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32300410121)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余明高褚廷湘贾海林解俊杰李品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自燃
  • 2篇破断
  • 2篇煤结构
  • 2篇CO
  • 1篇多步
  • 1篇气体
  • 1篇自燃倾向性
  • 1篇瓦斯
  • 1篇瓦斯抽采
  • 1篇粒径
  • 1篇漏风
  • 1篇煤自燃
  • 1篇空区
  • 1篇工作面
  • 1篇反应机理
  • 1篇标志气体
  • 1篇采空
  • 1篇采空区
  • 1篇抽采
  • 1篇次生

机构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作者

  • 4篇余明高
  • 2篇褚廷湘
  • 2篇贾海林
  • 1篇解俊杰
  • 1篇李品

传媒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邻近采空区瓦斯抽采下工作面漏风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掌握邻近多采空区及本煤层采空区瓦斯抽采背景条件下的采空区漏风规律,以沙曲矿15202工作面为例对邻近多采空区的开采环境及其采空区瓦斯抽采所导致的漏风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对采空区的空间环境分布及瓦斯抽采对15202工作面漏风影响的分析,辅助工作面沿程漏风量实测,采空区及瓦斯抽采系统中气体体积分数的测定,结果表明:(1)多邻近采空区及在瓦斯抽采条件下,工作面采空区漏风严重;(2)采空区漏风风量中的55.7%经采空区漏入工作面,18.5%经上覆裂隙进入14202采空区抽采系统,14.7%进入邻近采空区,11.1%进入上隅角瓦斯抽采系统。此结果为采空区煤自燃防治提供了决策依据,并对类似工作面的漏风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姜小强余明高褚廷湘李品
关键词:漏风自燃采空区瓦斯抽采
煤粒径对气体产生规律和自燃倾向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应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对沙曲煤矿24305和25301两个采煤工作面进行了不同粒径煤样的程序升温实验,研究不同粒径煤样升温氧化过程中O_2、CO、CO_2、CH_4、C_2H_4、C_2H_6和C_3H_8等气体的产生规律,并计算了不同粒径煤样的耗氧速度和自燃倾向性判定指数。研究结果表明,煤样粒径越小,对氧气的吸附能力越强,耗氧量也越大;随煤样温度的上升,不同粒径煤样的耗氧速度和标志气体体积分数均由缓慢增加变为急剧增加,且煤样粒径越小其变化趋势越明显;煤样粒径越小,煤样的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越低,煤的自燃性越强。
余明高马梳珍褚廷湘
关键词:粒径标志气体煤自燃
煤结构机械破断生成S-CO的规律与机理被引量:2
2017年
以煤结构机械破断产生的CO(S-CO)为对象,利用煤结构机械破断S-CO测试系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究S-CO的生成规律和产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氮气氛围和煤样质量相同条件下,S-CO的产生速率和体积分数均随电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实验工况下,S-CO的体积分数变化呈现3个阶段:无S-CO阶段、线性增长阶段、类指数增长阶段。基于煤化学和红外光谱分析理论,分析了实验煤样在机械破断过程中煤结构的变化情况。根据煤中含氧基团及相应解离能,阐明了煤机械破断产生S-CO的多步反应机理,补充了前人关于"S-CO是煤中羰基的机械激活分解"的片面认识,完善了煤结构机械破断S-CO的产生机理。
贾海林韩璐璐余明高
关键词:煤结构
机械力作用下煤结构破断CO释放规律及自燃预测指标修正方法被引量:8
2017年
为有效区分采煤过程中机械力作用下煤机械破断CO的产生规律和释放量,利用自制粉碎实验装置开展煤机械破断实验,实验从煤样质量、电机转速和粉碎气氛3个方面进行.结果表明:CO体积分数上升速率、出现时间及绝对产生量随煤样质量、电机转速增加而增加,空气气氛下煤样CO体积分数平均上升速率高于氮气气氛下煤样.在4min粉碎时间内,机械力破断煤结构产生CO绝对产生量与煤样量呈线性关系.基于实验结果,建立工作面落煤模型,并推导出落煤过程中因机械力破断煤结构产生CO体积分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可作为预测指标修正值对煤自燃预测预报结果进行修正.
余明高解俊杰贾海林
关键词:煤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