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6006)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4
相关作者:祖小涛薛书文向霞雷雨肖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热成像
  • 3篇离子注入
  • 3篇纳米
  • 3篇红外
  • 3篇红外热成像
  • 3篇磁学
  • 2篇电镜
  • 2篇射电
  • 2篇透射电镜
  • 2篇微结构
  • 2篇无损检测
  • 2篇纳米晶
  • 2篇合金
  • 2篇磁学性能
  • 1篇单晶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电场
  • 1篇电场分布
  • 1篇电子结构
  • 1篇电子顺磁共振

机构

  • 12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祖小涛
  • 3篇薛书文
  • 3篇向霞
  • 2篇肖海燕
  • 2篇封向东
  • 2篇雷雨
  • 1篇陈中钧
  • 1篇杨树政
  • 1篇周继萌
  • 1篇张传飞
  • 1篇刘彦章
  • 1篇刘春明
  • 1篇徐世珍
  • 1篇郑万国
  • 1篇雷家荣
  • 1篇吴卫东
  • 1篇尤力平
  • 1篇杨莉
  • 1篇赵军普
  • 1篇邓洪祥

传媒

  • 5篇强激光与粒子...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物理学报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激光与红外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α-铁中位移级联过程中缺陷的生成和He-空位复合物的形成被引量:8
2005年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He浓度和不同级联能下含He的α-Fe低温时的位移级联过程.模拟的主要撞击原子(PKA)的能量(EP)(即级联能)从500eV变化到5keV,辐照温度为100K,He的浓度从1%变化到5%.比较了不同He浓度下的Fe-He混合物和纯α-Fe的位移级联过程,发现在含有He的α-Fe中总的Fe和He的Frenkel对与纯的α-Fe的Frenkel对的数目相当.当He的浓度较低时,含有He的α-Fe中的Frenkel对比α-Fe的要低,随He的浓度增加,有He的α-Fe中的Frenkel对比α-Fe中的高,这主要与He在金属中的性质有关.本研究证明了位移级联过程可以直接导致He泡的成核.对不同级联能和不同He浓度下Fe的位移级联过程的模拟,发现在同样的级联能下,随着He浓度的增加,He成团的几率增大;在同样的He浓度下,随着级联能的增加,He成团的几率也同样增加,并分析了级联下He泡的形成机制.
杨莉祖小涛肖海燕杨树政刘柯钊Fei Gao
关键词:FE位移级联分子动力学复合物Α-FE
采用EPR谱和TEM对YSZ单晶辐照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YSZ单晶的辐照效应。200 keV的Xe和400 keV的Cs离子注入[111]取向的YSZ单晶中,注量均为5×1016cm-2。EPR结果表明辐照产生了共振吸收位置g‖=1.989和g⊥=1.869、对称轴为[111]的六配位Zr3+顺磁缺陷。Cs辐照产生了比Xe离子辐照多约150倍的六配位Zr3+顺磁缺陷。两种样品的剖面电子显微分析表明没有发现非晶化转变,但是Cs离子辐照的样品在损伤集中区域产生了密度较高的缺陷。因此,EPR谱和电子显微观察均说明在相同离位损伤(约160 dpa)的情况下,Cs离子辐照比Xe离子辐照产生了更多的缺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s离子是化学活性的而Xe离子却是惰性的。
祖小涛封向东雷雨朱莎王鲁闵
关键词:离子辐照辐照缺陷电子顺磁共振谱
碳钢中缺陷的脉冲红外热成像无损探伤(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由于碳钢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研究碳钢的无损探伤规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探究碳钢在脉冲红外热成像无损探伤中的规律,特设计A、B两种标准试件,利用脉冲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两种标准碳钢试件中缺陷的大小和深度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测量近表(l<1.8 mm)小缺陷的大小时,应选择在热脉冲作用后约0.3 s进行,此时测量误差比较小,并且对深度小的缺陷进行大小的测量要比深度较大的缺陷困难。对于深度较大的缺陷,只要红外热图像清晰,测量误差都比较小。测量缺陷深度时,当缺陷直径大于6 mm时,测量误差比较小。当缺陷直径小于6 mm时,误差比较大,甚至无法探测到缺陷。由于热扩散,测量缺陷的深度应选择在热脉冲作用后的短时间内进行,以保证红外热图像的清晰度,减小测量误差。
薛书文洪伟铭祖小涛
关键词:碳钢红外热成像无损探伤
MgS晶体结构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基础上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MgS晶体四种构型(B1,B2,B3,B4)的体相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B1构型的晶体是间接带隙型半导体,而B2,B3和B4构型的晶体则是直接带隙型材料,其中B2构型的带隙宽度最窄,其值为0.42eV.在压力不超过200.3GPa时,B1构型的MgS晶胞是最稳定的,当压力大于该值时,会发生B1构型到B2构型的转化.
陈中钧肖海燕祖小涛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构型
