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0BJGJ01)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渊刘贤赵张勇田艳林王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鲁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黄河三角洲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建设
  • 1篇生态要素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协调度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要素
  • 1篇互动
  • 1篇环境建设
  • 1篇黄河三角洲地...

机构

  • 2篇鲁东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刘贤赵
  • 2篇王渊
  • 1篇王春芝
  • 1篇王志强
  • 1篇田艳林
  • 1篇孙海燕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近10年黄河三角洲经济与生态要素演变及相互作用——以东营市、滨州市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随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日益凸显。以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例,探讨近10年黄河三角洲经济与生态要素的时空演变,并运用协调度模型对黄河三角洲经济与生态要素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两市经济实力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两市经济与生态要素相互作用整体趋好,大部分区县处于中级协调发展型水平,但区县间也存在经济与生态要素及相互作用时空演变复杂的特点。
孙海燕刘贤赵王渊
关键词:经济要素生态要素协调度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例,构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互动度对黄河三角洲地区2001—2011年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市、滨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11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互动水平由一般互动发展型向中等互动发展型演进,但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在由低到高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的趋势,即较高水平的县(区)相对集中分布,但县(区)之间互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最后,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提出了建议。
刘贤赵王渊张勇田艳林王春芝王志强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黄河三角洲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