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7080)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强颖怀许程李大伟钟耀东周亚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激光
  • 2篇激光预处理
  • 1篇单晶
  • 1篇单晶硅
  • 1篇电池
  • 1篇电磁性能
  • 1篇调制效应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谱密度
  • 1篇中图法
  • 1篇酰胺
  • 1篇微观结构
  • 1篇显微结构
  • 1篇膜元件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晶
  • 1篇化学镀

机构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许程
  • 2篇李大伟
  • 2篇强颖怀
  • 1篇张生辉
  • 1篇张蕾
  • 1篇刘文文
  • 1篇张含卓
  • 1篇夏华
  • 1篇欧雪梅
  • 1篇周亚冲
  • 1篇方周
  • 1篇陈惟肖
  • 1篇郭猛
  • 1篇何骏
  • 1篇王虎
  • 1篇钟耀东
  • 1篇王吉飞
  • 1篇刘晓凤
  • 1篇柴英杰
  • 1篇吴建波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电池工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频反射膜元件表面等离子体烧蚀对传输光束畸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激光预处理后的高反膜表面会形成等离子体烧蚀,等离子体烧蚀结构的存在会对传输光束的光强分布产生调制效应,引起光束畸变。实验测试了1064nm连续光束经过烧蚀样品后的光斑能量分布,分析了产生调制的原因并讨论了这种调制效应随距离的变化情况,为功能性损伤阈值判断及安全有效使用预处理样品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烧蚀结构中的锥形坑可引起峰值强度增强并形成环状条纹,经烧蚀斑结构调制的光束与未经调制的光束之间的峰值强度对比度和调制度都随传输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即调制效应随光束传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陈惟肖李大伟刘晓凤刘文文方周张蕾
关键词:调制效应光强分布激光预处理
等离子体烧蚀引起光束调制的功率谱密度计算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电子束蒸发制备了1064 nm高反膜样品,并通过激光预处理系统对样品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了光栅式扫描,形成等离子体烧蚀区域。搭建了光束质量测试系统,记录在样品表面有无等离子体烧蚀两种情况下的反射光束的空间强度分布。采用经典周期图法,分别计算了各自的强度分布的功率谱密度。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烧蚀导致的传输光束峰值强度对应于功率谱密度曲线中心峰值强度,而周期性起伏则体现在相应频率下的峰值。因此功率谱密度曲线可以作为表征光学元件对传输光束调制的手段。
郭猛李大伟吴建波王虎何骏王岳亮柴英杰符燕燕
关键词:表面光学激光预处理功率谱密度
单晶硅表面沉积Ni-Co-P镀层的显微结构和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P型(100)单晶硅表面制备了2种Ni—Co—P镀层,对比分析其显微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Ni48C046P6镀层为非晶和纳米晶混合结构,表面均匀分布着直径0.2~3.5gm的球状团簇。而Ni22Co74P4镀层为单相密排六方结构,含有强烈的(0002)晶面择优取向,表面由纳米级梭状团簇和微米级苞状团簇混合而成。在3.5%NaCl溶液中,2种镀层均表现出活化一钝化一过钝化的腐蚀行为,其中Ni48C046P6镀层的耐蚀性能较好。而在1.0%H2SO4溶液中,2种镀层的耐蚀性能均大幅下降。与Ni48C046P。镀层相比,Ni22C074P4镀层的室温电阻率略有降低,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显著升高。
张含卓钟耀东许程
关键词:化学镀显微结构
低温制备纳米晶及其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
2012年
采用低温增压晶化法制备了掺杂型纳米晶TiO2。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4种不同成分的TiO2胶体(TiO2、TiO2+Zn、TiO2+Sn和TiO2+Zn+Sn),然后加入双氧水并迅速密封于耐压反应釜中,在100℃温度下反应后得到了掺杂型纳米晶TiO2。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光致发光谱(PL)等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纳米晶TiO2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测试了电池性能测试,并对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
王吉飞许程强颖怀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掺杂纳米晶溶胶-凝胶法
FTIR和XRD研究甲酰胺在高岭石插层复合体系中的形态及其复合物的微观结构被引量:4
2013年
插层复合体系中,有机插层剂在插层的同时也可能吸附在复合物的表面或以自由态存在,对插层分子的表征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以丙酮作淋洗剂,用FTIR及XRD技术对淋洗前后的插层复合体系监控,插层剂分子在复合体系中的可能存在形式,探讨水的作用及复合物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甲酰胺有插层、游离和吸附在复合物表面三种存在形态。3 355和3 462cm-1处的红外振动峰归属于表面吸附的插层剂分子,3 626cm-1的峰归属于插层的H2O分子,在干燥后均消失。H2O作为填充空间的分子参预了插层过程,且插入到层间,并在干燥后脱嵌。3 534cm-1处的振动峰在淋洗前后一直存在,是由于插层的甲酰胺分子与高岭石层间形成氢键作用的结果。以丙酮作为淋洗剂,可以选择性的消除表面吸附的甲酰胺而不影响复合物的结构。插层的甲酰胺分子以C—N键垂直于层片呈单分子层排列,并通过氨基与高岭石铝氧八面体层的内表面羟基和硅氧四面体层的氧形成了两种氢键作用。
张生辉周亚冲欧雪梅强颖怀夏华
关键词:高岭石甲酰胺插层FTIRXR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