脉冲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系统分辨力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从理论上给出评价脉冲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分辨能力的依据,并以尼龙试件为例探讨了检测系统分辨力与缺陷深度、大小及检测时间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给出检测系统对尼龙试件中缺陷深度和大小的检测极限分别为2. 5mm和2. 7mm,以及最佳的检测时间为热脉冲作用后的35s左右。同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验证。
薛书文祖小涛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
单晶中植入纳米晶微结构及光电性能研究
2006年
单晶α-Al_2O_3、MgO、YSZ和TiO_2在室温下分别注入Ni^+和Zn^+离子,然后在氧化气氛中退火,以形成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晶.形成的纳米复合结构分别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各元素化学价态;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检测纳米结构的结晶形态;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观察纳米晶的微观结构及分布情况;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用来表征纳米复合结构的宏观光学性能;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测量磁性纳米晶的矫顽力及截止温度.研究表明:在几种单晶材料中分别形成的金属Ni和Zn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效应,ZnO纳米晶具有较强的绿光发射,铁磁性金属Ni纳米晶具有比常规块材大的矫顽力。这些性能在光学滤波片、蓝/绿发光器件和磁存储器方面板具应用前景.
祖小涛向霞
关键词:纳米晶离子注入单晶光学性能磁学性能
310℃和350℃下锆-4合金中沉淀相非晶化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用大束流加速器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Zr 4合金在310 ℃和350 ℃下的质子辐照效应。当质子能量为2 MeV,在 310 ℃和 350 ℃下质子辐照产生原子离位损伤达 5 dpa(注量率为 8.5×1013 cm-2 ·s-1),辐照前后的明场像、高分辨相和电子衍射花样均表明:在310 ℃辐照产生原子损伤达到 5 dpa,沉淀相 Zr(Cr,Fe)2 边缘5~10 nm的区域已经非晶化,而在350 ℃时质子辐照却没有非晶化发生。沉淀相 Zr(Cr,Fe)2的元素分布图像和浓度分布表明,铁元素向基体扩散并且聚集在非晶化边界区域。
祖小涛孙凯尤力平王鲁闽
关键词:锆-4合金非晶化透射电镜
梯度膜作为高功率激光反射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对渐变折射率薄膜替代均匀膜系作为高功率激光反射膜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研究。以较容易获得的线性共蒸法制备的光学膜在中心波长为1 064 nm的激光作用为例,分析了薄膜与基体之间波长的匹配、场强分布等问题。提出了通过改变微小单元获得梯度膜匹配厚度的数值方法,将之运用在14个周期结构的梯度膜中,并由膜系计算软件验证了所获得结果。最后通过分析Maxwell方程,计算了梯度膜中与薄膜损伤密切相关的电场强度分布。结果表明:周期性结构梯度高反射膜中的电场分布与传统高反射膜具有相似性,但相对于传统高反射膜容易在界面处出现损伤的情形而言,梯度膜更容易在表面出现损伤,使梯度膜表面反射相移接近π是高功率梯度高反射膜的设计方向。
邓洪祥祖小涛郑万国吴卫东徐世珍赵军普向霞
关键词:高功率激光电场分布反射相移
Co掺杂SnO_2纳米粉的微结构和磁学性质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湿化学方法制备了Co掺杂的二氧化锡纳米粉(Sn1-xCoxO2),经研究发现,Co以离子形式存在,而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样品中除了金红石型的SnO2相之外,没有发现其他杂质的相,随着Co掺杂含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减小,光吸收谱红移,禁带宽度线性下降。钴离子磁矩随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这可能是由于占据晶格上近邻阳离子位置的磁性离子数目增加使磁性离子成反铁磁性排列的结果。
刘春明方丽梅祖小涛W.L.Zhou
关键词:SNO2微结构磁学性质光吸收谱
离子注入金红石单晶生成的金属Ni纳米晶的磁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研究了能量为64 keV、注量1×1017 cm-2的Ni离子注入金红石TiO2单晶制备的植入金属纳米晶的微观结构和磁学性能.注入层的结构和磁学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红石单晶中有尺寸为3~18 nm的金属Ni纳米晶生成,注入区域基体明显非晶化.10 K温度下金属Ni纳米晶的矫顽力约为16.8 kA·m-1,比Ni块材的矫顽力大.样品的零场冷却/有场冷却(ZFC/FC)曲线表明,金属Ni纳米晶的截止温度约为85 K.
向霞祖小涛张传飞雷家荣朱莎王鲁闵
关键词:离子注入显微结构磁学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