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A08131)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和跃时更多>>
相关机构:牡丹江地震台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应力
  • 1篇应力状态
  • 1篇震源
  • 1篇震源机制
  • 1篇震源机制解
  • 1篇俯冲
  • 1篇板块俯冲
  • 1篇OFF
  • 1篇-B

机构

  • 1篇牡丹江地震台

作者

  • 1篇和跃时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板块俯冲及其应力状态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1973—2006年地震目录、哈佛大学提供的1978—2005年地震机制解资料,精细地研究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态,分析了地震震源机制特征。研究结果认为:欧亚板块以约50°的倾角向南俯冲,地震最大深度为364km;印度板块以层间插入的方式与欧亚板块碰撞,在帕米尔"结"附近碰撞强烈,地震活动明显增强,震源剖面显示"V"字型分布形态;在帕米尔"结"两侧,随着印度板块俯冲动力减弱,地震活动也明显减弱,地震震源剖面显示,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剖面形态逐渐消失,欧亚板块向SE俯冲的剖面形态越加清晰,从地震震源剖面分布形态分析,印度板块没有穿过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向北的反复、多期的叠瓦式地震分布形态,可能反映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断离、再俯冲→再断离的过程。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的强烈碰撞挤压作用,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处于以近SN向的挤压构造应力状态,逆断层数量约占70%,正断层数量约占11%,走滑断层数量约占19%。P轴优势方位显示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主压应力近SN向,倾角近水平,呈现由南向北倾斜;T轴倾角近垂直,整体接近俯冲带的倾向。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向北的主动推挤,是形成这一区域应力场的主动力,向南倾的欧亚板块处于一种被动的被挤压状态。
孙文斌和跃时常征齐晓燕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