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2112)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蔡国平陈龙祥潘继何林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时滞
  • 3篇群算法
  • 3篇子群
  • 3篇粒子群
  • 3篇粒子群算法
  • 2篇动力学系统
  • 2篇压电作动器
  • 2篇柔性梁
  • 2篇时滞辨识
  • 2篇EAM_SY...
  • 2篇FLEXIB...
  • 2篇-B
  • 2篇HUB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作用
  • 1篇多时滞
  • 1篇应力
  • 1篇应力约束
  • 1篇柔性板
  • 1篇柔性航天器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蔡国平
  • 4篇陈龙祥
  • 2篇潘继
  • 1篇章敏
  • 1篇何林伟

传媒

  • 2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力学季刊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Acta M...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柔性板压电作动器的优化位置与主动控制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对柔性悬臂板主动控制中作动器的优化位置进行研究,其中作动器采用压电形式,优化算法采用粒子群方法,指标函数采用基于能量的可控Gramian优化配置准则。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对作动器的优化位置进行计算,尤其适用于多个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问题,基于作动器最优位置的控制设计能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潘继陈龙祥蔡国平
关键词:压电作动器粒子群算法
柔性结构时滞反馈控制的若干研究进展
<正>以多种柔性结构为对象,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一般力学课题组近年来关于时滞问题所做出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时滞辨识、时滞控制律的设计和时滞实验等,其中分别包含有单时滞问题和多时滞问题。介绍了一个基于DSP的时滞反馈实验系统...
蔡国平陈龙祥
关键词:时滞反馈控制
文献传递
A New Dynamic Model for a Flexible Hub-Beam System被引量:2
2009年
In this paper,a new dynamic model for the flexible hub-beam system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um medium mechanics and the finite element discretization method.In the proposed model,the coupling deformation of any element of the beam is only related with the nodal coordinates of this element.So this model is suitable to the rotating beam in an arbitrary shape.Numerical examples of slender beams in straight and irregular shapes are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valid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used valid for dynamic description of flexible rotating beam in irregular shape, and for both low and high rotation speeds.
刘铸永洪嘉振蔡国平
Active control and experiment study of a flexible hub-beam system被引量:1
2010年
The first-order approximation coupling (FOAC) model was proposed recently for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flexible hub-beam systems. This model may deal with system dynamics for both low and high rotation speed, while the classical zeroth-order approximation coupling (ZOAC) model is only available for low rotation speed. This paper assumes the FOAC model to present experimental study of active positioning control of a flexible hub-beam system. Linearization and nonlinear control strategies are both considered. An experiment system based on a DSP TMS320F2812 board is introduc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nearization and nonlinear control strategies are studied both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linearized controller can make the system reach an expected position with suppressed vibration of flexible beam, but the time taken to position is longer than expected, whereas nonlinear controller works well with precise positioning,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 and time control.
Guoping CaiYouyou TengC. W. Lira
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多时滞最优控制被引量:5
2008年
对遭受地震激励的建筑结构主动控制中的多时滞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一种特殊的系统状态变量增广,将包含有多时滞项的系统状态方程转化为形式上不包含时滞的标准离散形式,然后采用离散最优控制方法设计时滞控制律。在所得出的时滞控制律中,除了包含有当前步的状态反馈,还包含有前若干步控制的线性组合。最后以三层建筑结构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本文所给多时滞控制律的有效性。
陈龙祥蔡国平
关键词:建筑结构多时滞
Von Mises应力约束的连续结构的一种双向拓扑优化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依照双向进化结构拓扑优化方法(BESO)的基本思路,采用一种双区域技术,设计了一种双向进化拓扑优化方法,将设计区域划分为两个区域:用于显示结构拓扑构型的前台区域以及用于搜索单元可能生长方向的后台区域。根据结构有限元计算确定单元所在区域,并根据不同的区域,增加或删除结构单元,从而获得最优的拓扑构型。文章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何林伟蔡国平
关键词:拓扑优化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时滞动力学系统时滞辨识被引量:7
2010年
以柔性悬臂梁为对象,对主动控制中的时滞辨识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将时滞辨识问题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以系统某一段时间段的真实响应与预估响应之差的绝对值之和作为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算法。仿真中分别考虑了单时滞和双时滞辨识两种情况,结果表明,该时滞问题辨识方法能够有效地辨识出系统中的时滞量。
陈龙祥蔡国平
关键词:柔性梁时滞辨识粒子群算法
柔性悬臂梁时滞主动控制的实验验证被引量:3
2008年
对柔性悬臂梁的时滞主动控制进行实验研究。控制方法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方法,控制律采用离散最优控制方法进行设计,作动器采用压电形式。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两方面验证了时滞控制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文中的时滞控制律能够较好地抑制柔性梁的弹性振动,并且可以取得和无时滞控制设计几乎相同的控制效果。这种现象表明,控制系统中的时滞并不总是"坏"因素,它有可以利用的一面。
潘继蔡国平
关键词:时滞压电作动器
柔性航天器的模型降阶
<正>柔性附件的引入为航天器的动力学建模与主动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准确描述航天器的动力学行为,通常通过引入模态坐标来反映其柔性特性,然而模态坐标的引入使得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自由度数目通常很大,而控制的设计和实现则要...
蔡国平章敏
关键词:柔性航天器
文献传递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时滞动力学系统的时滞辨识
本文以柔性悬臂梁为对象,对主动控制中的时滞辨识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中,将时滞辨识问题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以系统某一段时间段的真实响应与预估响应之差的绝对值之和作为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算法。仿真中分别考虑了单时滞...
陈龙祥蔡国平
关键词:柔性梁时滞辨识粒子群算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