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GH10)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建国皇甫岗谢英情赵晋明胡毅力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2篇强震
  • 2篇红河断裂
  • 1篇地块
  • 1篇地震构造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地震烈度
  • 1篇地震序列
  • 1篇地震序列类型
  • 1篇动力学意义
  • 1篇断层
  • 1篇断裂带
  • 1篇姚安地震
  • 1篇隐伏
  • 1篇隐伏断层
  • 1篇震害
  • 1篇震害指数
  • 1篇震区
  • 1篇深部
  • 1篇深部构造

机构

  • 7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5篇张建国
  • 4篇皇甫岗
  • 3篇谢英情
  • 1篇李正光
  • 1篇杨润海
  • 1篇苏有锦
  • 1篇卢永坤
  • 1篇周光全
  • 1篇施伟华
  • 1篇刘娜
  • 1篇许昭永
  • 1篇龙飞
  • 1篇刘丽芳
  • 1篇胡毅力
  • 1篇赵晋明
  • 1篇李西
  • 1篇陈坤华
  • 1篇李珊

传媒

  • 4篇地震研究
  • 3篇地震地质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越红河断裂带考察与研究(一)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对越南境内红河断裂带的野外考察,结合中国境内红河断裂带已有考察研究成果,从断裂几何结构、构造演化与地层发育、新生代地质地貌特征等多个方面,初步探讨了红河断裂带现今活动的基本特征。认为:(1)红河断裂带在断裂几何结构、断裂长期的发育演化过程、断裂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异常突出的时空不均匀性和分段性;(2)红河断裂新构造运动以来的夷平面发育与解体、新生代盆地发育与堆积、水系及河流阶地发育与变形等方面的特征表明,中国境内红河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总体活动水平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了越南境内;(3)青藏高原侧向挤出作用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这一认识对于探索川滇地区地壳运动与强震活动的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张建国皇甫岗谢英情Phan Trong Trinh
关键词:红河断裂分段性不均匀性
姚安、大姚中强震区地震构造初析被引量:15
2009年
对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烈度考察和现场流动数字地震观测资料,以及自2000年以来在该地区发生的其它3次6级地震序列空间展布、震源机制、烈度分布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地区4次6级地震在震源深度、等震线长轴、序列优势空间分布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石油部门提供的地震勘探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地震构造背景十分复杂,突出表现为多方向地震构造的交织,且可能存在不同深度层次断裂构造的耦合。
张建国刘丽芳李西谢英情
关键词:姚安地震石油地震勘探隐伏断层
巽他地块的构造演化与介质特性的动力学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青藏高原及川、滇、缅、印支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现今地壳运动观测、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反演等领域取得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成果,结合对泰、越等国的野外地质考察与认识,以探索建立对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与变形状态起控制作用的构造框架为目的,提出了相对于"活动地块"的"相对稳定地块"的概念。综合分析认为,巽他地块在构造演化、介质特性及现今运动与变形等方面类似于青藏高原周缘的塔里木、阿拉善、扬子等地块,具有"相对稳定地块"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调节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后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的刚性约束边界。这同时意味着,青藏高原侧向挤出动力作用的势力范围可能覆盖了川、滇、缅及印度支那北部的广大地区,这有助于加深对该地区强震动力学环境的认识。
张建国皇甫岗龙飞
地震序列类型的岩石破裂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采用花岗岩和砂岩拼合的岩样,做单面直接剪切破坏实验,并以微破裂信息存储分析系统连续采集信号。通过波形图研究发现,诸如“前破—主破—余破型”、“主破—余破型”、“群破型”、“双破或多破型”、“孤立型破裂”等都有波形记录,而大破裂前的“平静”、“密集”、“低频扰动”及“慢破裂”现象也有波形显示。这些结果与天然地震很相似,几乎所有天然地震的类型和震兆异常都能在声发射破裂实验中得到发现和验证。实验还显示,在低应力阶段破裂类型较单一,但随着应力升高和逼近主(大)破裂,破裂类型越来越多,而且低频成分变多的破裂增多,慢破裂也增多。
李正光杨润海赵晋明胡毅力许昭永
关键词:地震序列类型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震害指数与烈度被引量:6
2007年
阐述了地震烈度的定义、特性和作用。宁洱6.4级地震的震区分为5个评估区,其中宁洱县城和普洱市城区作为城市评估区,分别为评估区一、二。评估区三、四、五是农村评估区。对各评估区的震害指数进行了调查、计算,并以此对各个评估区的烈度作了评定。震区有4个强震观测点获得了主震记录,但只有一个记录的水平加速度值和现场调查的烈度基本相符合,其余三个都偏高或偏低。
施伟华陈坤华李珊卢永坤周光全
关键词:宁洱地震震害指数地震烈度
越南红河断裂活动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中越两国对越南红河断裂带开展的联合野外考察,获取了地震、地质、地貌和年代学等反映该断裂最新活动的相关证据。综合研究表明,越南红河断裂带第四纪以来的右旋走滑活动延续和保持了在中国境内自北向南逐渐减弱的总体趋势。其第四纪主要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且总体活动水平明显低于中国云南境内部分,特别是自晚更新世以来越南红河断裂带的活动已表现得十分微弱。结合断裂现今地震活动和区域GPS大地形变特征分析认为,自晚第四纪以来,来自青藏高原的"侧向挤出"动力作用对红河断裂右旋走滑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强度等方面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文中还探讨了造成这一有限影响可能的大地构造和深部构造原因。
张建国皇甫岗谢英情Phan Trong Trinh刘娜
关键词:深部构造
缅甸孟帕亚7.2级地震及其对云南强震活动趋势的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20世纪云南地区6.7级以上地震具有时空丛集分布特点。在1996年丽江7.0级地震结束云南地区20世纪第Ⅳ强震活跃期后,21世纪强震活跃期首发大震研究成为地震形势跟踪的重点。2011年3月24日,滇、缅交界缅甸境内发生孟帕亚7.2级地震,震中距中缅边界仅80km。该地震的动力及地震带、区归属对云南地区6.7级以上地震活动统计特征及其大震形势研判有重要影响。根据地表破裂及余震的空间展布等证据判断,发震断裂为穿越中缅两国的NE向孟帕亚-勐腊断裂(国外称之为Nam Ma断裂)。事实上,北起云南腾冲、龙陵一带,南至泰、缅、老交界地区,近等间距平行展布一系列包括孟帕亚-勐腊断裂在内的NE向断裂,其中绝大多数在历史上都发生过7级地震,而这些7级地震在空间上又构成了一条非常清晰的NNW向地震密集条带,它同样穿越了滇、缅、泰、老多地。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现今地壳运动状态及地震活动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孟帕亚7.2级地震与传统划定的云南地区西南部的地震活动动力同源,构造相连,应归属滇西南地震带上的地震;进而应纳入云南地区6.7级以上地震活动特征的统计研究中。由此认为,缅甸孟帕亚7.2级地震拉开了云南地区21世纪首轮强震活跃期的序幕。
皇甫岗苏有锦张建国
关键词:强震活跃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