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604)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天胜叶超群刘彦张立仁高尔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市虹天济神经科学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脊髓
  • 3篇嗅鞘细胞
  • 3篇细胞
  • 2篇髓内
  • 2篇迁移
  • 2篇轴突
  • 2篇轴突再生
  • 2篇脊髓挫伤
  • 2篇脊髓内
  • 2篇脊髓损伤
  • 2篇挫伤
  • 1篇雪旺氏细胞
  • 1篇雪旺细胞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再生
  • 1篇评分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观察
  • 1篇细胞迁移
  • 1篇颈脊髓

机构

  • 5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北京市虹天济...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作者

  • 5篇孙天胜
  • 4篇叶超群
  • 3篇刘彦
  • 2篇张立仁
  • 1篇张志成
  • 1篇蔡艳华
  • 1篇包建玲
  • 1篇岳峰
  • 1篇姜京城
  • 1篇高尔镜
  • 1篇孙异临

传媒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共移植的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在损伤脊髓内的迁移和对轴突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经不同方法共移植的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特点和对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8只75±1d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利用NYU打击器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打击高度25mm,打击杆重量10g。造模后2周,一组采用联合移植,雪旺氏细胞移植于损伤部位中心,嗅鞘细胞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另一组采用混合移植,将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混合后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每个部位注射4个点,深度为1.75mm、1.25mm、1mm、0.5mm,注射速度为0.1μl/min。联合移植组嗅鞘细胞量每点0.5μl含5×104个,雪旺氏细胞量为每点1μl含105个雪旺氏细胞;混合移植组为每点1μl含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各5×104个。细胞移植后1周和8周时各组分别取2只大鼠,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包含细胞移植部位的脊髓,荧光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迁移情况,利用神经丝(neurofilment,N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两组中均可见嗅鞘细胞迁移,主要在灰质和白质内沿脊髓纵轴向损伤部位迁移,还分别有一小部分沿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迁移;但雪旺氏细胞仅在与嗅鞘细胞混合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脊髓时才可见有限距离的迁移。联合移植时,NF阳性(NF+)和GAP-43阳性(GAP-43+)纤维伴随嗅鞘细胞迁移而沿脊髓纵轴延伸,雪旺氏细胞移植处可见NF+纤维从各个方向长入损伤部位(移植部位)并互相缠绕;混合移植时,大量NF+纤维伴随移植细胞迁移而延伸,损伤部位虽然NF+纤维较少,但没有互相缠绕现象。结论:雪旺氏细胞在损伤脊髓内迁移能力差;嗅鞘细胞不仅具有良好的迁移能力,而且可促进雪旺氏细胞迁移。无论是联合移植还是混合移植,移植细胞均能促进轴�
叶超群孙天胜高尔镜刘彦
关键词:嗅鞘细胞雪旺氏细胞共移植细胞迁移轴突再生
咯利普兰对脊髓挫伤大鼠神经功能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咯利普兰(rolipram)对脊髓挫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并从组织学层面探讨咯利普兰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共选取雌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利用脊髓打击器将上述大鼠制成T10脊髓挫伤模型,实验组于伤后1h内接受为期2周的咯利普兰皮下注射(每天注射2次,每次注射剂量按照每千克体重0.25mg标准),对照组则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每周采用BBB评分评定2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情况;术后第2、4、8周时每组各随机取4只大鼠进行脊髓透射电镜观察;术后第8周时每组各取3只大鼠行脊髓HE染色并置于光镜下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术后第2、3周时后肢BBB评分分别为(8.5±3.6)分和(10.7±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3.2)分和(7.3±3.9)分;术后第8周时实验组、对照组BBB评分分别为(11.3±1.7)分、(10.1±1.8)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光镜观察发现2组大鼠脊髓后索处均有囊腔形成,对照组囊腔壁内可见大量胶质细胞聚集,形成致密瘢痕组织;实验组也可见胶质细胞散在分布,但其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未见致密瘢痕组织。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对照组脊髓受损部位在伤后2周时即出现轴膜下水肿、髓鞘板层松散、溃变、轴索空化、髓鞘增厚、轴索消失、神经细胞变性、血管周围水肿等多种改变;伤后第4、8周时则出现较多变性轴索以及吞噬了退变髓鞘的吞噬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实验组各时间点也出现类似改变,但程度相对轻微,其主要改变包括髓鞘松散、增厚或退变、轴索变性、血管增生以及少数轴索空化等。结论早期应用咯利普兰能加速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减轻受损髓鞘溃变、轴索空化等轴突毁损性病变和后期轴突变性,并可抑制
叶超群孙天胜张立仁孙异临
关键词:咯利普兰神经功能超微结构
移植的嗅鞘细胞在大鼠正常和挫伤脊髓内的迁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明确移植的嗅鞘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特点。方法来源于7日龄绿荧光Sprague Dawley大鼠嗅鞘细胞分别移植于正常大鼠脊髓、脊髓挫伤模型大鼠脊髓损伤部位中心及其临近组织,1周后取材观察移植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能力。结果移植嗅鞘细胞在正常脊髓内主要沿脊髓纵轴方向从注射位点向两侧在白质和灰质内迁移,绝大部分迁移细胞排列无规则;移植于脊髓损伤部位中心的嗅鞘细胞主要围绕注射位点沿脊髓纵轴呈椭圆形分布,占据损伤部位并分布于其周围的脊髓内,小部分在白质内向头侧和尾侧迁移,迁移距离较短;移植于距离损伤部位头侧和尾侧1mm处的嗅鞘细胞的主要在白质和灰质内沿脊髓纵轴向损伤部位迁移,还分别有一小部分沿中央管迁移。移植细胞可表达髓磷脂相关蛋白和神经丝。结论移植的嗅鞘细胞可在脊髓内迁移,其迁移能力取决于其自身特性,移植环境是影响其迁移的重要因素。
张立仁叶超群孙天胜包建玲刘彦
关键词:脊髓挫伤嗅鞘细胞迁移
颈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与展望被引量:2
2009年
孙天胜张志成姜京城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神经再生
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混合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混合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75±1d雌性SD大鼠35只,随机取3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剩下5只作正常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均制作成T10段脊髓损伤模型,实验组在造模后2周接受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混合移植,移植部位为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每个部位注射4个点,深度为1.75mm、1.25mm、1mm、0.5mm;每点移植0.5μl含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各0.5×105个的DMEM悬液;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DMEM。造模后每周应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移植后6周每组大鼠在大脑运动皮层后肢代表区注射10%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移植后8周取包含损伤部位(对照组)和移植部位(实验组)的脊髓进行HE染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NF)免疫荧光双染、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检测及显微荧光照相。结果:造模后1~4周两组大鼠后肢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造模后5~8周实验组大鼠后肢BBB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9、10周时两组无明显差异。伤后10周(移植后8周)时,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部位瘢痕和损伤范围较对照组小;实验组脊髓损伤部位NF阳性纤维计数为31±8.12根/切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7.80±2.58根/切片(P<0.01);实验组脊髓损伤部位GAP-43的相对表达量为1.27±0.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0.58(P<0.05);两组损伤部位尾侧脊髓均未见BDA标记的皮质脊髓束。结论: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混合移植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大鼠损伤脊髓结构修复的作用,但未能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改善。
叶超群孙天胜蔡艳华岳峰刘彦
关键词:脊髓损伤嗅鞘细胞雪旺细胞BBB评分轴突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