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70018)

作品数:20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吴琦尤学工冯玉荣马俊刘中兴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晚明
  • 4篇儒医
  • 4篇社会
  • 4篇文化秩序
  • 4篇明清
  • 3篇史家
  • 3篇清初
  • 2篇知识
  • 2篇讼师
  • 2篇明末
  • 2篇华夷
  • 2篇华夷之辨
  • 1篇大众化
  • 1篇地方秩序
  • 1篇信息场
  • 1篇信息传播
  • 1篇修史
  • 1篇医风
  • 1篇医籍
  • 1篇医理

机构

  • 18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吴琦
  • 5篇尤学工
  • 4篇冯玉荣
  • 3篇马俊
  • 2篇刘中兴
  • 1篇冯明
  • 1篇陈蕾
  • 1篇杜维霞
  • 1篇余康

传媒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史学理论与史...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明乡宦的教化观及其实践困境被引量:2
2014年
明代地方教化组织发展至晚明已渐渐流于形式,普遍的世风日下和风俗浇漓促使乡宦群体重新寻找教化途径,试图以"以身倡率"的模式改良风俗,由改士风到改民风。但由于乡宦以重返浪漫主义色彩的农业田园社会为教化宗旨,这与晚明不可逆的城市化、商业化进程相悖,因此难以赢得民众的认同。同时乡宦虽然在教化观念上主张复古复礼,但在实践中却渐趋奢华纵欲,导致大规模的民众竞相仿效,教化未行而风俗更坏。"上行下效"的教化过程因传统与现代、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而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出现困境。
吴琦马俊
论中国传统史学向近当代史学转型
2016年
中国近当代史学在史家培养专业化、生计职业化及视域等方面与传统史学不同,在体例上使用章节体、论文体等书写模式来取代传统史学编年体与纪传体,在史文上学术论著语言使用、引文和论文格式等明显区别以往,在史功上由鉴戒史学逐渐趋向理性史学。中国传统史学向近当代史学的转型,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史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当代中国史学的深入发展需要继承我国固有史学遗产,吸收、融合外国优秀史学理论,创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多元动态新史学。
余康
关键词:史家体例
论晚明的图书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在晚明血缘、地缘、阶层的限制被不断打破,社会流动性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图书出版业繁荣,人们对于阅读有强烈的需求,读者群体不断扩大。在这种庞大的信息载体、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群体的共同作用下,图书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与工具,围绕图书的编写、流传和阅读,晚明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网。相较于传统的经史子集,较为另类的时事小说、官员编书、妖书等几种图书形式更能体现当时舆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见证并推动了晚明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展。
刘中兴
关键词:晚明图书信息传播社会舆论
清初官方与明遗民历史观念的冲突与调适——以《大义觉迷录》为中心被引量:3
2015年
雍正时期的曾静案及随之颁布的《大义觉迷录》集中反映了明遗民和清廷在华夷之辨、明亡之恨、君臣之义、治统与道统等历史观念上的冲突,体现了他们在文化秩序上的不同诉求。明遗民将明清易代视为篡逆之举,以华夷之辨和君臣之义作为否定清廷正统性与合法性的思想武器,将道统作为自己的精神堡垒,以此寻求自身在文化秩序中的主导权。雍正则以儒家理念为依据,宣扬"天下一统,华夷一家",力求治统与道统的合一,建立以清廷为主导的文化秩序。二者的冲突与调适反映了清初异质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汇。
尤学工
关键词:华夷之辨治统文化秩序
论晚清历史教育
2016年
晚清历史教育开启了中国历史教育走向现代的开端。它主要沿着两条道路展开:一是以学科化为基础的学校历史教育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二是以现代报刊与出版为主要媒介的社会历史教育的蓬勃展开。清廷制定的"壬寅癸卯学制"从制度上奠定了历史教育学科化的基础,使学校历史教育能够以现代、稳定、系统的方式确立自己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虽然清廷力图将学校历史教育控制在官方意识形态的范围内,但以"新史学"为理论基础、以救亡图强为宗旨的历史教育思想还是通过编纂历史教科书等途径,突破了它的限制,并逐渐取得了在历史教育领域的主导权。晚清社会历史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以现代报刊和出版业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教育模式,出现了一个以文化界爱国人士为核心的历史教育群体。历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影响范围也相当广泛,展现了中国历史教育由古代走向现代过程中特有的朝气蓬勃的局面。晚清历史教育奠定了学校历史教育和社会历史教育并立的基本格局,提出了一些重大问题,说明了史学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
