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油机高增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3307080802)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崔毅邓康耀王绍明朱骏邢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淄博柴油机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柴油机高增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增压
  • 8篇柴油机
  • 6篇燃机
  • 6篇涡轮
  • 6篇涡轮增压
  • 6篇内燃
  • 6篇内燃机
  • 6篇柴油
  • 5篇排气
  • 4篇增压系统
  • 3篇压力波
  • 3篇排气压力波
  • 2篇排气管
  • 2篇船用
  • 2篇船用柴油
  • 2篇船用柴油机
  • 1篇油耗
  • 1篇增压方式
  • 1篇平均有效压力
  • 1篇气功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中国北方发动...
  • 2篇淄博柴油机总...
  • 1篇泛亚汽车技术...

作者

  • 7篇崔毅
  • 7篇邓康耀
  • 6篇王绍明
  • 3篇朱骏
  • 3篇邢卫东
  • 2篇张国征
  • 1篇荣伟华
  • 1篇刘毅
  • 1篇丰琳琳
  • 1篇王振彪
  • 1篇张艳丽
  • 1篇陈山
  • 1篇钱跃华
  • 1篇石磊
  • 1篇黄猛

传媒

  • 6篇内燃机工程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船海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某车用6缸机高低转速工况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并进行了稳态模拟试验,分别用原机脉冲增压系统排气管和新加工的准定压增压系统排气管来模拟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可控阀门关和开的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速工况关闭可控阀门,可以充分利用脉冲能量;在高速工况打开可控阀门,可以减小泵气损失。
王绍明朱骏邓康耀崔毅邢卫东张艳丽
关键词:排气管涡轮增压柴油机
不同进气条件相继增压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根据结构参数和试验数据建立相继增压系统仿真模型。通过试验与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相继增压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根据试验与计算结果确定相继增压的切换策略为切入压气机的打开或关闭应该晚于涡轮的打开或关闭,避免了压气机的喘振及增压空气由进气管向压气机倒流。压气机延迟打开时间随环境压力的降低而升高,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压气机延迟关闭时间随环境压力和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高原与标准环境相比,延迟打开时间变长,延迟关闭时间变短。
钱跃华崔毅邓康耀王振彪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相继增压控制策略高原环境
船用二冲程柴油机鼓风机扫气模型与切换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船用7K90MC-C低速二冲程柴油机进行了鼓风机匹配和切换规律的研究。建立了二冲程柴油机与鼓风机仿真模型,着重研究了扫气模型的选取。通过试验校核,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对2台鼓风机全开时切换规律的研究表明:柴油机负荷增加时鼓风机应在41%负荷左右关闭,柴油机负荷降低时鼓风机应在35%负荷左右打开,可以保证控制扫气量和热负荷的需要。
石磊丰琳琳周涌明邓康耀
关键词:内燃机增压系统鼓风机
增压6缸柴油机排气压力波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针对某增压6缸柴油机进行了不同负荷特性下的排气压力波测量,分析了不同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增压6缸柴油机,当配气相位相同时,在不同的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平均值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排气压力波平均值随着扭矩的增加而增大;不同转速下相同扭矩测试点的排气压力波平均值进行横向对比时以及在外特性上,排气压力波平均值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高。在不同的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强度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排气压力波强度随着扭矩的增加而增高;不同转速下相同扭矩测试点的排气压力波强度进行横向对比时,排气压力波强度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高,但是在外特性上,随着转速的增加,排气压力波强度先增加后减小。
朱骏王绍明崔毅张有杨卫东黎程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排气压力波涡轮增压
泵气平均有效压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为减小某增压6缸柴油机在改进设计时的泵气损失,对此柴油机在不同负荷特性下泵气平均有效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缸内压力和进排气压力波研究了泵气平均有效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负荷特性下,泵气平均有效压力分布情况有三种:全部为正值;随负荷增加由负值过渡至正值;全部为负值。在不同转速下,相同扭矩测试点的泵气平均有效压力进行横向对比时,变化规律是相同的,从低速到高速,泵气平均有效压力都是由正值逐渐变为负值。
王绍明邓康耀崔毅邢卫东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涡轮增压排气压力波
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与其他增压系统的对比计算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解决某船用8缸机高低负荷兼顾的问题,提出了1种全新的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它通过安装在排气管上的可控阀门来实现增压方式的转换。利用GT-POWER对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进行了计算研究,根据油耗最优原则找出其阀门开和阀门关之间的切换点在50%负荷;又分别对四脉冲增压系统、PC系统、MPC系统和MIXPC系统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25%、50%、75%、100%负荷,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油耗均小于四脉冲增压系统、MPC增压系统和MIXPC增压系统的油耗,扫气系数均大于四脉冲增压系统、MPC增压系统和MIXPC增压系统的扫气系数。
王绍明朱骏邓康耀崔毅刘毅荣伟华张国征
关键词:内燃机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油耗
8170型柴油机应用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计算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实现8缸柴油机高低负荷兼顾,提出新的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通过安装在排气管上的可控阀门来实现增压方式的转换。对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进行稳态和瞬态计算研究。稳态计算结果表明,与原机MPC增压系统相比,在25%、50%、75%和100%负荷时,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平均扫气系数均大于MPC系统的平均扫气系数,油耗均小于MPC增压系统的油耗。瞬态计算结果表明,可控阀门关闭以后,压气机后进气压力增加的程度较大。
王绍明邓康耀崔毅黄猛辛强之陈山张国征
关键词:柴油机排气管增压方式涡轮增压
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在6缸机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利用原机脉冲增压系统排气管模拟阀门关,用新加工的准定压增压系统排气管模拟阀门开。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定工况下准定压增压系统的油耗比脉冲增压系统的油耗降低4.7 g/(kW.h)。原因是当增压方式为准定压增压系统时,在强制排气过程中,排气管内排气平均压力减小,使泵气负功减小,油耗下降。
王绍明邓康耀崔毅邢卫东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涡轮增压排气压力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