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L09CA11)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兆刚张磊李勇谢叶伟赵军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樟子松
  • 2篇樟子松人工林
  • 2篇人工林
  • 2篇林场
  • 2篇帽儿山林场
  • 1篇单木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典型黑土
  • 1篇典型黑土区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性基因
  • 1篇遥感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森林立地分类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特征参数

机构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刘兆刚
  • 1篇郭旭
  • 1篇丰绪霞
  • 1篇班宏娜
  • 1篇董灵波
  • 1篇黄毅
  • 1篇赵军
  • 1篇谢叶伟
  • 1篇李勇
  • 1篇张磊
  • 1篇袁艳艳
  • 1篇吴菲

传媒

  • 2篇森林工程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RS与GIS的典型黑土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海伦市为例被引量:37
2010年
以海伦市1986年,1995年和2007年3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对沿海市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旱田和水田面积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增长速率由快变缓,主要由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转换而来。②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持续下降;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的面积一直保持着增加态势,增长速率由缓变快,使得土地利用强度有所上升。③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优势度整体上升、景观多样性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城乡建设用地的类斑近圆指数最大,林地、未利用土地和水域斑块破碎度增加。④人为因素中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谢叶伟刘兆刚赵军李勇张磊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GIS转移矩阵
基于RS和GIS帽儿山林场森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被引量:22
2010年
基于2004年帽儿山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及同步获取的遥感影像图作为数据源,通过对帽儿山实验林场的土壤类型、高程、坡度等各因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RS的信息获取技术和GIS信息处理技术建立各分类因子的专题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利用Arcview/Arcgis软件对各分类主导因子及辅助因子的专题图叠置分析,编制了帽儿山林场森林立地类型分布图,并对立地分类结果给予评价。帽儿山实验林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包括18类,其中低山缓坡暗棕壤占全部林场面积的67%,丘陵急坡暗棕壤占17%,丘陵缓坡暗棕壤占8%,低山急坡暗棕壤占4%,其它各立地类型所占比例均小于2%。实验林场的立地质量以Ⅱ、Ⅲ地位级为主,表明整个林场整体立地质量处于中等偏好水平。森林立地类型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对了解帽儿山实验林场经营范围内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和经营水平,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丰绪霞刘兆刚张海玉袁艳艳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ArcGIS Engine帽儿山森林多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建与实现被引量:11
2011年
以C#语言为开发平台,以ArcGIS Engine为开发组件,以帽儿山实验林场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森林多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实现帽儿山实验林场地区森林多种资源信息的查询、分析与决策,其中包括GIS基本功能、专题图的生成、森林灾害管理和伐区采伐管理等功能,最终完成帽儿山实验林场的一个较为完善、专题性强和可扩充的森林多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对帽儿山林场的经营管理及外业调查工作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郭旭刘兆刚
关键词:ARCGISENGINEC#
帽儿山林场樟子松人工林光辐射分布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施业区内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WinSCANOPY2006a冠层分析仪采集数据,并结合实地调查,实测5种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群落内光辐射特征及冠层参数。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樟子松人工林内光辐射随林龄增大呈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8.8-12.32mol·m^-2·d^-1,平均占冠层顶部总辐射的21.21%。对光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且树龄为30a以后趋于稳定。林分开阔度的变化范围为10.78%~21.66%,不同林龄群落之间差异显著,随林龄增大而下降。叶面积指数变化范围为2.29~3.47,不同林龄群落之间差异不显著。消光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47~0.63,消光能力随林龄增大而增强,冠层结构随林龄的变化对消光能力的变化有一定得影响.
班宏娜刘兆刚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光辐射叶面积指数冠层分析仪
我国温带森林立地系统中土壤镉抗性基因cadA的多样性及丰度研究
2010年
以土壤中重金属镉的细菌抗性基因cadA的多样性与丰度,间接反映目前我国森林立地环境中重金属镉生物有效态的影响水平.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调查寒温带、中温带及暖温带等温带森林立地系统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寒温带森林立地样品与中温带森林立地土壤的cadA基因的多样性与丰度水平较为接近,多样性指数均接近2.3,而暖温带森林立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吴菲刘兆刚黄毅
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生物有效性
基于形态结构特征参数的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可视化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为更加直观地展示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整个生长过程,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形态模拟。通过对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形态数据的定量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形态模拟模型,并以VC++6.0为开发平台,利用OpenGL构建了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拟系统,整个系统由形态模型模块、树冠结构模块、生长模型模块、可视化模块、场景控制模块、数据库和人机交互界面组成。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机制与形态特征可视化表达的有机融合,展示了树冠结构模型、生长模型与可视化有机融合的思路;该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模拟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形态特征,还能较逼真地实现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生长过程的模拟。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可视化为人工林的可视化经营提供了基础,同时对于其他树种的可视化表达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董灵波刘兆刚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可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