尤学工
关键词:晚清
华夷与君臣:清初的文化论争
2014年
华夷之辨和君臣之义是清初文化论争的核心议题,雍正时期的曾静案和《大义觉迷录》的颁布就是一个典型缩影。明遗民将明清易代视为篡逆之举,以华夷之辨和君臣之义作为否定清廷正统性与合法性的思想武器,以此寻求自身在文化秩序中的主导权。而以雍正为代表的清廷则着力以"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为基础,以"尊君亲上之念"为维系,以承认清廷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为旨归,力图消除明遗民的文化抵抗,建立自己主导的政治和文化秩序。两种不同的秩序诉求所引发的文化论争反映了清初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而其走向则使清初文化更具解释力和包容性,有效消解了易代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动荡,为清初政治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尤学工
关键词:华夷之辨文化秩序
论清初的仕清史家及其历史评论
2016年
仕清史家是清初史学思潮与文化秩序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力量。他们由明臣降清者、遗民仕清者和出生于清者组成,这种构成特点决定了其修史态度的复杂性,还使他们与遗民史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通过历史评论表达对明清之际忠义、正统、夷夏等问题的认识,他们的政治立场影响到了其历史评论的内容与方向,也使修史成为向新朝表忠的重要方式。同时,他们常常兼具官员与史家两种身份,这也使得他们比较注重将历史评论与自身经历、经世之志相结合,所以仕清史家之中多能吏,这是他们的身份特点决定的。通过修史和历史评论,仕清史家宣示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文化立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与文化诉求,参与了清初文化秩序的重整进程,并在其中找到了自身的位置。他们使清初史学与文化秩序逐渐摆脱易代的冲击而回归常态。
尤学工
关键词:历史评论文化秩序
论易代修史
2013年
易代修史是中国史学史上一种重要而极富政治意涵的史学现象,而历代的"正史"修撰正是这种现象及其意涵的典型表现。它从班固断代为史开端,中经唐代官修正史的型塑,最后形成了易代修史的规制和传统。在发展过程中,它呈现出三种趋向,即从私修走向官修、从个人修史走向集体修史、从追求"成一家之言"到突出皇权正统。易代修史除了存一代之史、正一代得失的旨趣之外,还注重为易代之际的文化秩序构建历史观念基础,从对治统和道统谱系的书写之中完成易代阐释,建立新的文化秩序。
尤学工
关键词:正史正统文化秩序
儒道医风:明清医者画像中的理想形象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通过明清医者的画像、像赞,探讨医者如何从一个草泽铃医的形象,转变为融会自我认知与社会标准的一代儒医。明清科举时代,儒者入仕是为人生正途,由儒向医多是谋生选择。儒者习医从医之后,并未改其儒家本色。身穿儒服,交往高士,吟和诗文,中道清逸,是不少医者崇尚的生活方式。上医医国,救世安身,医书传世,知名医家多以儒医同道作为医者之最高境界。本文收集医者画像,图文互证,尝试从一侧面更为形象化地揭示明清儒医的容样风骨。画像虽不完全,但可见"其貌清癯,心存仁术,志好儒书"已成为其时医者推崇的理想形象。医者以儒风示人,反映出儒不仅在职业上是效法的对象,也是为人处世、自我定位和社会评判的标准。医者的儒道医风,显现其专业声誉与社会地位的关联,而此种趋同的代价是医者放弃自身之职业识别。医者画像,在一定程度上是医、儒在社会身份上难以界分的佐证。此种情形,在其他职业阶层中也有显现,这反映出在科举社会之中儒士阶层的至高无上。
冯玉荣
关键词:明清医者儒医画像儒士
医学的正典化与大众化:明清之际的儒医与“医宗”被引量:14
2015年
医学典籍在17、18世纪的历史中如何复制、阅读、重授是近年学界所关注的重要议题。宋元以来,儒医作为医者主流,更加注重通过医学知识的文本建构来归纳学术、彰显医名甚至开宗立派。但在医派繁荣的同时,门户之见也愈发严重,以此造成医理混乱、医道不明。明代儒医基于集成学术及职业应用之需,开始编纂以"医宗"为名的医学典籍。"医宗"即医道之宗,是儒医比附儒学传统所编的医学典籍,目的是鼎定医学正典和道统,使习医、行医有所宗。医宗典籍体现出两个倾向,一是探究经典,二是由博返约。既对中医之基础脉象经络、病因病机学说予以总结,亦通过医案对临床诊断应用知识加以阐释。其知识建构跨越门户之见,有助形成学科化的学术体系,也借由医籍文本的刊刻传播,使医学正典化与大众化相互融会。至清乾隆时期,朝廷以国家力量参与《御制医宗金鉴》的编纂,更包含着融合百家、超越门户以确立知识一统的政治隐喻。
冯玉荣
关键词:明清之际儒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