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0317)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志伟吴杨平姚国兴陈爱华张雨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文蛤
  • 3篇子代
  • 3篇壳色
  • 2篇形态分化
  • 2篇养殖
  • 2篇养殖效果
  • 1篇淀粉酶
  • 1篇多变量
  • 1篇形态分析
  • 1篇选育
  • 1篇物种
  • 1篇物种有效性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酶
  • 1篇消化酶
  • 1篇消化酶活性
  • 1篇海洋生物
  • 1篇海洋生物学
  • 1篇贝类

机构

  • 4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陈爱华
  • 4篇姚国兴
  • 4篇吴杨平
  • 4篇张志伟
  • 2篇张曹进
  • 2篇张雨
  • 1篇沈和定
  • 1篇郑培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各壳色的形态分化及养殖效果的比较被引量:7
2012年
以红壳色为目标性状,于2009年进行了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群体选育研究,建立了红壳色选系子一代(Fl),对子一代壳色种类、分布频率及其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测量和分析,并对各壳色的形态、生长速度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文蛤壳色具有多态性,红色、黄色、白双、黄双、波纹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5.58%、8.55%、0.53%、14.83%、0.50%.红壳色亲本的子代中出现红色∶花色=3∶1,符合孟德尔遗传模式.聚类分析与欧氏距离矩阵结果表明,文蛤波纹与黄色遗传距离最近,白双与黄双遗传距离相近,与红壳色的遗传距离最远.主成分分析显示白双文蛤与黄双文蛤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重叠,波纹文蛤与黄色文蛤具有较高的重叠率,而红壳色文蛤相对分散,从而进一步说明5种壳色文蛤的遗传距离关系.经过1a同池养殖,子代壳长多数已达到10~30 mm,红壳色文蛤的日生长率为0.20%,花壳色文蛤的日生长率为0.18%,且红壳色文蛤的相对比较生长速度比花壳色文蛤快10.41%.红壳色文蛤选育子代的壳长与壳宽、壳高、粒重存在一定的回归关系.红壳色文蛤壳长对壳宽、壳高、粒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502 4x1-0.556 0(R2=0.992 0)、y3=0.8103x3+0.620 0(R2=0.995 6)、y5=0.000 3x25.9029(R2=0.991 9),花壳色文蛤壳长对壳宽、壳高、粒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2=0.495 3x2-0.419 2(R2=0.990 9)、y4=0.798 5x4+0.793 5(R2=0.995 6)、y6=0.000 4x26.845 8(R2=0.993 4).研究结果为文蛤的红壳色定向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杨平姚国兴陈爱华张志伟张曹进张雨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文蛤壳色子代形态分化养殖
文蛤红壳色选育子代形态分化及养殖效果比较研究
于2009年进行了红壳色文蛤的群体选育研究,建立了红壳色选系子一代(F),对子一代壳色种类、分布频率及其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测量和分析,并对各壳色的形态、生长速度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文蛤壳色具有多态性,红色、黄色、白双、...
吴杨平陈爱华姚国兴张志伟张曹进
关键词:文蛤子代形态分化养殖
文献传递
文蛤属2种贝类多变量形态分析及日本文蛤的物种有效性被引量:10
2011年
为探讨日本文蛤与中国文蛤属2种贝类的形态差异及日本文蛤的物种有效性,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结合传统分类方法,获得日本文蛤和中国大陆文蛤属2种贝类8个形态比例性状,并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及Mantel检验。结果表明,(1)单因子方差分析显示,日本文蛤与中国大陆文蛤属2种贝类,在8个比例性状中存在着5~8个显著差异(P<0.05);(2)聚类分析表明,6个文蛤地理种群距离相近,且呈现南北分别聚为一类,而日本文蛤与长乐丽文蛤相近;(3)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4.88%、18.61%、16.89%,累积贡献率为70.38%,三维主成分散布图进一步表明日本文蛤与丽文蛤均独立于文蛤不同地理种群重叠区之外;(4)判别分析构建了8个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39.09%~100%,P2为47.06%~100%,日本文蛤与中国大陆文蛤属2种贝类的综合判别率为70.60%,其中日本文蛤判别准确率为100%,丽文蛤判别准确率高于91.67%;(5)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各种群间的地理距离与欧氏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623 7,P<0.01)。研究认为,日本文蛤属于丽文蛤,与长乐丽文蛤属于同一种不同地理种群;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8个比例性状中有5个性状大于1.28,两个丽文蛤群体已达到亚种水平。
吴杨平姚国兴陈爱华张志伟
关键词:文蛤物种有效性
文蛤红壳色选育子代2种壳色群体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以红壳色文蛤为亲本繁殖子一代(F1)红、黄壳色文蛤为试验材料。2011年3月,对2009年8月保种选优的红壳色文蛤的养成池进行随机取样,获取726个个体,其中黄壳色文蛤181个,红壳色文蛤545个。对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几方面进行生长效果比较;依据壳长大小将其分为5个不同规格试验组,进行2个群体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比较。结果表明:(1)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红壳色文蛤群体分别为(25.83±3.05)mm、(12.41±1.66)mm、(21.58±2.56)mm、(4.20±1.70)g,黄壳色文蛤群体分别为(24.65±2.82)mm、(11.87±1.46)mm、(20.42±2.27)mm和(3.61±1.38)g,红壳色文蛤群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黄壳色文蛤群体(P<0.05)。(2)红壳色文蛤的淀粉酶活性变化范围是1.90~3.30 U/mg,黄壳色文蛤是1.38~3.00 U/mg;红壳色文蛤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范围是36.81~72.41 U/mg,黄壳色文蛤是29.50~57.18 U/mg。消化酶活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红壳色文蛤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黄壳色文蛤(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壳色和壳长对文蛤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纤维素酶影响不显著(P>0.05),对淀粉酶的影响显著(P<0.05)。因此,不同壳色群体的生长速度与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有关。
张雨陈爱华姚国兴吴杨平张志伟郑培沈和定
关键词:文蛤壳色淀粉酶纤维素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