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重大专项

作品数:563 被引量:3,798H指数:29
相关作者:邓小华黎娟周清明周冀衡丁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烟草公司科技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63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9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6篇农业科学
  • 1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7篇天文地球
  • 17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5篇矿业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主题

  • 196篇烤烟
  • 102篇烟叶
  • 60篇土壤
  • 53篇烟草
  • 41篇卷烟
  • 40篇烟区
  • 36篇学成
  • 36篇化学成分
  • 35篇性状
  • 32篇植烟土壤
  • 32篇盆地
  • 23篇香型
  • 22篇烘烤
  • 21篇色谱
  • 17篇油气
  • 16篇移栽
  • 16篇再造烟叶
  • 15篇氮量
  • 15篇造纸
  • 15篇造纸法

机构

  • 104篇湖南农业大学
  • 52篇中国石油天然...
  • 48篇中国烟草总公...
  • 44篇贵州省烟草科...
  • 37篇河南农业大学
  • 30篇西南大学
  • 3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1篇云南省烟草公...
  • 16篇中国石油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红塔烟草(集...
  • 1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3篇贵州省烟草科...
  • 13篇福建中烟工业...
  • 12篇广西中烟工业...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湖北中烟工业...
  • 11篇江苏中烟工业...
  • 10篇西昌学院

作者

  • 43篇邓小华
  • 29篇黎娟
  • 28篇周清明
  • 16篇周冀衡
  • 14篇王建波
  • 14篇丁伟
  • 13篇王三根
  • 13篇宗学凤
  • 12篇綦耀光
  • 11篇冯松宝
  • 11篇刘卉
  • 11篇刘国顺
  • 11篇杨丽丽
  • 10篇谢复炜
  • 9篇史宏志
  • 9篇王树声
  • 8篇陈伟
  • 8篇潘文杰
  • 8篇陈爱国
  • 7篇易镇邪

