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B32B03)

作品数:53 被引量:771H指数:16
相关作者:王新民张钦礼赵奎申焱华张文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矿业工程
  • 8篇机械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充填
  • 8篇尾砂
  • 7篇自卸
  • 7篇自卸车
  • 6篇全尾砂
  • 5篇矿用自卸车
  • 5篇铰接
  • 5篇采场
  • 5篇采矿
  • 5篇层次分析
  • 5篇层次分析法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稳定性
  • 4篇露天
  • 4篇露天转地下
  • 4篇矿柱
  • 4篇铰接式
  • 4篇充填体
  • 4篇值模拟
  • 3篇电动

机构

  • 27篇中南大学
  • 17篇北京科技大学
  • 11篇江西理工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钢集团马鞍...
  • 1篇武山铜矿
  • 1篇华锡集团
  • 1篇铜陵化学工业...
  • 1篇山东乾舜矿冶...

作者

  • 20篇王新民
  • 16篇张钦礼
  • 9篇赵奎
  • 8篇张文明
  • 8篇申焱华
  • 7篇金纯
  • 6篇赵建文
  • 5篇李帅
  • 4篇王晓军
  • 4篇柯愈贤
  • 4篇陈秋松
  • 4篇张国庆
  • 3篇王石
  • 3篇秦健春
  • 3篇张学艳
  • 3篇罗维东
  • 3篇曾鹏
  • 2篇吴鹏
  • 2篇李浩
  • 2篇邵海

