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部委基础科研基金(B2220110005)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赵振峰赵长禄张付军胡纪滨苑士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基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二冲程
  • 5篇液压
  • 5篇活塞
  • 5篇发动机
  • 4篇汽油
  • 4篇汽油机
  • 4篇自由活塞
  • 4篇自由活塞发动...
  • 4篇二冲程柴油机
  • 4篇柴油机
  • 3篇动力机械
  • 3篇动力机械工程
  • 3篇液压自由活塞...
  • 3篇二冲程汽油机
  • 3篇传动
  • 2篇蓄能器
  • 2篇液压变压器
  • 2篇燃烧
  • 2篇流体传动
  • 2篇流体传动与控...

机构

  • 17篇北京理工大学
  • 6篇中北大学
  • 2篇上海汽车集团...
  • 1篇山西交通职业...
  • 1篇中国国际工程...

作者

  • 7篇赵振峰
  • 6篇吴维
  • 6篇张付军
  • 6篇赵长禄
  • 6篇胡纪滨
  • 5篇苑士华
  • 5篇王豪
  • 4篇马富康
  • 3篇荆崇波
  • 1篇张耿党
  • 1篇章振宇
  • 1篇崔涛
  • 1篇刘嘉
  • 1篇苏铁熊
  • 1篇张琪林
  • 1篇蒋忠林
  • 1篇张吉庆
  • 1篇刘雪媛