传媒

  • 85篇烟草科技
  • 43篇作物研究
  • 28篇中国烟草科学
  • 19篇湖南农业科学
  • 19篇中国烟草学报
  • 17篇植物医生
  • 16篇石油勘探与开...
  • 16篇中国农学通报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湖北农业科学
  • 9篇广东农业科学
  • 9篇天津农业科学
  • 7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土壤
  • 6篇贵州农业科学
  • 6篇香料香精化妆...
  • 6篇云南农业大学...
  • 6篇南方农业学报
  • 5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14篇2023
  • 26篇2022
  • 33篇2021
  • 26篇2020
  • 34篇2019
  • 22篇2018
  • 36篇2017
  • 56篇2016
  • 63篇2015
  • 86篇2014
  • 115篇2013
  • 62篇2012
  • 18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5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留叶数对烤烟化学成分及焦油释放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完善牡丹江地区低焦油烟叶生产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探究不同留叶数对烤烟化学成分及焦油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看留叶数的增加,焦油释放量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留16片叶降焦效果最好,为18.67mg/支,明显低于其他处理;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总糖、纤维素、糖碱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烟碱、总氮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氧化钾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焦油释放量与总糖、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85,与烟碱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8;经回归和通径分析,纤维素是影响焦油释放量的重要因素,对焦油释放量有较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在牡丹江地区,烟株留16片叶烟叶的焦油释放量最低,留叶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降低焦油释放量。
王雅妮徐旭光陈爱国王树声宋科梁洪波
关键词:烤烟留叶数化学成分
多物源体系控制下的沉积演化规律差异性——以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南斜坡沙三中上亚段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分析沉积期的构造背景,优选利用岩屑含量特征、特征元素比值分布模式两种方法重新认识了渤南洼陷南斜坡沙三中上亚段物源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南部断阶带沙三中上亚段发育陈家庄凸起、孤岛凸起及东南方向远源等3个物源。各砂组充填演化序列受物源方向控制:低位域主要为近源的陈家庄和孤岛凸起物源供给,而高位体系域主要为东南方向远源或复合物源供给。不同体系域内主要发育带下切水道的低位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浊积岩及近岸水下扇等4类沉积相。砂体展布规律主要受古物源、沉积相类型及后期构造活动因素共同控制。
安天下
关键词:物源方向
长庆超低渗储层注水井用油溶性分流剂的性能与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由于受沉积韵律、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等影响,长庆油田每年吸水不均井占比超35%,严重影响生产井组动态。针对以上问题,以姬塬油田超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自主研发了一种适合近井地带剖面调整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室内测试了其溶解性、耐温性、分散性、粒度、封堵效率和解堵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分流剂WS-2在酸溶液和水中均不溶而易溶于煤油,软化点在120℃左右,粒径30数100 um。WS-2分散性能好、遇携带液呈悬浮状,便于注入地层,对岩心的封堵效率在90%以上,可满足现场应用。针对尖峰状和指状吸水不均井使用油溶性分流剂WS-2,平均吸水厚度增加2.5 m,平均水驱动用程度提高8%,3个月后生产井组动态稳定,达到了注水井剖面调整的目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在同类的油藏中具有推广使用的前景。图6表3参14。
王尔珍邓志颖邓志颖马国伟张随望陆小兵王勇
关键词:吸水剖面
氧化石墨烯的改性及其用于石油开采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综述了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方法,分别从共价键改性和非共价键改性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方式及改性后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论述了氧化石墨烯及改性后在钻完井、压裂和提高采收率方向上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氧化石墨烯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对氧化石墨烯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锐梁严郭拥军余自强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改性石油开采
离子色谱法测定烟用添加剂中的甲醛合次硫酸氢钠被引量:2
2013年
建立了测定烟用添加剂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离子色谱方法。样品采用稀碱提取,离子色谱分离,KOH水溶液洗脱,安培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0.0mg/L,最低定量检出限为0.05mg/L,回收率为92.55%-98.7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样品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张建平黄朝章邓其馨吴清辉谢卫许寒春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烟用添加剂
烟草流动萃取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为解决低次烟叶难以在卷烟配方中使用的问题,根据流动萃取原理,研制了烟草流动萃取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萃取罐、萃取液回收单元和萃取液供给单元三大部分组成。通过萃取剂对烟草物料进行流动萃取,提高烟草的使用价值;利用萃取液回收单元,实现萃取液和萃取物的分离以及萃取液的循环利用;利用萃取液供给单元为萃取罐提供萃取剂,实现流动萃取。切丝后的低次烟叶采用流动萃取和滚筒干燥(对照样)两种方式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样相比,采用流动萃取方式,叶丝整丝率变化率降低1.22百分点,烟碱降低40.37%,钾含量增加34.55%;焦油量降低33.13%,危害性指数降低25.67%;萃取后烟丝整体使用价值升高,可节约资金43.9元/kg以上。该系统提高了低次烟草物料的使用价值,有利于降焦减害,实现了对低次烟叶所制烟丝的连续流动萃取。
熊安言王二彬苏东赢孙觅宋伟民黄光富丁美宙李全胜刘文博
关键词:低次烟叶滚筒干燥感官质量焦油量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被引量:2
2013年
为同时测定烟草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在超声条件下,用水萃取试样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离子,萃取液经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用电导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该方法在测试范围内(亚硝酸盐0.032~1.600 mg/L,硝酸盐0.800~40.000 mg/L)线性良好;硝酸盐的检测限为1.06 mg/kg,回收率在96.3%~99.0%之间,亚硝酸盐的检测限为1.23 mg/kg,回收率在96.1%~101.6%之间;RSD均小于5%。
张建平黄朝章邓其馨苏明亮谢卫许寒春刘泽春吴清辉
关键词:烟草硝酸盐亚硝酸盐离子色谱法
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地层压力、流体势,结合原油密度及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优势方向.中浅层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不整合3类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砂体-断层-砂体、断层-砂体-不整合、断层-不整合3种组合类型.这些组合类型对研究区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油气运移模式,形成了反“Z”字型输导运移模式、阶梯状输导运移模式;其次,控制了油气空间分布特征,断层-砂体-不整合型和断层-不整合型决定郑家-王庄地区油气具有“多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多样、运移距离远”的特征,单一的砂体-断层-砂体组合类型决定胜坨、单家寺地区油气具有“油气藏类型单一、运移距离近”的特点.
穆星
关键词:中浅层运移通道成藏作用
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烤烟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4
2012年
针对密集烘烤存在的干物质降解不充分和香气物质不足的问题,以K326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叶变黄期和定色期适当增加稳温时间,可增大烟叶收缩形变,降低叶质重,降低单叶重,增加烟叶疏松性,降低烟叶淀粉含量,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但过度延长稳温时间,将导致烟叶内含物消耗过多,降低烟叶品质。对中部和上部烟叶,在变黄期的38℃稳温24 h和42℃稳温16 h,在定色期的47℃稳温18 h和54℃稳温16 h为适宜;对下部烟叶,在变黄期的38℃稳温15 h和42℃稳温16 h,在定色期的45℃稳温12 h和54℃稳温16 h为适宜。
邓小华周清明曾中谢鹏飞刘涛裴晓东龙大彬郝淑君
关键词:烤烟密集烘烤物理特性化学成分
湘西烟叶烟气特性感官评价被引量:16
2013年
为明确湘西烟叶烟气特性的区域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对来自湘西烟区的41个烟叶样品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1)湘西烟叶烟气细腻程度为尚细腻,柔和程度为尚柔和,圆润感为尚圆润至稍圆润。(2)烟气细腻程度和圆润感标度值县域间差异不显著;柔和程度标度值县域间差异极显著,主要是古丈县烟叶的烟气柔和程度标度值相对较高。(3)不同乡镇之间以列夕乡烟气细腻程度和圆润感标度值最高,红石林镇的烟气柔和程度标度值最高。(4)K326品种的烟气品质较云烟87品种要好。(5)海拔低于600m烟区的烟叶烟气品质相对较优。(6)烟叶细腻程度、柔和程度、圆润感在空间分布上分别以标度值2.8~2.9分、2.6~2.8分、2.5~2.6分为主要分布;烟气特性评价指标的标度值呈斑块状分布态势。
黎娟邓小华刘涛杨丽丽陆中山周米良田茂成向德明
关键词:烤烟烟气特性感官评价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