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2011)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于庆文赵海滨万晓樵尹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有孔虫
  • 1篇有孔虫目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孢粉
  • 1篇孢粉分析
  • 1篇晚白垩世
  • 1篇绝灭
  • 1篇恐龙
  • 1篇恐龙绝灭
  • 1篇白垩纪
  • 1篇白垩世
  • 1篇SAI
  • 1篇SOUTHE...
  • 1篇SYSTEM
  • 1篇CRETAC...
  • 1篇IN_CHI...
  • 1篇LATE_C...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篇尹志刚
  • 1篇万晓樵
  • 1篇赵海滨
  • 1篇于庆文

传媒

  • 2篇Acta G...
  • 1篇现代地质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据孢粉分析黑龙江嘉荫地区晚白垩世气候变化对恐龙绝灭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黑龙江省嘉荫地区是中国境内发现恐龙最早的地区,自恐龙化石被发现以来在该区进行过大量的发掘,但对恐龙生活环境和灭绝原因一直没有解释。本研究将产恐龙的晚白垩世地层由下而上划分为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渔亮子组和富饶组,其中产恐龙化石和大量孢粉化石。孢粉化石由下而上可识别为Polypodiaceaesporites-M onosulcites-Beau-preaidites、Cyathidites-Taxodiaceaepollenites-Aguilapollenites和C lassopollis-Ephedripites-Sphagnum sporites组合。根据含恐龙地层中的孢粉化石组合变化和沉积物特征分析,认为晚白垩世本区总体属湿暖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孢粉化石组合的变化显示当时出现暖湿至干热气候条件的演变。嘉荫群上部渔亮子组中膏岩层和耐高温、抗盐碱的克拉梭粉(C lassopollis)麻黄粉(Ephedripites)组合在短时间内的大量出现,说明晚白垩世末期出现有短暂的干热气候,这种气候的突然转变以及伴随的生态系统的紊乱可能是嘉荫地区恐龙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但不排除诸如天外星体碰撞地球、大规模火山喷发等引发白垩纪末恐龙全球灭绝的因素,后者更可能是引起气候变化的直接因素。
赵海滨尹志刚万晓樵于庆文牛延宏
关键词:晚白垩世孢粉气候变化恐龙绝灭
Late Cretaceous Foraminiferal Faunas from the Saiqu“mélange”in Southern Tibet被引量:5
2007年
As one of the mélanges in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the Saiqu mélange in southern Tibet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Neo-Tethys ocean.The age of the Saiqu mélange,however,has been debated due to the lack of reliable fossil evidence in matrix strata.Based on lithological similarities with platform strata in southern Tibet and limited fossils from exotic blocks,previous studies variously ascribed the Saiqu mélange to be Triassic in general,Late Triassic,or Late Cretaceous.Here we reporte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faunas from the matrix strata of the Saiqu mélange.The new fossils yield a Late Cretaceous age,which is so far the best age constraint for the mélange.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CORBs)in Saiqu may be time equivalent to the CORBs of the Zongzhuo Formation in neighboring regions.Thus the Saiqu mélange should be correlated to the Upper Cretaceous Zongzhuo Formation rather than the Triassic Xiukang Group,as previously suggested.
LI GuobiaoWAN XiaoqiaoJIANG GanqingHU XiumianGOUDEMAND NicolasHAN HongdouCHEN Xi
关键词:有孔虫目
The Cretaceous System in China被引量:16
2007年
这篇论文在中国提供白垩纪地层学和 paleogeography 的一个轮廓,它基于从最近的研究获得的富有的数据。白垩纪存款在中国是普遍的。大多数阶层具有非海洋的起源,海洋的沉积仅仅在西藏, Xinjiang 的西方的 Tarim 盆,台湾和东方 Heilongjiang 的有限地区发生。所有存款富于石块并且抑制得好 biostratigraphically。不同区域的 stratigraphic 继任被说明,并且一般 stratigraphic 分割和关联被介绍了。海洋的存款在西藏的 Tethys, Xinjiang 的 Kashi-Hotan 区域,东方 Heilongjiang,西方的云南和台湾被描述;非海洋的存款从东北中国,东南中国,南部的内部中国,西南中国, Shaanxi-Gansu-Ningxia 区域,和西北的中国被构画出内部山区的盆。沉积外形和 paleogeography 是多样化的。在西藏,盆进化大部分与对欧亚的大陆的印度板的 subduction 和碰撞有关,并且在白垩纪显示出构造进化。有孔虫类是在西藏 Tethys 的一个主导的生物区系。Nonmarine 沉积包括使成杂色并且红床,忍受煤或咸忍受的地平线,和暴烈的岩石。这些存款包含多样、丰富的大陆人动物志和植物群,以及重要的煤和油资源。在中国的白垩纪地层学和 paleogeography 为地质的研究介绍了一个基础。
WAN XiaoqiaoCHEN PeijiWEI Mingjian
关键词:白垩纪地质构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