传媒

  • 4篇矿山机械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煤矿机械
  • 3篇科技导报
  • 3篇矿冶工程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有色金属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岩土力学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汽车工程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统计与决策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锥浓密机底流浓度预测与外部结构参数优化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困扰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参数选择问题,结合遗传算法(GA),建立了深锥浓密机底流放砂浓度的GA-SVM预测模型,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状态下底流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锥浓密机的外部结构参数优化选择。以司家营铁矿为例,在最优底流放砂浓度为72%的条件下,经外部结构参数优化后的深锥浓密机锥高10m、锥角为30°,系统稳定可靠、底流连续均匀,动力荷载较同类矿山降低约15%,压耙停机故障降低80%。
王新民张国庆赵建文李帅
关键词:深锥浓密机底流浓度支持向量机
某铜矿不同采矿进路布置开采稳定性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3年
某铜矿井下现采用3种不同采矿进路布置开采方案.为研究不同采矿进路布置方案的开采稳定性,在前期现场调查、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进行建模,然后导入FLAC3D有限差分软件中,采用摩尔-库仑破坏准则计算,模拟自重条件下,3种不同方案的应力分布情况.分析3种不同采矿进路布置开采后的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矿进路布置沿矿体走向与上盘接触的开采稳定性程度最低.
赵奎邵海徐峰曾鹏邓晓平王明
关键词:稳定性数值模拟
露天—地下同步开采模式优选被引量:1
2015年
为解决露天转地下矿山最佳露—地同步开采模式选择的技术难题,综合考虑了影响露天—地下同步开采模式的动态、静态、定量和非定量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权重理论(VWT)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4种候选的露天—地下同步开采模式进行综合评判优选。评判优选过程中,考虑到层次分析法等常规方法确定的常权用以评价各候选方案时可能会导致"状态失衡"的现象,依据变权重理论,根据各因素的组态(各因素的取值状况)的不同,适当调整其权重,以保证各因素的均衡性,进而利用TOPSIS理论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各开采模式的优越程度。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石人沟铁矿露天—地下同步开采模式选择,计算得到4种备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0.087、0.767、0.898和0.723,从而确定方案Ⅲ为最优方案,其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相符,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王新民刘群武陈秋松陈宇李浩
关键词:露天转地下TOPSIS
岩石结构面注浆前后抗剪特性数值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岩石结构面力学特性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的热点问题,为研究注浆前后岩石结构面力学特性,利用ANSYS建立了结构面剪切计算模型并导入FLAC3D进行计算,采用等效参数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3种结构面类型在台阶高宽比为0.5和0.3下结构面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台阶宽高比不同台阶所表现的破坏规律不同,高宽比大时为剪断破坏,高宽比小时为压切破坏;注浆对提高结构面抗剪强度作用明显.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非控制性爬坡角概念.
吴乐文赵奎
关键词:数值模拟注浆结构面剪切强度
基于ADAMS的电驱动铰接式自卸车平顺性仿真研究
2012年
以HJ360型电驱动铰接式自卸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用白噪声滤波法建立了六轮随机路面激励输入的时域模型,运用ADAMS软件对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随机路面激励输入的平顺性仿真,对该车的平顺性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提高,该车平顺性有所降低;相同车速下满载的平顺性比空载好。该研究为该车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张学艳张文明金纯罗维东王辉
关键词:ADAMS平顺性
人工砼柱置换残留矿柱采场结构参数优化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安全经济地回收某矿山已充填采场中的残留矿柱,根据矿山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残矿资源赋存状况,提出人工砼柱置换残留矿柱的回采方案。运用三维有限元模拟软件MIDAS/GTS建立采矿模型,模拟采矿过程,分析在采矿作业扰动下不同结构参数采场顶板围岩、矿柱和人工砼柱的稳定性,结合经济因素对拟选的5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采场最大拉、压应力随人工砼柱尺寸的增大而减小;最大拉应力位于上盘围岩顶板中央,是影响采场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模型4最大拉应力0.474 MPa,远小于其抗拉强度1.57 MPa,安全富裕系数大,经济合理。最终确定矿山置换残留矿柱的人工砼柱尺寸为3.5 m×3.5 m。
王新民鄢德波柯愈贤王石
关键词:残留矿柱采场结构参数三维有限元模拟
利用脱硫灰烧结渣制备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的试验被引量:9
2015年
烧结脱硫灰渣是半干法脱硫排放的废弃物。灰渣含有亚硫酸钙和飞灰等不稳定矿物成分,使得该废弃物利用面临困难。针对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法采矿对廉价的胶凝材料的需求,采用烧结脱硫灰渣和水淬渣,开展了制备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以生石灰作为碱激发剂,硫酸盐作为辅助激发剂,对矿渣微粉活性实施复合激发。首先采用正交设计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和方案实施;然后采用极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和配比决策。最后根据阶段嗣后充填采矿对充填体的强度要求,建立并求解全尾砂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的优化模型,获得了充填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结果显示,以生石灰和烧结脱硫灰渣作为水淬渣复合激发剂制备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烧结脱硫灰渣掺量达到10%时,3,7d及28d的胶结充填体强度不低于相同条件下的以32.5R早强水泥为胶凝剂的充填体强度,而其成本低于水泥材料。
闫国斌许立顺赵建文
关键词:水淬渣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正交试验
铰接式自卸车液压阀块的设计
2011年
在综合考虑阀块的集成原则和底盘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HY360J铰接式自卸车液压系统集成液压阀块的设计过程。运用三维参数化方法创建了阀块实体模型,并对举升阀块实体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阀块最大应力值和最大受力区域。结果对测评阀块性能以及优化阀块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杨耀东王玉婷金纯马飞
关键词:液压阀块三维参数化有限元分析
矿用自卸车电动轮冷却系统设计与分析
2013年
轮边电动机是电传动矿用铰接式自卸车的重要动力部件,其各种动力性能指标及散热等问题对整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某车型矿用自卸车传动系统中水冷永磁同步电动机,结合实际冷却系统,对电动机进行数学建模,并应用Ansoft软件进行了电磁仿真,从而确定了电动机热源情况及边界条件。最后应用FLUENT对冷却水套进行温度场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电动机及其冷却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田海勇申焱华张文明孙会来
关键词:矿用自卸车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度场有限元法
铰接式电动轮制动器连续制动温度场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铰接式电动轮制动器半径大、转速高的特点,通过对盘式制动器连续制动过程中的摩擦过程进行分析,并考虑了摩擦因数温度特性与对流换热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盘式制动器连续10次制动过程,得到了制动器摩擦表面温度场分布与温度在制动器厚度方向上的传递过程。
王增全申焱华金纯王国宁
关键词:盘式制动器温度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