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004468)

作品数:29 被引量:349H指数:8
相关作者:庄洪兴孔维佳韩娟赵延勇蒋海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耳廓
  • 10篇耳廓再造
  • 8篇再造术
  • 8篇小耳畸形
  • 8篇畸形
  • 8篇耳畸形
  • 7篇耳廓再造术
  • 5篇术后
  • 5篇细胞
  • 5篇先天
  • 5篇先天性
  • 5篇先天性小耳
  • 5篇筋膜
  • 5篇筋膜瓣
  • 4篇软骨
  • 4篇前庭
  • 4篇先天性小耳畸...
  • 3篇前庭代偿
  • 3篇自体
  • 3篇自体肋软骨

机构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山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国协和医科...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通辽职业学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5篇庄洪兴
  • 4篇孔维佳
  • 3篇赵延勇
  • 3篇韩娟
  • 3篇陈家祺
  • 3篇蒋海越
  • 3篇邹宇
  • 2篇骆宁
  • 2篇徐志勇
  • 2篇郝文科
  • 2篇吴正琴
  • 2篇何乐人
  • 2篇王淑杰
  • 2篇彭文兴
  • 2篇潘博
  • 2篇余学清
  • 2篇王艳阳
  • 2篇杨焕军
  • 2篇夏冰
  • 2篇樊旼

