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05--005-026)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相关作者:缪飞唐永华顾培祥林翌郝楠馨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小肠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小肠淋...
  • 1篇造影
  • 1篇肿瘤
  • 1篇小肠淋巴瘤
  • 1篇小肠造影
  • 1篇小肠肿瘤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克罗恩
  • 1篇克罗恩病
  • 1篇计算机断层
  • 1篇计算机断层扫...
  • 1篇X线
  • 1篇X线计算
  • 1篇X线计算机
  • 1篇X线计算机断...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唐永华
  • 2篇缪飞
  • 1篇吴颖为
  • 1篇郝楠馨
  • 1篇朱晖
  • 1篇陈克敏
  • 1篇吴志远
  • 1篇钟捷
  • 1篇林翌
  • 1篇顾培祥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克罗恩病的MDCT小肠造影被引量:28
2009年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的CT小肠造影(CTE)特征,探讨CTE在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影像学、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66例(研究组),所有患者皆符合WHO关于CD的诊断标准;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行CTE检查,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胃肠道系统无明显病变且排除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硬化、心功能衰竭、精神病以及碘过敏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每一病灶的部位、肠壁厚度、肠壁增厚模式、肠腔狭窄、肠管直径、强化特点、并发症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并结合MDCT重建图像作出诊断。CT值及肠壁厚度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数据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克罗恩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回肠(80.3%),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肠壁增厚(95.5%)。CTE检查除了能显示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外,还可清晰显示病变肠管周围的并发症,包括肠系膜水肿及增厚、肠系膜淋巴结增生、蜂窝织炎、腹腔脓肿、窦道和窦管形成。66.7%患者可见梳征,有梳征的患者多为A型或B型肠壁增厚(65.9%),而无梳征患者多为C型或D型肠壁增厚(78.9%)(P<0.01),提示梳征与疾病活动度相关。结论: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活动性判断及并发症诊断具有独到的优越性,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还应结合临床症状、肠镜检查以及传统的钡剂小肠造影以正确、完整诊断CD。
吴颖为唐永华郝楠馨林翌顾培祥缪飞
关键词:克罗恩病CT小肠造影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并符合Dawson标准的PSIL患者的MSCT资料。结果:32例PSIL病例中,单发生于回肠者23例,空肠6例,十二指肠1例,2例同时发生于空、回肠。根据PSIL患者的CT表现,可分为5型:浸润型(12例)、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型(10例)、息肉肿块型(2例)、肠系膜型(3例)、混合型(5例)。MSCT表现为病变肠管的黏膜面多连续、较光整,肠壁不规则增厚,以黏膜下层和肌层增厚为主,肠管仍保持一定的扩张度和柔软度,病灶轻-中度强化,且各型PSIL病灶增强前后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例PSIL患者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其对小肠淋巴瘤定位、定性与术后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5%。结论:PSIL的MSCT表现有相对特征性,MSCT小肠造影检查对PSIL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唐永华陈克敏钟捷吴志远朱晖缪飞
关键词:小肠肿瘤淋巴瘤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