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70068)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文陈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社会保障
  • 2篇宋朝
  • 2篇宋代
  • 2篇乡村
  • 2篇乡村社会
  • 2篇村社
  • 1篇地主
  • 1篇演变脉络
  • 1篇灾害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考察
  • 1篇三层结构
  • 1篇社会保障模式
  • 1篇士大夫
  • 1篇宋人
  • 1篇农民
  • 1篇文化创伤
  • 1篇历史地位
  • 1篇南宋
  • 1篇救济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作者

  • 6篇张文
  • 1篇陈宇

传媒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月刊
  • 1篇思想战线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两宋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脉络被引量:3
2015年
宋朝是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高峰期,各方面均有重要建树并开启了此后元明清三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格局。不过,回顾以往的研究,一般均将两宋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归并研究,对两宋社会保障的演变殊少关注。实际上,两宋历经三百余年,虽名为一朝,实则前后多有变化,社会保障亦是如此。其中,北宋重点建立了系统的救荒、济贫、扶弱制度,南宋则在社会保障主体、政府行为、社会保障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张文
关键词:北宋南宋社会保障演变脉络
慈善与枷锁:论宋代地主对农民的救济被引量:1
2013年
在宋代,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从而促使乡村社会的救济活动兴盛起来,而地主对农民的救济又是宋代乡村社会救济事业中的主体活动和主要表现。地主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对农民的救济,包括赈灾救荒和济贫恤穷两大部分。地主开展对农民的救济,是积德修善、求取平安、收取租息、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以及维持生产的稳定和继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地主对农民的救济对农民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一方面纾解了农民的困难,但另一方面却给农民套上新的枷锁,它使农民背负上难以摆脱的债务问题以及权利对地主的让渡。
张文陈宇
关键词:地主农民救济慈善枷锁
宋人灾害记忆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被引量:9
2014年
对宋代灾害问题,以往多从实证角度进行研究。从文化创伤的角度看,灾害对于社会造成的影响相当广泛,值得从更为广阔的领域进行相关解读。宋人对灾害的记忆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士大夫一般将责任归结为官吏失范,而民众则将责任归结为富民失德。两种不同指向,反映出两者对灾害导致的社会紧张与文化创伤采取了不同的宣泄途径,其终极目标也大异其趣,分别指向国家权力重建与地方社会共同体重建。从文化意义上看,体现了"体制失范"与"阶层违和"、"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二元分立。
张文
关键词:士大夫文化创伤
宋朝社会保障的成就与历史地位被引量:15
2014年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宋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实践也发生了有别于前朝的重要转变,由传统的重在救助灾荒转变为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在宋朝,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较为完善的仓储备荒体系和系统的福利设施,将社会保障的对象扩大到社会的所有阶层,保障手段的市场化与社会化实施丰富了社会保障的项目及经营方式。宋朝政府性的社会保障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是空前绝后的,并开创了民间慈善的先河,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也对以后各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文
关键词:宋朝社会保障历史地位
中国宋代乡村社会保障模式的三层结构被引量:6
2012年
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中国宋代对城市的重视程度远甚于乡村,由此造成社会保障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其中,无论是用于备荒的仓储,还是济贫的机构,大多位于城市,进而造成宋代救济资源的分布重城市而轻乡村的倾向。在这一格局影响下,宋代对乡村的社会保障思路也以救济重度饥荒为主,贫困问题以民间自我保障为主。从结构分析的角度看,宋代乡村社会保障模式呈现出一个三层结构的同心圆:第一层是亲属保障圈,即建立在血缘认同基础上的民间自我保障系统;第二层是邻里保障圈,即建立在地缘认同基础上的社会保障系统;第三层是政府保障圈,即建立在政府职责基础上的政府保障系统。面对乡村的贫困与饥荒问题,亲属保障圈首先发挥作用;当这一保障圈保障能力不足或失效时,则邻里保障圈开始发挥作用;当上述两层保障圈都失效时,则政府保障圈开始介入,对乡村贫困问题尤其是饥荒问题进行干预。宋代所创设的这一乡村社会保障模式影响深远,此后的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时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一传统。
张文
关键词:宋代乡村社会保障模式三层结构
宋朝乡村社会保障思想研究——以《救荒活民书》为中心被引量:3
2012年
两宋时期,由于救济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的缘故,给乡村的社会保障带来许多困难。为此,董煟提出了许多富于建设性的思路,包括在乡村设仓,以解决运输问题;加强管理,以杜绝里正舞弊问题;市场导向,发挥经济规律以达到平抑粮价的作用。总体而言,以董煟《救荒活民书》为代表的宋朝乡村社会保障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乡村社会保障对农民的救济,确保乡村社会稳定与农业生产延续;二是通过劝分等方式,动员民间力量参与乡村社会保障,以补充政府保障的不足;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不抑价、禁遏籴,在不使用强制措施的情况下使粮价保持平稳。尽管宋朝乡村社会保障的实际情况并不如意,但董煟《救荒活民书》中提出的解决乡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路,以及所反映出的对乡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对此后元明清三代乡村社会保障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文
关键词:宋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