传媒

  • 7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性化耳罩在扩张器法耳廓再造术治疗小耳畸形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耳廓的先天性发育低下。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颜面部的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外耳再造术。我科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耳廓再造中应用扩张器额外“生产”质薄、无毛发、血供丰富的皮肤,患者于第1期先行扩张器植入术,定期注水以预制皮肤。因再造耳廓暴露于头侧,较为脆弱,易受到外力损伤和磨损,需配戴耳罩加以保护,确保两个月后行第Ⅱ期的耳廓再造术。旧式耳罩存在通透性差、服帖性差、容易磨损皮肤、晚间不能佩戴等缺点.我们于2008年8月改进了原有耳罩的工艺,为患者制作既舒适又安全的个性化耳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刘学红潘博王春华张春花李桂红刘艳春祁桂华佟梅
关键词:小耳畸形
耳廓再造术后继发缺损的手术修复被引量:4
2007年
小耳畸形是影响容貌的常见面部先天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耳廓再造术。我科主要采用扩张器法结合白体肋软骨支架进行耳廓再造术。耳廓再造术后,由于外伤、感染等造成再造耳廓继发性局部缺损,如不及时处理,一旦出现感染,往往造成软骨支架软化、吸收、甚至取出”,导致再造手术失败.2001年1月-2005年5月期间,我科利用局部皮瓣法或颞浅筋膜瓣结合中厚植皮的方法修复了32例再造耳廓继发缺损,维持了再造耳廓形态,效果满意。
潘博庄洪兴蔡震林琳于大山蒋海越
关键词:耳廓再造术手术修复术后继发缺损颞浅筋膜瓣
3种术式矫正轻度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3种术式矫正轻度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1 135例轻度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根据其临床特征分别选择软骨管成形或加钢丝悬吊术(198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术(72例)和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移植外耳再造术(865例)3种术式。通过对570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比较不同术式的术后临床效果和优缺点。结果:长期随访观察表明,570例患者术后双耳位置、形态、大小基本对称,少有复发现象和严重并发症。3种术式修复Ⅰ度先天性小耳畸形的随访优良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根据患者残耳临床特征选择以上3种不同术式修复轻度先天性小耳畸形,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李学川赵延勇韩娟庄洪兴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再造
先天性小耳畸形EYA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EYA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态。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检测了64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的EYA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情况。结果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EYA1基因的CpG—Unit3和CpG—Unit5甲基化程度分别为0.09258±0.033846和0.0922±0.02379,与健康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0.019)。结论先天性小耳畸形存在EYA1基因低甲基化情况,可能与该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林琳潘博蒋海越庄洪兴赵延勇杨庆华何乐人韩娟王淑杰
关键词:小耳畸形CPG岛甲基化
耳廓再造术后感染的诊治被引量:2
2006年
蒋海越庄洪兴潘博国冬军胡晓根郭万厚
关键词:耳廓再造术术后感染诊治脓肿形成抗感染
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角膜上皮前体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9
2007年
组织工程生物角膜是角膜的理想替代物,为严重眼表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然而,足量种子细胞的获得是构建生物角膜的瓶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为探讨MSC能否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将分离培养的灵长类动物恒河猴P3代MSC在体外基质微环境中通过3种方案诱导,对诱导前后的MSC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评价其分化情况.结果显示,Ⅲ组MSC表现出角膜上皮前体细胞的形态特征,检测出角膜上皮前体细胞的标志,包括integrinβ1,Cx43,Pax6和P63的表达.这说明,在适宜条件下,MSC能够诱导分化为角膜上皮前体样细胞,有可能作为构建生物角膜的种子细胞来源,进行眼表修复.
袁静俞建雄黄冰刘炳乾刘敬波江儒章葛坚
关键词:恒河猴角膜上皮细胞细胞生长因子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应用于扩张法耳廓再造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作为再造耳支架对先天性小耳或后天耳廓缺失患者进行再造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2月-2004年2月收治61例耳廓缺失患者,男38例,女23例;年龄5~61岁。先天性小耳40例,其中双侧1例,单侧39例.外伤后耳廓缺损21例,其中双侧6例,单侧15例。应用耳后软组织扩张法,以Medpor为支架行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二期,一期为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二期为耳廓再造术。以耳后扩张皮瓣或扩张的耳后瘢痕瓣和乳突区皮下组织筋膜瓣包裹Medpor支架,再造耳廓。结果61例耳廓再造术患者均痊愈出院,获随访6个月~5年1个月,平均2.8年。其中49例(80.3%)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7例(11.5%)认为再造耳手术效果尚可,3例(4.9%)发生了支架外露,对手术效果不满意,2例(3.3%)于术后6个月行自体肋软骨移植,置换Medpor支架。结论扩张法耳廓再造术中,对不适合、不能或不愿取用自体肋软骨作为再造耳支架的患者,应用Medpor耳支架,是一种较为安全、简便及可行的方法。
宋春琼焦烽庄洪兴王淑杰胡小根何乐人
关键词:多孔高密度聚乙烯组织扩张术耳廓再造
不同浓度葡萄糖透析液及LPS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VEGF及血管增生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透析液及LPS对大鼠腹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血管增生的影响,揭示其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分成A、B、C、D、E五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分别每天腹腔注射1.50%、2.50%、4.25%和4.25%腹膜透析液,E组同时注射脂多糖。分别用RT-PCR、免疫荧光检测VEGF的表达及新生血管的数目,同时检测各组超滤量。结果VEGF的表达随着透析液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增加,E组表达最强,RT-PCR结果显示:E组VEGF mRNA表达较A升高约11倍[(65±11.35)vs(5.33±2.3);P<0.001];同时CD31免疫组化也显示腹膜新生血管的数目也逐渐增多,E组较A组升高约8倍[(12.2±2.65)vs(1.33±1);P<0.001]。且随着透析液浓度增加其超滤量逐渐减少。结论腹膜组织可表达VEGF。高糖透析液和LPS均能促进腹膜VEGF表达、促进腹膜新生血管的增生,从而增加腹膜转运的有效滤过面积,减少超滤量。这可能是葡萄糖透析液及LPS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
彭卫生周巧玲余学清窦献蕊郝文科骆宁李晓艳彭文兴
关键词:腹膜透析超滤量VEGF
复合型人工角膜植入治疗重度角膜盲及并发症处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钛支架复合型人工角膜植入治疗重度角膜盲的临床价值,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系统病例研究。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期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共完成永久性人工角膜植入9例(单侧眼9只),均为男性,年龄28~52岁。所有患者均为双眼损伤,受伤时间为1.5~5.0年。其中碱烧伤6只眼,爆炸伤3只眼,术前视力均为光感,其中2例光定位不准;均为多次角膜移植以及眼表重建手术失败的难治性重度角膜盲患者。手术分两阶段:一期手术显微镜下行钛支架复合型人工角膜植入联合自体耳软骨移植加固,二期行人工角膜前膜剪开,建立镜柱光学通路。术后评价视力恢复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患者随诊时间1~3年。术后7只眼裸眼视力≥0.1,其中2只眼经镜片矫正后达到0.6。术前光定位不准的2例患者术后视力为0.02和0.0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复发性人工角膜前膜5例,进行前膜切除,其中1例联合施行自体唇黏膜移植;角膜局限性融解1例,进行脱细胞真皮加固;人工角膜后膜1例,显微镜下施行后膜钩除术。以上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均得到控制。随访期内所有人工角膜均保持原位,未发生人工角膜排出、房水渗漏。结论人工角膜移植是使严重角膜盲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段,联合自体耳软骨加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工角膜植入的生物相容性。
袁进陈家祺周世有王智崇黄挺顾建军邵应峰
关键词:眼损伤角膜疾病假体和植入物
单侧迷路切除术后毒蕈碱受体亚型在大鼠小脑绒球中的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左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小脑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切除大鼠一侧迷路,观察小脑绒球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前庭代偿中可能的作用。结果:单侧迷路切除术(UL)后可诱导双侧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减少,术后1 d最少,此后3-7 d处于上升趋势,7 d时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手术两侧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L后可诱导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减少,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邹宇孔维佳
关键词:前庭代偿毒蕈碱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