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5208) 作品数:7 被引量:38 H指数:3 相关作者: 张广鹏 魏伟锋 胡绪东 王永泉 杜真一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机械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基于模糊聚类的可重构制造工艺规划方法 被引量:2 2019年 可重构制造是未来解决批量加工中高效、低成本与生产柔性之间矛盾的新型制造模式,建立与可重构机床设计紧密联系的零件族加工工艺方案对实现可重构制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面向零件族的加工信息矩阵,进而形成零件的加工工序单元序列及工序单元顺序矩阵;依据零件可并行加工的方位组合,基于模糊聚类多层次分析法,将零件间相似的工序单元序列组配成工序段序列,再由零件间相似的工序段序列创成出零件工艺方案;最终通过零件间工艺方案的模糊聚类相似度计算,得到零件族中零件间最为相似的加工工艺方案,实现零件间加工工艺的快速转换。以某汽车变速箱体零件族的加工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王永泉 王永泉 张广鹏关键词:可重构制造 可重构机床 同向啮合共轭齿廓副参数化建模及特性分析 2014年 针对同向啮合共轭齿廓建立了以中心距、螺棱直径、螺槽直径及螺棱系数为参数的啮合线方程,并基于啮合线反转法建立了同向共轭齿廓副构造模型。通过仿真系统分析了同向啮合共轭齿廓副的啮合特性:自清洁楔角随啮合位置变化,瞬时啮合点处圆弧切线垂直于两螺杆中心连线,啮合点的瞬时相对运动速度最大且恒等于转速乘以中心距。研究结果为系统研究同向啮合共轭齿廓设计理论提供了新的途径。 魏伟锋 任利娟 张广鹏 韩旭炤关键词:共轭齿廓 啮合特性 齿廓设计 面向零件群加工的可重构制造工艺设计方法 被引量:4 2012年 将可重构制造工艺方案设计与可重构机床结构特点相结合,以所建立的工序单元、工序段概念为出发点,通过对零件族加工信息的程式化处理,建立了加工信息矩阵,给出了工序单元创建方法和工序段方案的划分方法,通过交叉双向组配方式获得了多种满足加工要求的工艺方案;以所建立的工艺方案相似性判定模型为基础,找出可供可重构机床结构重构的合理工艺方案,为实现零件群内部加工柔性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以发动机缸盖零件群加工工艺设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张广鹏 胡绪东 张新原 彭立立关键词:可重构制造 可重构机床 参数化直线共轭内啮合泵齿廓设计方法 被引量:27 2014年 针对直线共轭内啮合泵齿廓设计,建立通用齿廓法线反转法求解共轭齿廓点数学模型,给出由啮合线求滑动率、啮合角、压力角的方法,揭示距离参数l对传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形成以齿厚系数k为参数的整体齿廓构成方法,提出重叠干涉的判定条件及齿根、齿顶干涉的解决方案。建立流量脉动及困油特性模型,通过对直线共轭内啮合泵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泵具有流量脉动小、不易困油等优势,为系统性解决直线共轭内啮合泵齿廓设计提供方法。 魏伟锋 张广鹏 杜真一 康宁关键词:内啮合齿轮泵 齿廓设计 基于创成设计思想的可重构机床模块设置方法 被引量:5 2013年 建立合理的功能模块群是实现可重构机床方案重构的关键,基于创成设计方法建立了以镗铣加工为主的机床结构形态方案图谱,解决了机床模块划分时机床结构形态方案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机床结构形态方案的分析,划分出机床概念结构模块群;依据可重构机床模块功能自治原则,建立了机床概念功能模块群;将机床的概念功能模块、运动功能及被加工零件的工艺方案联系起来,建立了以工艺方案为依据的可重构机床功能模块群设置方法,并以某变速箱壳体件加工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张广鹏 王龙 王永泉 胡绪东关键词:可重构机床 功能模块 基于工艺规划的可重构机床模块设置方法研究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21世纪的制造企业面对的是动态多变的市场坏境,客户需求篇多样化和个性化,而现有的制造系统无法满足变批量、变品种、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可重构制造系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批量加... 王龙关键词:可重构机床 功能模块 文献传递 基于双参数模型的弹性地基薄板自由振动边界元解析 2010年 从双参数弹性地基薄板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式出发,通过建立双参数弹性地基薄板的动态基本解,运用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对双参数弹性地基板弯曲自由振动的动态特性进行解析研究,建立相应的边界积分方程式及动柔度方程式,采用频率扫描法求解其固有频率。算例研究表明,文中的方法计算简便、可行,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文克尔地基板动态特性解析。 邹天下 张广鹏 刘军海 方英武 黄玉美关键词:边界元法 动态特性 一种可调姿态的机床模块机械接口设计与分析 2021年 可重构机床通过其功能模块互换来实现零件族内各零件的加工转换,然而受机床结构布局和模块自重等影响,如何保证模块可互换条件下的机床整机性能与精度要求是可重构机床研究领域中的难题。提出一种可实现模块姿态微调整又能保证机床整机刚度的机械接口装置,该接口采用梳齿结合面及辅助支撑实现机床模块间的精准定位和刚性连接,通过锁紧螺栓对弹性胀紧球接口单元施加预紧变形实现模块姿态的微调整,由接口单元内钢球的不同布置协调预紧变形与接口联接刚度;建立了该机械接口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结构尺寸和受力条件对机械结构接口刚度特性的影响规律,为该机械接口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永泉 张广鹏 雷建鸣关键词:可重构机床 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