传媒

  • 7篇兵工学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液压与气动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燃烧特性试验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对置活塞二冲程缸内直喷汽油机进行原理样机燃烧特性试验,研究了对置活塞运动相位差、扫气压力、点火正时和点火方式等对燃烧过程和整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缸内放热规律试验结果与传统汽油机一致,可分为火焰发展期、快速燃烧期和燃烧后期.对置活塞运动相位差过小会导致缸内扫气效率较低、残余废气量较高,不利于燃烧过程的组织;同时,对置活塞相对运动速度过快会导致内止点过后气缸工作容积变化率较大,缸内压力和温度下降较快.对置活塞运动相位差为15°,CA时,可有效改善扫气过程和燃烧组织.随着转速的升高,需要提高扫气压力,在提高扫气效率的同时增加混合气质量,提高燃烧速率.扫气压力为0.12,MPa时可兼顾中、高转速下缸内扫气过程和燃烧组织.对置活塞采用平顶结构时,需要配合双火花塞对置点火且点火提前角为20°,CA,可保证中、高负荷具有最高的指示热效率.
马富康赵长禄张付军苏铁熊赵振峰
关键词:二冲程汽油机燃烧特性
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缸内滚流的组织与利用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VL-Fire模拟了对置活塞二冲程(OP2S)缸内直喷汽油机的扫气、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的缸内流动组织方案,包括:平顶活塞加均匀扫气、平顶活塞加非均匀扫气和凹坑活塞加非均匀扫气对气流运动和扫气过程的影响。同时,针对采用非均匀进气腔的平顶活塞和凹坑活塞方案,分析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均匀进气方式可组织较强的涡流,有利于扫气效率的提高;非均匀进气方式可组织滚流,有利于提高压缩过程缸内的湍动能。"凹坑活塞加非均匀扫气"的扫气系统更有利于组织滚流和维持缸内湍流强度,并在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形成可供稳定着火的可燃混合气。凹坑活塞燃烧室相比平顶活塞燃烧室,其缸内湍动能提高了1.5倍,燃油蒸发量提高了10%,有利于形成均匀混合气和加速燃烧过程。
马富康赵长禄赵振峰王豪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二冲程缸内流动滚流
双缸体旋转斜盘式液压变压器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针对旋转配流盘式液压变压器在变压范围、流量脉动以及噪声控制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小流量脉动低噪音液压变压器方案。分析目前液压变压器的主要特点,基于一种旋转斜盘式双缸体液压变压器方案,通过增加柱塞数量并结合斜盘转角的初始位置控制,达到减小流量脉动和噪声的效果。分析斜盘转动的转角及其阻力矩变化规律,并进行变压比样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旋转斜盘式液压变压器宜将上止点与A口中点重合时作为斜盘初始位置,在斜盘转角小于100°时,新型液压变压器使得输出流量不均匀系数减小了约40%,随着转角的继续增大,输出流量不均匀系数趋于一致,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案可实现较大范围的变压比。
吴维荆崇波胡纪滨苑士华
关键词:液压变压器变压比噪声
对置二冲程柴油机扫气口参数对扫气过程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分析扫气口高度、圆周利用率、气口径向倾角等参数对对置二冲程柴油机扫气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GT-Power的一维仿真模型,研究分析了扫气口高度、圆周利用率变化对发动机扫气过程的影响;同时建立基于AVL-FIRE的对置二冲程柴油机扫气过程CFD仿真模型,研究了气口径向倾角变化对发动机扫气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扫气过程中,扫气流量主要受扫气口开启面积大小的影响,并随着扫气口开启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适当的扫气口倾角能促进扫气过程中的新鲜充量和废气的分层,但是扫气倾角太大容易导致气缸中心空气密度低,残余废气易聚集难以排出气缸;当扫气倾角为20°时扫气效率最大。
章振宇赵振峰张付军赵长禄王斌
关键词:扫气过程
隔膜式蓄能器储能特性研究
蓄能器是液压系统重要的储能元件,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的液压能转化为势能储存起来,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将势能转化为液压能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有储存能量作为系统备用能源、吸收液压冲击、消除脉动降低噪声以及回收能量。蓄能器的储能特性...
张琪林; 吴维; 胡纪滨;
关键词:蓄能器隔膜式
文献传递
重载越野车辆高原起步响应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重载越野车辆在高原环境下起步响应性差的问题,借助汽车仿真分析GT-SUITE软件建立整车模型,仿真研究了海拔因素对重载越野车辆起步过程的影响以及换挡时刻、前传动比对高原环境下起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原环境下整车起步用时14.7 s,而海拔高度4 500 m环境下用时27.2 s;相比于1 000 r/min转速换挡而言,2 000 r/min转速换挡所对应的整车起步响应时间缩短了3.9 s,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起步换挡时刻对应发动机转速的方法来改善车辆的起步响应性;随着前传动比的增大,整车起步过程中的加速度增大,但是达到稳定状态时的车速减小,因此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前传动比的方式来改善车辆的起步响应性。受到空燃比限制的影响,使得起步过程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输入特性与4 500 m海拔下外特性所对应的共同输入特性差别较大。
黄绵敦张付军崔涛刘雪媛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活塞运动不对称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结合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基本原理,建立了系统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和样机试验结果分析了活塞运动不对称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活塞上止点运动呈现不对称性特征,能量传递特征和活塞受力特征决定了该不对称性是固有的。在上止点附近,气体压力对活塞运动状态起决定性作用,活塞压缩过程越快,对应的膨胀过程也越快。配流阀响应对活塞上止点运动状态影响不明显,不同负载压力形成位置主要影响膨胀过程后期。
吴维苑士华胡纪滨荆崇波
关键词:流体传动与控制自由活塞发动机液压
对置活塞发动机缸内流动的模型分析与仿真验证被引量:1
2016年
为分析对置活塞二冲程发动机缸内流动的组织方法与影响规律,分别设计均匀和非均匀进气腔以及平顶和凹坑活塞进行缸内流动计算。通过建立缸内流动的零维模型,对缸内流动的组织和影响规律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通过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验证了零维模型的分析结论。研究表明,均匀进气可组织较强的缸内涡流,非均匀进气配合活塞顶面的凹坑导流结构,可实现缸内流动的合理组织和平均湍动能变化,相比平顶活塞缸内湍动能提高了1.5倍。
马富康赵长禄赵振峰王豪于霞曹艳张吉庆
关键词:仿真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自激振动的控制被引量:3
2012年
以单活塞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活塞运动控制为目标,研究相应的控制方案。基于单活塞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活塞运动系统的理论分析,同时利用样机建立试验测试平台,对活塞运动控制的理论基础、控制回路和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控制压缩能量的释放时刻可以实现对活塞运动频率的控制。设计出一种新的先导式控制回路及其自由活塞位置反馈调制控制方法。回路实现了对阀组通流能力的充分利用和活塞极限位置的控制。回路循环能量损失的主要来源是节流和泄漏。单活塞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稳定运行充分条件是实现膨胀过程的完整性。
吴维刘嘉胡纪滨苑士华
关键词:自由活塞发动机自激振动运动控制
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热平衡和余热可用能分析
2017年
基于对置活塞二冲程柴油机全工况台架试验,确定其各工况下各子系统的热力学参数.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了发动机的热平衡特性,并与传统四冲程柴油机进行了比较;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了发动机的余热可用能.结果表明:该发动机在高转速、中负荷时,有效热效率最高;在低转速、低负荷时,冷却项占余热比重较大,但低于传统四冲程柴油机;在高转速、高负荷时,排气项占余热比重较大,高于传统四冲程柴油机.其中,排气余热的可用能较高,最大达排气项能量的67%,具有很大的利用空间;而冷却项可用能较低,利用空间较小.
马富康苏铁熊赵振峰王豪
关键词:二冲程柴油机热平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