅱ的作用增强。缺氧后VSMCMLC20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MLCP活性明显升高,MLCK活性明显降低,Rho激酶激动剂Ang-Ⅱ(10-9mol/L)可使缺氧引起的降低的MLC20磷酸化水平升高,使增高的MLCP活性降低,Y-27632(10-5mol/L)可拮抗Ang-Ⅱ的这一作用。Ang-Ⅱ和Y-27632对缺氧后VSMCMLCK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MLC20磷酸化在Rho激酶调节缺氧VSMC收缩反应性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Rho激酶可通过调节MLCP的活性来调节休克MLC20磷酸化水平,MLCK在Rho激酶调节休克MLC20磷酸化中无明显作用。
李涛刘良明刘建仓
关键词:RHO激酶
V_(1a)/V_2受体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恢复失血诱导大鼠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在恢复失血性休克动物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中的可能机制和血管加压素V1 a、V2受体对其的作用。方法实验分2部分:在体实验,观察AVP(0.04、0.1、0.4 U/kg)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动脉(SMA)血管管径对去甲肾上腺素(NE)收缩反应性的影响;离体实验,取失血性休克大鼠SMA环,利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V1 a和V2受体拮抗剂对AVP恢复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动脉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肠系膜动脉对NE的收缩反应性明显降低,AVP各剂量均明显升高了休克大鼠SMA对NE的收缩反应。离体实验,AVP(5×10-10mol/L)可明显恢复休克后的血管低反应性和钙失敏;而AVP V1 a受体拮抗剂预处理可明显抑制AVP诱导的SMA对NE和Ca2+的反应性升高(P<0.01),V2受体拮抗剂也部分抑制了AVP的作用。结论AVP恢复失血性休克动物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机制与其V1 a和V2受体有关,其中V1 a受体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杨光明李涛徐竞明佳刘良明
关键词:血管加压素受体血管反应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