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001020)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苑少强杨善武贺信莱武会宾王振良更多>>
相关机构:唐山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应变诱导析出
  • 3篇弛豫
  • 2篇微合金
  • 2篇微合金钢
  • 2篇合金
  • 2篇合金钢
  • 2篇NB
  • 2篇NB微合金钢
  • 2篇MO
  • 1篇低碳贝氏体
  • 1篇时效
  • 1篇时效过程
  • 1篇组织热稳定性
  • 1篇析出动力学
  • 1篇析出相
  • 1篇非平衡组织
  • 1篇奥氏体
  • 1篇贝氏体
  • 1篇贝氏体组织
  • 1篇TI

机构

  • 5篇唐山学院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5篇苑少强
  • 2篇贺信莱
  • 2篇武会宾
  • 2篇杨善武
  • 1篇吴晓红
  • 1篇梁国俐
  • 1篇成美贞
  • 1篇王春
  • 1篇褚祥治
  • 1篇张凤梅
  • 1篇王振良

传媒

  • 3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导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含Nb多元微合金钢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松弛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测定了多元微合金钢的应力弛豫曲线,并采用萃取复型技术跟踪了析出物的长大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应力弛豫曲线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析出的形核、长大和粗化;在850℃变形后等温弛豫60~200s时,应变诱导析出颗粒的尺寸仍然小于10nm,析出相为复杂的(Nb,Ti,Mo)(C,N)。
苑少强张凤梅
关键词:应变诱导析出
贝氏体组织的弛豫细化被引量:13
2005年
利用热模拟、金相分析结合半定量测量统计及径迹显微照相技术(PTA),研究了微合金钢奥氏体区变形后弛豫不同时间的贝氏体组织演化情况。同时,通过萃取复型方法观察了弛豫不同时间奥氏体中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弛豫处理后试验钢的组织得到了有效细化,主要为超细贝氏体与马氏体复合组织。随着弛豫时间的变化,细化效果不同,在850℃变形后等温弛豫60s^200s时,细化效果最佳。变形后弛豫过程中的位错运动和弛豫析出速度的配合与细化效果密切相关。
苑少强王振良褚祥治
关键词:弛豫超低碳贝氏体
含Nb微合金钢应变诱导析出的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05年
简述了微合金钢中微量元素 Nb 的主要作用,回顾了应变诱导析出的研究方法及优缺点,阐明了变形奥氏体应变诱导析出相的种类,晶体结构,析出相的形成顺序、形貌和分布,分析了影响析出动力学的主要因素并简要介绍了应变诱导析出动力学模型的最新发展。
苑少强邢宝泉吴晓红杨善武贺信莱
关键词:应变诱导析出微合金钢变形奥氏体析出动力学析出相
Mo钢、Nb-Mo钢变形后弛豫及时效过程中的析出行为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热模拟技术、硬度测量及透射电镜分析了Mo钢和Nb-Mo钢在经历热变形弛豫后525℃时效时的硬度变化及析出过程,结果表明,含0.31 wt%Mo的钢在高温变形后的弛豫过程中没有析出,但在随后的时效过程有沉淀析出;而Nb-Mo钢不但发生应变诱导析出,而且在随后的时效仍有沉淀析出,硬度变化有起伏。通过能谱分析发现,析出物为含Nb、Mo的碳氮化合物。
苑少强武会宾梁国俐王春
关键词:弛豫
重加热过程中含Nb微合金钢组织热稳定性被引量:1
2005年
运用热模拟技术 ,结合金相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研究了含Nb微合金钢在奥氏体区变形后等温弛豫不同时间再水冷得到的复合组织的热稳定性 ,发现在各样品的贝氏铁素体内部 ,位错组态与应变诱导析出颗粒的分布状态明显不同。在随后的 70 0℃重加热等温过程中 ,弛豫 6 0s的样品重加热时热稳定性明显高于弛豫 10 0 0s的样品。重加热前的预应变加速演化过程。这些现象表明 ,显微组织的热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形成历史。重加热等温过程发生的组织演化是以板条内位错摆脱钉扎发生多边形化 ,板条间小角倾转晶界通过位错攀移而逐渐消失和发生再结晶形成多边形铁素体的次序进行的。
武会宾杨善武苑少强成美贞贺信莱
关键词:微合金钢弛豫应变诱导析出非平衡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