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Z01-001-4)
-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4
- 相关作者:白小东蒲晓林孙亚丽黄新余祖孝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双氧水法合成草甘膦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讨论了从双甘膦(PMIDA)氧化合成除草剂草甘膦(PMG)的工艺方法,双氧水法制备PMG的过程受反应时间、温度、双甘膦中氯化钠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在50~70℃之间,保持常压,反应时间在3h左右,可以得到纯度在95%以上的产品,产率可达到85%以上。
- 黄新孙亚丽郑宇彭书杰
- 关键词:双甘膦草甘膦双氧水产率
- 水基钻井液成膜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6
- 2006年
- 水基钻井液成膜技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其核心技术是利用页岩或钻井液的物理、化学特性,使页岩或钻井液具有半透膜的性能或在井壁上形成一层较高质量的隔离膜,阻止钻井液向地层的进一步滤失,从而有效地稳定井壁和保护油气层。文章根据国内外研究的实际情况,对水基钻井液的几种成膜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半透膜和隔离膜的实质,总结了成膜水基钻井液、成膜处理剂以及成膜新工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建议加强对成膜机理以及对所形成膜的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应在提高膜的功能和环保型成膜剂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 白小东蒲晓林
- 关键词:水基钻井液半透膜成膜工艺
- 纳米成膜剂NM-1的合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纳米钻井液处理剂具有超强吸附、降低摩阻以及细微堵孔的能力,能更好地稳定井壁和保护储层。利用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纳米成膜剂NM-1。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的测定结果表明,NM-1的平均粒径为65nm。对比研究了NM-1与成膜剂CH1203B、CMJ-2、PVA、纳米SiO2对钻井液流变性和API滤失性能的影响,得出NM-1具有较好的控制滤失和降黏作用;成膜实验证明了NM-1在岩心端面形成了不透水隔离膜;抗盐实验表明NM-1在低浓度下的抗盐能力较强,浓度一旦大于5%时其抗盐能力较差,可以通过改变乳化剂的类型(如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来提高其抗盐能力。
- 白小东蒲晓林张辉
- 关键词:钻井液添加剂微乳液钻井液性能
- 含钨废料中提取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含钨废料也越来越多。为了充分回收利用钨和建设绿色化工,本文研究并完成了从含钨废料中回收制备三氧化钨的工艺流程设计及其基本工艺参数的确定。实验证明,从含钨废料中回收制备三氧化钨是可行的。通过大量的探索,原料经煅烧、用氨水浸取,通过蒸发结晶制仲钨酸铵。当仲钨酸铵结晶温度为70℃时,目前钨的最高回收率为75.6%。
- 黄新彭书杰孙亚丽李涛唐楷余祖孝
- 关键词:浸取三氧化钨仲钨酸铵
- 热处理过程中硬质合金的相平衡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淬火法研究了硬质合金烧结过程中的相平衡。结果表明:由于存在WC相、液相、η相的三相平衡区,即使含碳量正常的合金,在快速冷却的条件下也会产生η相,合金中的四相平衡区得到证实。
- 孙亚丽黄新余祖孝金永中
- 关键词:硬质合金Η相相平衡淬火法
- 淹没条件下钻井液半透膜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如何有效地评价钻井液半透膜的存在性及膜效率一直没有较好的方法。现有的评价方法实际上都没有利用半透膜的特殊性质(即选择性和渗透性)来作为膜存在性和膜效率的评价指标,大部分评价方法根本没有考虑成膜条件(钻井液形成的半透膜是在高温高压、液相淹没条件下所形成的),而是直接以大气环境下形成的固体膜作评价对象。基于此,利用活度平衡原理,设计了高压、淹没条件下评价钻井液半透膜的装置。验证实验表明,高压渗透压法能有效评价钻井液半透膜的存在性及膜效率,同时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存在隔离膜的有效手段。
- 白小东蒲晓林侯勤立严焱诚韩兴林
- 关键词:水基钻井液半透膜膜效率井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